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延伸速度有所减缓
半个朋友
2024年07月03日 14:23:34
只看楼主

地下综合管廊行业定义 地下综合管廊,也称为共同沟或共同管道,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在城市地下构建的一个大型隧道或管沟系统,用于集中敷设和管理多种市政管线,包括但不限于供水、排水、电力、电信、光缆、热力、燃气等工程管线及附属设备。这一结构设计旨在通过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后期运营管理,高效利用地下空间,避免因单独管线铺设和维护而导致的反复道路开挖,即常说的“拉链马路”现象。

地下综合管廊行业定义

地下综合管廊,也称为共同沟或共同管道,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在城市地下构建的一个大型隧道或管沟系统,用于集中敷设和管理多种市政管线,包括但不限于供水、排水、电力、电信、光缆、热力、燃气等工程管线及附属设备。这一结构设计旨在通过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后期运营管理,高效利用地下空间,避免因单独管线铺设和维护而导致的反复道路开挖,即常说的“拉链马路”现象。
地下综合管廊行业分类
地下综合管廊通常根据其服务范围和功能,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干支线混合综合管廊和缆线综合管廊等不同类型。干线综合管廊位于道路中央或道路红线外,主要负责主干管线的输送;支线综合管廊则连接干线,将各种供给分配至各直接用户;缆线综合管廊主要收纳电力、通信等缆线;而干支线混合型则结合干线与支线的特点,适用于特定条件下的道路布置。
图表:地下综合管廊行业分类

图片

地下综合管廊行业发展历程
地下综合管廊的行业发展历程可追溯至19世纪,最初源于欧洲。1832年,法国巴黎因霍乱疫情意识到公共卫生系统的重要性,次年便开始规划下水道系统网络,这标志着世界上最早的综合管廊概念的实践。至19世纪60年代晚期,巴黎为配合其副中心区域的拓展计划,设计并实施了一套完备的综合管廊体系,该系统整合了自来水、供电、电信线路、冷热供水及灰尘收集管道等多种功能,标志着综合管廊功能的全面升级。随时代发展需求,综合管廊的构造亦经历了演变,转而采用矩形截面设计,以更加灵活高效地满足多样化的管线布置需求。进入20世纪,特别是近几十年,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加速,以及对地下空间高效利用和城市美观度的追求,地下综合管廊的概念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迅速推广。中国在21世纪初开始加大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力度,经历快速发展阶段后,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规划指导,推动行业进入了赶超和创新阶段。国家层面的重视、资金投入、技术进步以及规范标准的不断完善,促使中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不仅解决了“拉链路”问题,还提升了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图表:地下综合管廊行业发展历程

图片

地下综合管廊行业上中下游
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与运营,构筑了一条多元化的产业链,涵盖多个上游产业与应用行业。上游产业中,建筑材料业为管廊提供基础建材;机械设备制造业负责施工和后期维护所需设备;电子与信息技术产业则供应智能化所需的软硬件;咨询设计与工程服务业确保工程合理性与安全性;而建筑施工行业直接参与管廊建设。在应用行业方面,电力和能源供应、通讯行业、水务和排水管理、市政设施管理部门、交通运输部门以及房地产开发商等,均受益于管廊的建设与运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城市的顺畅运行。
我国地下综合管廊行业市场规模和增长率
自2015年起,在国家与政府的强力支持下,中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事业蓬勃兴起,经历了快速推进的阶段,其建设规模与投资额度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供的数据,截至2021年末,我国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上取得了显著进展,总里程数已增至6706.95公里,当年新增的建设长度达1799.59公里,而全年在该领域的总投资额则高达538.9亿元人民币。至2022年上半年,全国共有279个城市及104个县参与其中,总计启动了1647项地下管廊建设项目,彰显了这项工作的广泛覆盖与深远影响。在这些城市中,试点城市和大型城市占据了新建管廊长度排名的前位,但也有中小型城市如韩城市、汉中市等积极参与到管廊建设中。从2016年至2022年期间,地下综合管廊的延伸速度虽有减缓,但仍维持着积极的增势。据统计,到2022年底,我国地下综合管廊的累计建设长度达到了大约7094公里。
我国地下综合管廊的地区分布显示出一些省份的已建长度较为突出。具体来看,山东省、四川省和广东省的已建综合管廊长度均超过600公里,位居全国前三。这一数据反映出这些地区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方面的积极投入和快速发展。此外,管廊建设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系数为0.51,属于中等程度的相关。而与城市人口密度的相关性更低,仅为0.12,几乎可以认为没有直接关系。这表明,尽管经济条件和人口密度可能会影响管廊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但管廊的建设也受到其他因素如政策支持、城市规划等的影响。
据智研瞻统计显示,2018年中国地下综合管廊行业市场规模428.31亿元,2023年中国地下综合管廊行业市场规模649.26亿元,同比增长8.5%。2018-2023年中国地下综合管廊行业市场规模如下:
图表:2018-2023年中国地下综合管廊行业市场规模

图片

地下综合管廊行业政策
地下综合管廊行业的发展在近年来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的出台与实施为该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向和有力的支撑。自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起,明确指出要加快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作为解决“马路拉链”问题、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重要举措。随后,各级政府积极响应,纷纷出台地方性政策和实施方案,鼓励和支持地下综合管廊的规划、建设与运营维护。《“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再次强调,要系统化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建设,不仅要求新城区按照高标准规划和建设,而且鼓励老城区结合旧城改造逐步推进,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专项债等多种融资渠道,解决资金难题。政策上还提出,要加强地下综合管廊的智能化管理,融合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升运维效率和安全水平。
地下综合管廊行业存在的问题
1.资金投入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平衡问题
地下综合管廊项目通常需要巨额的前期投资,包括设计、施工、以及先进的监控系统等各项费用。由于管廊项目多为长期运营资产,其收益回收周期较长,且直接经济回报不如其他基础设施明显,这给政府和投资者带来了资金压力,特别是在经济不发达或财政紧张的地区尤其突出。此外,管廊的建设与维护成本也容易受到宏观经济波动、物价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增加了项目的财务风险。
2.技术挑战及运行维护问题
管廊的设计和施工涉及复杂的工程技术问题,如地下水处理、土壤沉降控制、管线布局优化等,这些技术难题对人才和技术装备提出了较高要求。在管廊的运行维护阶段,如何确保管线的长期稳定运行、及时检测维修管线漏损或损坏、应对紧急事故等问题同样具有技术挑战性。智能化管理系统虽然能够提升运维效率,但系统的稳定性、数据处理能力、以及与旧有基础设施的兼容性等也是常见的技术障碍。
地下综合管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随着国家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和城市基础设施升级的重视,地下综合管廊作为解决“拉链路”问题、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关键举措,得到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政策持续支持。包括“十四五”规划在内的多项国家级战略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大综合管廊建设力度,为行业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广阔的发展空间。随着信息技术、材料科学、智能监控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运维技术不断革新。智能感知、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使得综合管廊能够实现精准监控、预防性维护,大幅提高管理效率和安全系数,降低了长期运维成本。新材料的应用则提升了管廊的耐久性和适应性,为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提供了可能。
为解决建设资金难题,政府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模式,包括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专项债券、财政补贴、社会资本直接投资等,有效缓解了政府财政压力,吸引了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综合管廊项目的投资和运营中来,为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集中,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提升城市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一环,其需求量随着新城区的建设、旧城改造以及智慧城市的推进而持续增长,特别是在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提升城市韧性方面,综合管廊的作用日益凸显。
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反复开挖路面的问题,减少了对市民生活和城市交通的干扰,还有效提升了城市美观度和环境质量,对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长远看,综合管廊的建设和完善将极大促进城市综合效益的提升,为居民创造更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据智研瞻预测,2024-2030年中国地下综合管廊行业市场规模增长率在6%-8%,2030年中国地下综合管廊行业市场规模1024.26亿元,同比增长6.03%。2024-2030年中国地下综合管廊行业市场规模预测如下:
图表:2024-2030年中国地下综合管廊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图片


免费打赏
加倍努力
2024年07月08日 08:23:35
3楼

目前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现状:延伸速度有所减缓。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