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大地震过后
icebaby100
icebaby100 Lv.3
2008年05月12日 17:52:35
只看楼主

我们这也有震感了,震中四川汶川(2008.5.12)据报这次地震震级为7.8级,同原唐山大地震,当年震中唐山烈度为11度。不晓得,设防7度的地区在11度的大地震下,会达到什么样的破坏程度,期待后续报道。

我们这也有震感了,震中四川汶川(2008.5.12)

据报这次地震震级为7.8级,同原唐山大地震,当年震中唐山烈度为11度。不晓得,设防7度的地区在11度的大地震下,会达到什么样的破坏程度,期待后续报道。
免费打赏
wubaiyu1982
2008年05月14日 15:43:12
12楼
地震烈度与地震等级之间的关系:震级=烈度乘以0.58再加1.5
回复
wangtori-jin
2008年05月15日 12:48:27
13楼
  汶川地震是一面镜子,既照耀出中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的抗灾救灾,也映射出中国抗震救灾能力。其中,房屋的抗震能力最为让人关注,因为,要把地震的危害减轻到最小程度,有两个要素需要彻底实施,一是预警,二是房屋的抗震能力。

  在这次地震中,虽然许多房屋都坍塌了,但一些公共设施,如学校、医院的房屋坍塌更为严重,死亡的人大多是学生和病人,这种状况叩击着每个人的心灵。

  汶川地震目前获得的信息和伤亡人数中,学生的伤亡最为严重,而他们都是因为教舍的坍塌而受难的。12日下午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北川县北川中学六至七层高的主教学楼塌陷,当时正值上课时间,21个教室里师生约1000人,除个别逃生以外,大部分被掩埋在废墟下。

公共设施抗震要求应更严格

  

  同样,地震摧跨了都江堰市的聚源中学一栋六层高的教学楼,由于地震时学生正在上课,四层楼的24个班级的420多名学生中仅有不到100名获救,学生大多被埋在废墟下面。德阳市实古镇中心小学、莹华镇中心小学和中学、八角镇中心小学、洛水镇中心小学的教学、绵竹市汉旺镇武都小学的教学楼等等,都在地震中坍塌,众多师生被埋在坍塌的校舍中,人员伤亡情况不详。还有都江堰市一所中医院十层住院部大楼坍塌,100多人被压在废墟中。

  一些公共设施,尤其是学校、医院等建筑特别脆弱,抗震能力弱让我们心情沉重、不安和深思。

  唐山大地震后,中国对建筑的抗震性有了充分的认识和具体的标准,并且在各种各类建筑中实施不同的抗震要求。国家地震局还发布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作为中国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于2001年8月1日正式实施。

  显而易见,如果按照国家的标准来实施,汶川地震受灾地区的学校和医院等公共设施是不会轻易坍塌的。而且如果按照常识来设计,学校和医院等公共设施的抗震标准应当更为严格和实行更高标准,因为这些公共设施中人员最多,也是应对地震最为脆弱的群体。
  但是,汶川地震中学校和医院的伤亡惨重说明一个问题,地震灾区的学校、医院等如果不是按国家正规抗震标准来兴建,就可能是兴建时偷工减料,是不合格产品,或者说没有考虑到学校和医院等公共设施的重要性,是一种责任心和技术的失误。汶川地震只不过是对这样的不达标工程作了一次彻底的检验而已。
  不仅仅是从唐山大地震后我们需要汲取加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的经验,就是几年前的伊朗地震也在提醒我们,在大自然这块试金石,也是“试丑石”面前,来不得半点侥幸和偷工减料。

  2003年12月26日,伊朗古城巴姆经受了里氏6.6级地震,此后巴姆又经历了十多次余震。这个级别的地震并不重大,但巴姆的伤亡却十分惨重,死亡约5万人。巴姆的悲剧原因很简单,因为当地绝大多数房屋使用的是不抗震的土砖结构。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伊朗的巴姆发生地震之前几天,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也于2003年12月22日发生了与伊朗相似的里氏6.3级地震,但是死亡人数仅有2人。这种天壤之别的结果在于,美国的房屋大多是抗震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了大量人员。

  由于巴姆地处沙漠,气温较高,当地人们喜欢用土砖建房。因为土砖建的房在夏季使房屋凉爽而在冬季又使得房子温暖。此外,土砖还相当廉价,所以当地建筑使用土砖相当普遍和广泛。但是,土砖又容易碎裂,许多即使在地震中幸存下来的人也会被闷死,破碎的土砖实际上就像一个坟墓,起到了活埋人的作用。

汶川反映出的问题与伊朗相似

  

  由于伊朗也是一个地震发生较多的因家,政府和有关方面也在总结经验教训,并加强了建筑标准,但不幸的是这些标准并未得到完全强制性实施,没有人注意它和实施它。而且当局也不检查和监控建筑物。在伊朗,房屋设计简陋、建筑材料粗糙,并且忽视建筑标准,因而造成人员大量死亡。事后,伊朗的一些官员也承认,伊朗有严格的建筑标准和法规,只是建筑商没有严格执行。而且建筑和工程监督也不充分和到位,才造成了巴姆悲剧。

  5年前的巴姆地震就应当是对我们的提醒,但今天,汶川地震所反映出的问题却和巴姆的相似,至少那些坍塌的学校和医院是如此,值得我们在一边救灾的同时或灾后进行认真的调查、总结并汲取教训。而首先需要质疑的是,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是否遵循了抗震建筑标准?这些公共设施是否有更高的标准,抑或是执行标准不严?

  如果是执行不严或表面执行暗地里不执行,那么原因何在?是责任心还是技术问题,是腐败还是贪污?至少今后的总结要对得起汶川地震中大量的死伤人员,并杜绝同样的灾难在汶川和中国的每一个地方再次发生。这些死难者是代表我们活着的人付出的昂贵代价。
回复
wangtori-jin
2008年05月15日 12:59:38
14楼
  四川汶川大地震震撼了全中国的人心,也震出了中国民众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认同,各地自发捐款献血者络绎不绝。中国政府在灾后的救援行动反应迅速,灾情资讯在媒体几乎全天候的不间断开放报道中向全社会传播,获得了国际舆论的肯定,与年初的冰冻灾害相比,中共的政治威信这次反而提高。

  无论是富裕的沿海地区或比较不发达的内地省份,中国各地民众踊跃捐款,经历过导致24万人死亡大地震的河北唐山市,除了捐献1000万元,还派出医疗队、抢险队赶赴灾区。

  一位在北京国企工作的苗小姐说:“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捐多少钱都不算多!现在最急需的就是捐钱物和献血,如果身体好,我不仅愿意捐钱,我也愿意献血。现在我尽自己所能捐款,每人都捐出一份,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渡过难关。”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昨天民间已经捐款8亿8000多万元;官方发放的地震救灾资金是8亿6000万元。

  在中国卫生部前天号召国民捐血后,各地捐血站开始出现人龙。四川首府成都和重庆市的市民反应尤其热烈。22岁的重庆学生唐俊林说:“不能到灾区去救助灾民,就以献血的方式来表达我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他们能够渡过难关。”

  《人民日报》说,地震发生后,前天已有3000多名市民冒雨捐血,成都市血液库存充足。《重庆商报》报道,志愿献血的重庆市民人数比平时猛增10倍,主城区内的7个献血点均爆满。重庆市血液中心目前已向灾区援血达16万余毫升以上。

  汶川大地震迅速凝聚中国人的民族认同感,比官方用北京奥运营造的爱国主义更直接而真实。在公司上班的重庆市民刘燕(27岁)道出了大多数中国民众共患难的心声。

  她在捐血站对本报说:“看到灾区的一些图片很想哭,感觉人在自然面前很渺小。同为中国人,血浓于水,我们应该和灾区人民一起对抗灾难。”

  各大城市也出现捐血给灾区的人龙。《北京晚报》说,从前天上午开始,“北京街头流动采血车前,不断有市民赶来献血,夜以继日排出的长队成为北京街头一道动人的风景线”;血液中心的电话成为热线,所有线路都爆满。北京市民的6000袋血液前天已飞抵灾区。

  突如其来的大地震震倒了中国民众一贯对公共事务的冷漠,激发了他们的公民意识和公义行为。据路透社报道,在有1万8000多人被掩埋的绵阳,志愿者步行、骑脚车免费给幸存者送食品和食水。一名成都德士司机更自发开车到50公里外的都江堰送食品,然后载送伤者到成都治疗。

  官方对灾情报道的开放做法不但稳定了社会民心,也让外界看到了政府应急的效率和能力,为中共累积了宝贵的政治资产。中央电视台昨天在报道灾情时,也不忘重复报道了国际舆论对政府救灾的肯定。

  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分析报道便赞扬了中国政府放宽新闻管制的做法。报道也注意到一向对政府有诸多抱怨和不满的中国网民,这次也对官方的救灾持正面态度。

  英国《金融时报》社论说:“政府对成都地震的及时反应是令人赞赏的。”社论指出,中国政府虽然婉拒了外国的专业援助,但政府高层在救灾中至少展现了对人权的基本尊重,并对比缅甸军政府在处理风灾灾情的颟顸无人性。 
回复
wangtori-jin
2008年05月15日 17:47:39
15楼
总参谋部昨天紧急增派3万2000多名官兵驰援四川地震灾区。目前解放军的七大军区、空军、海军、二炮(导弹部队)和武警部队投入救灾总兵力达到10万人,部队已进入包括震中汶川县在内的所有受灾县市。

  在总理温家宝的严令下,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军长许勇亲率30人冒雨强行军,于前天深夜步行抵达受灾严重的汶川县映秀镇,并救出300多名伤员;武警驻四川某师参谋长王毅也率200人跋涉21小时,于前天深夜进入与外界隔绝的汶川县城展开救援,提振了当地官员和民众的士气。

  为鼓励官兵加快前进,成都军区司令李世明前天下令,无论是将军还是士兵,谁先到汶川就给谁记功。武警部队司令吴双战昨天也下令嘉奖王毅等首批进入汶川县城的官兵。

这次兵力空投中国史上人员最多

  温家宝昨天乘直升飞机到汶川县城慰问,由30名医护人员组成的成都军区医疗小分队也于昨天下午乘直升飞机到汶川县城展开救援,15名伞兵昨天在受灾严重的茂县成功着陆后,迅速与等待救援的茂县官员取得联系,于昨天下午3时左右第一次传回了茂县灾情。

  济南军区某红军师5000官兵昨天上午通过空运到达四川地震灾区。官方媒体引述洛阳机场现场组织空投的济南军区后勤部长王根学说,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上级临时决定原计划由陆路运送的5000名官兵改为空中输送,共出动飞机27驾次。这次兵力空投是中国军队历史上驾次最多,人员最多,携带生活用品及抗震器材最多的一次救援行动。

  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郭伯雄也亲临灾区部署部队救灾。12日地震发生时,郭伯雄正在驻昆明部队调研,胡锦涛指示他立即调动部队抗震救灾。郭伯雄当天就组织空军、成都军区、济南军区和武警有关部队,包括空降第15军迅速向灾区开进,13日上午,郭伯雄赶赴灾区召开军方紧急会议,研判灾情,了解兵力到达情况,明确救灾各部队之间的指挥、协同和保障关系。

  北京有关军事学者认为,虽然有传言说温家宝对军方昨天没有打通通往汶川的道路感到不满,但军方在两天时间内就从各大军区和不同兵种调动10万大军奔赴灾区,各部队之间的协调基本有序,显示出较强的动员和投放能力。

  这名人士认为,从媒体播放的镜头看,汶川县地处山区,地震造成大面积山体滑坡,导致该县各条公路多处严重毁坏,要在两天内打通公路几乎没有可能。温家宝急于救人,限令军方在短期内打通汶川交通,难免有不现实的地方。
  
他指出,虽然截至昨天军方仍然没有开通汶川公路,但49岁的许勇以集团军军长之尊,亲率30人在被毁坏的山路上急行军数十公里进入汶川,展示了解放军高级将领身先士卒的勇气和良好的体魄。
  
公安部从前天凌晨开始,紧急从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等27个城市调派1万名公安特警、消防特勤和边防医疗救护人员赶赴四川地震灾区,执行抢险救灾和维护治安任务。这也是公安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警力调动。

回复
wangtori-jin
2008年05月16日 12:43:57
16楼
  “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强大优势!”这是中共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4月30日在北京奥运会百日倒数誓师动员大会上的要求之一。不料奥运未到,举国体制的特点反而充分发挥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救灾动员里。

  除了官方在大地震后迅速反应获得外界好评,政府短时间内动员大量资源救灾的能力也让人刮目相看。

  卫生部副部长高强昨天说,卫生部从本月12日地震当晚派遣700人医疗队伍到灾区后,至今已经有超过1万名医疗人员在灾区服务,包括解放军、武警和公安系统派遣近5000名医疗人员,以及四川省从省内调集的5000多名医务和防疫人员。

空降救援行动创世界纪录

  在第一时间下拨8亿6000万元后,中国政府至昨天下午3点发放的地震救灾资金已达到22亿4000万元。

  截至前天,中国民政部共向各地震灾区调拨救灾帐篷12万7580顶,救灾棉被22万床,棉衣17万件。

  军方在准战争状态下的救灾动员表现也展现了中国强大的军事能力,两天内便投入10万兵力救灾,其中在13日单日空运1万1420名官兵到成都附近救灾,就出动的兵力规模而言,这次空降救援行动创下世界纪录。

  国防大学李大光博士对《环球时报》说,空降军属于特种部队,是应对局部冲突、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力量。汶川大地震破坏陆路交通系统,出动成建制的空降部队直接空投进灾区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

  中国直升机队在救灾中也发挥大作用,不但运送兵员入震央救灾,运输伤员到医院救治,也向通路堵绝的震央乡镇投放救援物资。总理温家宝抵达震央汶川鼓舞灾民士气,靠的也是乘坐直升机。

  当局昨天紧急加派60架军用直升机和30架民用直升机救灾,使得救灾的直升机总数达到127架;灾区天气放晴让直升机队有发挥空间。

社会自发捐款迅速累积

反映出中国民间财力

  社会自发捐款迅速累积反映出中国民间的财力。据中国民政部统计,截至昨天下午3点,全国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款物13亿4400万元。富裕的广东省昨天的民间捐款便突破1亿元。 

  中国上下倾全力抢救灾民,一方面展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所积累的充沛国力和社会财富,发挥了举国体制集中力量办事的效能,另一方面也暴露了亟须改革的各种体制弊端。

  温家宝亲临一线指挥,被国际媒体形容为中国政府在灾区的人性面孔,但他四处疲于奔命地指挥、调度、慰问,却说明了中国救灾指挥系统缺乏法治精神,似乎缺乏中央领导人现场指挥,救灾体系就无法自动运转。

  中国虽然是个自然灾害频繁的国家,紧急救援却要通过行政命令来完成,与国际立法设立中央紧急救灾体系,各职权机构依法救灾,各司其职的做法不同。这次由温家宝任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是中共政治局常委会在12日开会成立的。

  预防官僚腐败侵蚀救灾资金,让中共救灾时不得不分神应付。中央纪委监察部13日发出妥善管理救灾资金和物资的通知:“一经发现有贪污、私分、截留、挪用的,要从严处理,对触犯刑律的要移送司法机关。”

  大批师生在地震中集体罹难,从另一侧目揭示了现有体制的弊端,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的焦点。美国《基督教箴言报》昨天的报道便质问,为何那么多学校倒塌?

  报道引述地震专家说,中国有完备的建筑安全标准,只是没有严格执行。专家认为,中国具备抵抗7级甚至8级的防震技术,而且达标主要在施工而不是建材;但完全按照标准建设,会提高建筑成本7%到8%。
回复
wangtori-jin
2008年05月16日 17:19:00
17楼
中国今天宣布开始调查校舍建筑在地震中倒塌的原因,并警告说如果发现任何人必须为“豆腐渣”建筑负起责任,都将遭到惩罚。

  新华社报道:“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下令地方当局调查校舍在地震中倒塌的原因”。

  另外今天上午,中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韩进、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杨榕、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研究员赵凤新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以震区校舍倒塌等话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针对有网友问“为什么人们感觉这次地震中倒塌的大都是学校校舍”,韩进回答说,目前在抗震救灾中的主要任务是救人,对这些问题将来通过认真的调查来确认,若确实存在质量问题,一定从严查处,绝不姑息,会给社会一个满意的交待。

  有网友提问,现行法规明文规定:中学教学楼高度不准超过五层,教学楼屋顶必须钢筋水泥现场浇注不准使用预制板。为什么这次地震灾区倒塌的学校有五层以上的教学楼?并且多是预制板屋顶?你们起到监督作用了吗?

  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副司长杨榕回应说,《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规定,中学教学楼不应超过五层,教学楼采用何种的结构形式,要根据有关工程建设标准和当地的抗震设防要求来确定。这次中小学校教学楼的倒塌情况,我们已要求当地建设主管部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调查。

  韩进表示,他们也注意到新闻报道上有大量的学校倒塌的信息,对此他们十分痛心。媒体和社会也不断的提出校舍倒塌的比例是不是过高,这也是他们十分关心和从一开始就不断关注的问题。目前在抗震救灾中的主要任务是救人,对这些问题将来通过认真的调查来确认,若确实存在质量问题,一定从严查处,绝不姑息,会给社会一个满意的交待。

回复
wangtori-jin
2008年05月17日 15:52:33
18楼
  汶川大地震发生之后,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于中国。四川自古就是“天府之国”,山川锦绣,人才辈出,但如今所见,竟是满目疮痍,无数生命在废墟下湮灭,无数灾民在凄风苦雨中挣扎。随着拯救行动日以继夜地展开,虽然有好些灾民庆幸获救,死亡的数字也不断攀升,灾情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

  此次汶川大地震,据负责指挥救灾的中国总理温家宝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灾区范围已经超过10万平方公里,地震的强度、烈度也超过了唐山大地震。震后四天以来,从灾区传来的消息无不令人黯然神伤,电视画面和新闻图片上一幅幅悲惨的景象更是让人悲从中来。而数以万计奉命抢险救灾的中国官兵的英勇表现,以及无数民众自发参与救灾赈灾的无私行动,也令人为之动容。

  任何一次重大的灾难,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震撼,相信所有中国人和千千万万关注这场特大天灾的世界各地的民众,这一刻都会感觉到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也体会到生命的宝贵,更感受到人性的美好。中国的民众固然心系灾难中的同胞,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精诚团结的传统和意志,在海外,人们对灾区的关注、对灾民的同情和支持,同样展示了人类善良的本性。

  从中国之外关注灾区正在发生的一切,我们还能够发现以前所没有看到过的中国。我们相信,即便是多年以后,人们应该都不会忘记在废墟上闪动的那些身影。上至年过花甲的中国总理温家宝,下至年轻的士兵和护士,他们在抗震救灾现场百折不挠、舍身忘我的一幕又一幕情景,是中国政府展开的快速、有力和有序救灾工作的缩影。

  可以说,在救灾工作中,中国政府再次展现了有效的动员能力、资源调配能力、总体指挥能力和分工协作能力。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经过三十年来的经济高速发展,中国已经积累了充足的财力和物力,明显改进了救灾抢险的装备和技术。这肯定是三十二年前唐山大地震时期所无法比拟的。

  与此同时,中国在灾害之后的信息透明度以及对外部援助的开放态度,也更是前所未有的。这不仅避免了过去常有的不利谣传乃至恶意指责,而且对内凝聚了人心,对外展现了泱泱大国的进步与自信,也已经赢得国际社会的赞许。

  有学者指出,以现有的科技水平,对于像汶川大地震这样的灾难还不能准确地预测和预警,但从这次特大地震中,人们却可以得到一个惨痛的教训,那就是必须加强防震和抗震的意识,生活在地震多发地带者,尤其须要做好各种防震抗震的准备。

  毫无疑问,在四川的灾后重建过程中,中国政府和整个社会都将冷静和全面地总结经验教训。我们相信,经过此次浩劫之后,中国政府和人民比外界任何人都有更深刻的体会,并且作出更明智的决策。来自新加坡、台湾、日本、俄罗斯、韩国的拯救队伍已经相继抵达灾区,协助展开救人行动,虽然救人的黄金72小时已过,但如同所有人一样,我们仍然希望看到更多受困的灾民能够活着走出废墟。
回复
slek1983
2008年05月17日 18:00:58
19楼
个人觉得中国的现行《抗震规范》(GB50011-2001)和《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对中小学校的的设防要求规定的水平还是偏低,而且中学的设防类别本来就应该化为乙类而不是像现行规范没有明确规定或者就是规定的很模糊,这方面希望引起有关部门注意,能尽快修改规范。因为学校里可都是关系到祖国未来的一个个年青鲜活的生命啊!!下面摘自国家规范原文供大家一阅:

3.1.1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3.1.2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规定。
3.1.3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甲类建筑,地震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2 乙类建筑,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3 丙类建筑,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4 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地震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下面《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中
6.0.8 教育建筑中,人数较多的幼儿园、小学的低层教学楼,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乙类。这类房屋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可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上面这一条根本就没有提及中学的设防类别是几类,默认肯定按丙类了,因为没有建设商会自己掏腰包提高抗震类别的
回复
wangtori-jin
2008年05月19日 08:53:04
20楼
唐山大地震让中国人对地震有了清醒认识,抗震方面的规范条纹应运而生。这三十年,中国再没有经受过那样的大地震,抗震规范上一直在不断调整。
汶川大地震可能再一次彻底改变人的认识,新的规范呼之欲出,极可能颠覆旧的规范。
同时汶川地震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严重的地震,会给这些年混乱的建筑市场带来一次变革,各方势力可能重新洗牌,市场由粗框混乱向规范健全迈进。
回复
wangtori-jin
2008年05月19日 12:42:26
21楼
为什么超过了“黄金救援”时间,为什么能在废墟底下找到那么多生还者,台湾专家认为是因为四川房屋结构松散,有助残存空气流通。

  据台湾电子媒体“今日新闻”报道,台北县消防局搜救队员谢仁杰表示,只要超过黄金72小时,生存机率就只剩下2%。虽然获救率越来越低,但还要综合遭埋者的体质和天时、地利做评估,如果以2%计算,加上四川房屋结构松散的条件,只要有空隙,就有空气,再加上一点水和一点运气,就算只有2%,也都是希望,因此,仍然有机会可以找到生还者。

  报道称,在世界上过去的几次可怕强震中,都有灾民是在救援黄金72小时过了以后才获救,包括: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当时46岁的卢珠兰曾经在被埋13天之后奇迹生还;2004年伊朗大地震中,一名56岁的老汉在废墟下挺过13天;而年纪最大、被埋最久的是在伊朗大地震中,被埋了八天后获救的97岁的老婆婆;2005年南亚大地震,也有一名27岁的青年在废墟中被埋27天后竟然生还。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