维实励新,精进臻善2022中国城轨TOD指数报告预发布
cof_52129132
2022年08月26日 09:16:55
来自于轨道交通
只看楼主

中国城轨TOD指数(以下简称:TOD指数),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牵头,西南交通大学TOD研究中心/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指研究院共同参与,三方四家联合研发编制。初步研究成果于2017年11月在国内首发问世;2020年TOD指数踔厉奋发,赓续前行,面向全国发布《中国城轨TOD指数报告(2020)》,成功入选“2020年度城轨交通协会十件大事”;2022年TOD指数维实励新,精进臻善,创新提出“城市TOD磁力指数概念”,历时6个月终迎来《2022中国城轨TOD指数暨城市TOD磁力指数报告》预发布。


中国城轨TOD指数(以下简称:TOD指数),由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牵头,西南交通大学TOD研究中心/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指研究院共同参与,三方四家联合研发编制。初步研究成果于2017年11月在国内首发问世;2020年TOD指数踔厉奋发,赓续前行,面向全国发布《中国城轨TOD指数报告(2020)》,成功入选“2020年度城轨交通协会十件大事”;2022年TOD指数维实励新,精进臻善,创新提出“城市TOD磁力指数概念”,历时6个月终迎来《2022中国城轨TOD指数暨城市TOD磁力指数报告》预发布。



TOD指数研究汇聚协会、业主、高校、研究和咨询机构的专业力量,创新采用大数据手段,借鉴地产指数研究方法和经验,并征求城轨资源经营方和地产合作方意见,研发编制而成。经多方调研和专家评审,科学构建“345”指数框架体系,通过对土地、物业、交通、人口、产业、公共空间等关键要素之间互动关系的深入分析,旨在评估TOD对城市发展和交通生活的影响,进而切实加强城市轨道沿线地区的规划引导,促进城市功能与交通功能的一体化发展,倡导崭新TOD生产和生活方式,实现高质量与可持续的人、城、境、业融合发展。




与2020年TOD指数相比,2022年TOD指数研究的基础数据颗粒度更细,完整度更高,指标更丰富。最新研究全面梳理了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规划、建设及运营的共310条城轨线路、6289个轨交物理站点(其中运营中城轨线路251条、4813个站点),采集线路数量增加了74%、站点数增加了86%;覆盖了已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42个城市,采集城市数量增加了14%;新增引入了产业园区产业结构、商业物业规模等数据维度,力求指数成果更准确、客观。



2022TOD指数按照站点-线路-城市3个层面的实际应用需求进行系统分析研究。预发布成果显示:


1、城市TOD指数层面,深圳、上海、北京、广州依然在轨交成网城市中表现最佳,厦门、福州、东莞、哈尔滨在轨交未成网城市中表现优异。


2、线路TOD指数层面,城市最佳TOD线路往往是城市最早开通运营的一批线路,客流及城市资源的累积效应是TOD物业最具长期投资价值的原因。主动的TOD策划规划对于新建线路的影响十分明显,厦门1号线早期开展过系统的TOD策划规划,建成后表现超群。


3、站点TOD指数层面,处于城市核心区的枢纽站往往是城市中TOD指数最高的站点,高密度的人口、工作岗位、高价值物业、丰富的服务设施和业态类型,使得站点区域成为城市的活力中心。深圳老街站、上海大世界站、厦门湖滨东路站成为各城市首位TOD指数前三的站点。



城市发展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对于城市 TOD 综合开发而言,相比发展现状,一个城市的 TOD 发展前景越来越成为地方政府、轨交公司、城市发展/运营商等多元主体发展目标制定与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考量,是城市发展与运营质量提升的集中体现之一。为此,编制组在既有TOD指数基础上,结合城市规划轨道站点发展、 TOD战略与政策等因素,专门研发了针对未来发展预测的“城市 TOD 磁力指数",通过未来规划轨交线网及政策引领评估城市TOD发展前景。研究成果显示,TOD磁力指数排名前10的城市为深圳、上海、广州、成都、东莞、北京、厦门、杭州、重庆、武汉。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