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发展对企业内部审计影响的探索与思考
有胆有识的石榴
2024年05月20日 14:24:51
来自于造价筹划
只看楼主

随着近年来AI的快速崛起,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快速发展,在交通、医疗、教育、工业等行业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而ChatGPT的问世更是备受瞩目。目前人工智能发展进程已由传统决策式AI发展为生成式AI,从对已有数据分析到创造数据分析,更加印证了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很好的模拟人脑思维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工。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审计领域应用收效甚微,但是它强大的“思考”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已被审计专业人士密切关注,本文试图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特征和审计领域应用特点进行分析,探析人工智能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并基于当前人工智能在审计领域的应用现状,提出几点建议。

随着近年来AI的快速崛起,人工智能在多个领域快速发展,在交通、医疗、教育、工业等行业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而ChatGPT的问世更是备受瞩目。目前人工智能发展进程已由传统决策式AI发展为生成式AI,从对已有数据分析到创造数据分析,更加印证了人工神经网络可以很好的模拟人脑思维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人工。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审计领域应用收效甚微,但是它强大的“思考”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已被审计专业人士密切关注,本文试图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特征和审计领域应用特点进行分析,探析人工智能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并基于当前人工智能在审计领域的应用现状,提出几点建议。

一、人工智能对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

一是提升审计质量。人工智能的准确性主要表现在信息收集和决策分析方面,一方面,考虑到企业管理内容细化,企业将大数据作为审计结果支撑,通过数据爬取、数据筛选、检查核对等方式,在企业内部相关数据库中有效审核出错、过时的信息,避免舞弊、篡改等不端行为发生。另一方面,决策式人工智能学习归纳已有数据,经过数据训练,知识积累量远超原有基础数据,自动生成高质量财务报表以及工作底稿,为企业经营者提供更加精确的决策依据。

二是提高审计效率。在审计人员需要审阅大量数据资料时,人工智能的优越性逐渐凸显出来。人工智能存储了多个不同领域的知识,在面对复杂的数据时,它可以迅速从数据库中调取需要的数据进行比对,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开展前期调研。例如,通过企业画像对企业的违规特征进行分析,并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进行违规识别和预测,及时采取风控措施,规避审计风险。审计的地点也不再拘泥于工作现场,通过人工智能可以从不同被审计单位获取数据构建信息网络,极大方便审计人员收集、传递、处理审计信息,简化审计流程,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三是冲击传统审计。基于人工智能高效性和准确性的特点,人工智能程序已经可以代替审计人员完成简单且重复的工作,例如,它可以帮助企业审阅条款账目、收集核对数据、制作审计底稿等工作,而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人工智能可以替代审计人员完成更多的工作。传统审计工作面临着转型,审计人员也应当考虑怎样转变工作职能,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这些问题对审计从业者的冲击将是巨大的。

综上所述,可以预测的是人工智能在审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当前人工智能在企业内部审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实审计工作中,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取决于灵活的沟通技巧、创新型的思维、高度的社交智慧,而人工智能在处理审计问题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是缺乏有效的审计沟通。在审前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各环节都离不开审计沟通,通过审计沟通,可以相互启发,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如在前期开展调查研究时,需要与有关部门和个人进行沟通来明确审计的重点,在推进审计项目时,面对有争议事项,内审人员需要凭借主观和经验作出判断,但是人工智能属于自然语言系统,只能处理基础性、批量性工作。

二是没有充足的经验积累。人工智能是通过机器学习获取知识,这也造成了知识结构的不完整,不能包含所有的审计知识和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审计师不仅仅要学习财务方面和企业运营方面的知识,还应当具备经验的积累,而人工智能能够作出判断,依靠的正是审计师的职业判断。尤其在面临具体企业的审计工作时,需要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做出职业性判断,这些没有依托企业现状而采用的参考标准,可能会失去使用价值,此时需要额外嵌入某些程序,因此人工智能对审计人员的帮助具有局限性。

三是需要依托严格的技术条件。人工智能的应用可以有效帮助企业解决数据量大、耗时耗力、汇总分析困难等问题,但是人工智能强大的功能需要依靠完善的系统部署,这对企业的基础设施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现实中,为部署先进的算力而带来网络带宽加大、语料库清洗、信息系统重构、数据安全保障等方面问题,以及人工智能存在固有的技术风险,高度的技术风险和高昂的技术成本降低了管理人员对人工智能使用的积极性。

三、加强人工智能在审计领域应用的建议

人工智能的发展对审计行业来说,既是一种挑战,也蕴含着机遇,而作为一名审计工作者,我们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去适应社会的变化,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机遇,占据技术制高点,基于此,笔者提出几点建议。

一是转变发展理念。在人工智能时代,内部审计的职责不仅仅是查错纠弊,而是要提升企业价值,审计工作者应当思考如何通过审计促进企业无形资产、企业文化、核心能力、社会效益等一些看不到的价值增值,而人工智能可以将数据转化为资源,优化企业的治理机制,做好信息的疏通流转,预防财务的虚报瞒报,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加,因此企业经营者应注重前瞻性谋划,将人工智能对审计技术及理念的转变纳入企业总体发展战略,阶段性推动人工智能在审计领域的应用,及时关注新技术更新迭代,试图应用在现实工作中,提升人工智能使用效率。

二是完善工作流程。审计人员应当对工作任务进行有效的分配和清晰的界定,将审计人员从庞大的数据材料、繁琐的审计程序、超负荷工作强度中解放出来,形成“人机协同”模式,通过人工智能为审计人员提供财务信息、分析市场规律、强化内控管理等,实现准确、高效的智能辅助,同时,审计工作者依据职业判断为人工智能提供参考标准,由单一的基础审计转换为综合全面应用,利用自身熟练、专业的判断弥补人工智能的不足,并且适时调整工作程序,训练优化机器模型,不断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智能化的程度,在一定水平上实现人机互动高效性。

三是引育技术人才。审计工作者在未来人机协同工作中应当发挥重要的作用,虽然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人类完成的工作量不断增加,但是仍然需要工作人员全程监督、协调、改进整个审计操作系统,并且人工智能在审计应用是一项比较复杂、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工作,这就要求未来审计工作者应当具备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既需要掌握审计业务知识,又需要了解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因此企业应招考具备相关技术背景的人才,定期组织开展技术培训,面对面指导学习,完善人才激励制度,鼓励内审人员培养自己创新思维同时,积极学习、了解、应用人工智能解决工作难题,成为技术审计领域的“多面手”。

促进内部审计智能化转型,推动企业治理能力现代化。人工智能对审计行业的价值依然需要进一步挖掘,内部审计应当积极拥抱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推进智能化转型,依靠新技术智能化和自动化特点为审计工作提供信息支撑,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帮助企业经营者作出准确及时的决策,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策略和方向。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