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层柱高不同,怎样建立模型?
jianzhuxiehui
2008年04月24日 00:20:00
只看楼主

底层柱高不同,怎样建立模型?因为建筑的原因(比如有下沉的阶梯教室),或地形的原因,部分柱的基础要下沉才能到持力层。这样会导致底层柱的高度不同。那么请问pkpm中怎样合理的建立模型,网上看到一些讨论,比如在STRU.SAT中调柱长度,或者改柱长度系数等等,但因为没有权威的定论,不敢妄动,或者参照地基规范中高杯基础的做法,做扩大短柱(和主刚度比大于5,短柱高度不大于3m),哪个高手解答下

底层柱高不同,怎样建立模型?


因为建筑的原因(比如有下沉的阶梯教室),或地形的原因,部分柱的基础要下沉才能到持力层。这样会导致底层柱的高度不同。

那么请问pkpm中怎样合理的建立模型,网上看到一些讨论,比如在STRU.SAT中调柱长度,或者改柱长度系数等等,但因为没有权威的定论,不敢妄动,或者参照地基规范中高杯基础的做法,做扩大短柱(和主刚度比大于5,短柱高度不大于3m),哪个高手解答下


另,框架基础拉梁底面和基础顶面平的时候,柱的计算长度取到基础顶面时是否合理,拉梁毕竟还是对柱有一定约束。我是平时是取到基础顶面的,但后来因工程原因需要提高基础高度,复核时注意到,如果底层计算高度减小后,总体刚度增加,地震力放大,底层以上配筋一般有增大,底层虽然地震力放大,但因刚度增加,配筋反有一定减小。现有点怀疑到底该取到哪儿了。


免费打赏
jsxzconstruction
2008年04月24日 16:04:39
2楼
有基础拉梁时,柱计算高度应该取到拉梁顶。我看过一篇介绍拉梁作用的文章,作者建议将拉梁按一层框架梁计算,比较两种计算结果,取不利的计算。
还有,我们这审图一般是要求拉梁到基础顶之间柱子的箍筋全长加密,按短柱处理。
对于楼主遇到的情况,我个人认为楼主不妨将柱子分层考虑,即多建几个标准层,将柱子的高差用楼层高度差体现出来(有点类似于错层的做法),这样更接近于实际计算的结果。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回复
happysky466
2012年04月06日 13:28:55
3楼
非常有参考价值的资料,感谢楼主的无私奉献!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