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建筑:放松身心
黑夜亦亮丽
2024年11月13日 13:39:08
只看楼主

来源:匠山行记

|

作者:匠山

" 山水意境       每个地方都有与之相配的风景和形态。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放松身心,首先要避免出现“别扭”的印象,即建成环境恰如其分的融入周边环境与氛围中,像是从山水之间生长出来的那样自然。

"

山水意境


     
每个地方都有与之相配的风景和形态。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放松身心,首先要避免出现“别扭”的印象,即建成环境恰如其分的融入周边环境与氛围中,像是从山水之间生长出来的那样自然。      

     
建筑既是建筑本身,同时也是某种景观, 建筑大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曾说:“自然是我所知道的最伟大的建筑师。”        


01
云端上的文化灯塔:怒江大峡谷先锋书店
在云南滇西横断山脉的褶皱中,怒江奔腾而下,分割出高黎贡山与碧罗雪山两大山脉。而怒江大峡谷先锋书店,宛如一颗璀璨的文化明珠,镶嵌在高黎贡山之巅,与傈僳族、白族的信仰之山隔江对望。

2021 年,TAO 受先锋书店邀请,为其在怒江州境内设计三座新店,此项目位于怒江南部的泸水市,是怒江州的州府,被碧罗雪山与高黎贡山环抱,是怒江峡谷的南大门,也是先锋书店在怒江的第一站  
  场地位置  
书店所在的阳坡村,是傈僳族世代聚居的原始村落。傈僳族历史悠久,因战争迁徙至此,其弓弩文化成为了书店设计的灵感源泉。  

  概念草图

阳坡村作为傈僳族聚居地,民居依山就势分布,村落肌理呈现传统山地特征。但由于不同时期建筑的更迭与挤压,村落呈现出杂乱与拼贴的状貌。这里保留着傈僳族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为书店增添了浓郁的民族文化氛围。  

  村落与书店

书店所在的阳坡村,是傈僳族世代聚居的原始村落。傈僳族历史悠久,因战争迁徙至此,其弓弩文化成为了书店设计的灵感源泉。  

  概念草图 概念草图

书店的造型如蓄势待发的 “弓弩箭头”,向峡谷方向伸出,既致敬了傈僳族的弓弩文化,又使建筑成为一个凌空的平台。这种独特的外形在村口显得格外醒目,成为了村落的标识和先锋书店的公众形象。  

  ▲势如 弓弩

设计采用完全当代的建筑语言回应村落普遍的坡屋顶建筑形态,是一种高度抽象的表达方式。建筑外墙上有多个形状各异、朝向不同的开口,每个开口都对应着一个框景,展示着不同的峡谷景观。  

  各式各异的开窗

建筑共三层,由两条内外分别的动线串联。内部动线始于上层的咖啡区,倾斜屋面指向天空,营造出宗教空间般的精神体验。  

  建筑全景

沿着室内台阶向下依次是图书区和剧场空间,图书区由混凝土墙壁三面环绕,剧场内部被水下天窗照亮。  

  图书区 图书区

外部动线从入口开始,经过狭窄高耸的空间后豁然开朗,连接起上下两层的观景平台,形成一个面向村民和访客永久开放的公共空间。  

  入口 通向室外观景平台 室外观景平台

建筑自身形体的倾斜与坡度,配合场地的陡峭,构成了 “箭在弦上” 的动势,与山体环境紧密相连。主体动线仿佛处于两山之间,于“峡谷”漫步,这种设计使建筑仿佛是从山体中生长出来一般,自然地融入了山水之间。  

  手工模型

建筑外墙上的开口,不仅形状与建筑形体相呼应,还巧妙地框住了峡谷景观。读者透过这些开口,能够将山水美景尽收眼底,实现了建筑与山水景观的完美融合。  

  剧场 剧场

读者身处书店,被峡谷景观环绕,仿佛在云上漫步。 在这里,傈僳族的文化元素与峡谷的自然景观相互映衬,让人感受到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大自然的魅力。  



02
海边的艺术瑰宝: 海口“天空之山”滨海驿站
在海口湾的岸边,有一座独特的建筑 ——“天空之山” 滨海驿站,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这片美丽的海滨之畔。

  海口“天空之山”滨海驿站的可上人屋顶

建筑位于海口湾,拥有得天独厚的滨海环境。夕阳西下时,海口湾被染成一片金黄,海水波光粼粼,为建筑增添了浪漫的色彩。

它像一环白色纽带,将城市和海滨融合在一起,也把人与自然紧密联结。

  ▲建筑连接着城市与海滨

建筑拥有延绵起伏的环形屋顶,仿佛是海边卷起的白色浪花,又像是起伏的山峦。这种独特的屋顶造型使其在周边环境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设计采用异型双曲面薄壳混凝土结构,隐匿于灵动的建筑曲线之中,显得格外轻盈与浪漫。

  延绵起伏的环形屋顶
  延绵起伏的环形屋顶

建筑以白色为主色调,像云朵一样轻柔,给人一种纯净、清新的感觉。白色的屋顶在阳光和月光下都能反射出不同的光芒,使其更加引人注目。

  滨水平台

  ▲白色上人屋面

环形屋顶的设计与海边的海浪和远处的山峦相呼应。它的起伏形状仿佛是海浪的动态呈现,又像是山峦的连绵起伏,使建筑与周边的山水景观融为一体。

  ▲建筑与水景融合

驿站所处的滨海位置带来了宁静与浪漫的氛围。人们在这里可以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浪漫与宁静的交织。

  ▲夕阳西下




03
山水间的诗意连接: 九间廊桥
在南京园博园北区的园博村,有一座独具特色的步行廊桥,它不仅是连接村子与珍宝馆的通道,更是一处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景观建筑。
九间廊桥

从北向南过河,它是进村的步行通道,同时也希望成为村北的地标,给人 “归家” 的感觉。

场地鸟瞰

园博村地势南高北低,周边是具有江南特色的乡村建筑。 东西两面顺着山谷可远眺宝华山、钟山方向,景色优美。 七乡河的驳岸自然放坡,河宽在 18 米到 30 米之间。

山水连接  
建筑采用两折双坡的折板结构,包含四片倾斜的钢桁架,组成两个三角形断面的空间桁架,中部缓缓起拱形成组合式桁架折板拱。这种结构以 1.6 米的矢高完成了 37.8 米的跨度,隐藏在寻常坡顶形态之下,既强大又与村舍建筑屋顶风貌协调。


  桥体剖面透视

桥面由九块 8m X 4.2m 的平台组成,像九个连接在一起的小亭, 平台通过直径 50mm 的吊杆悬挂在桁架折板拱底部,获得了 190mm 薄的结构厚度,最大限度减少了桥面和水面的距离。

廊桥近景

每个平台中央通行,两侧布置桌椅,可供休憩观景和举办桥上市集。平台之间铺设无障碍坡道,吊杆之间悬挂竹帘,营造出连续错落、模糊隔断的九间通透小屋。

  休憩和观景空间  

建筑借鉴江南传统民居的双坡屋顶形制,赋予折板结构新的能量,使其既满足大跨度的结构要求,又能与周边环境协调。
同时,在空间设计上创新地采用了悬挂式平台和多功能的设计理念,提升了建筑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折板结构
坐在桥上,木檐遮阴,竹帘滤光,人们可以在平台上休憩观景,享受悠闲的时光。 透过栏杆和竹帘,两岸的山林田园沿七乡河向远处延伸,人们可以充分感受到自然的美好,建筑与自然景观完美融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休憩和观景空间




结语

在喧嚣的城市生活中,人们渴望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建筑与自然的融合能够创造出独特的美学价值。

一些中国传统园林建筑,巧妙地将山水、植物等自然元素融入建筑空间之中,营造出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意境。 在设计初期,我们需要了解场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文特征以及周边的生态系统等信息;关注建筑材料的选择,天然、环保、可持续的材料能够更好地体现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Peter Zumthor)在其作品中常常注重材料的质感和表现力,他通过对木材、石材等材料的精心处理,营造出温暖而宁静的建筑氛围,使建筑与自然紧密相连。

免费打赏
yj蓝天
2024年11月16日 07:16:30
3楼

资料不错,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