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 滩 英文:The Bund 上海话拼音:nga thae 「外滩」全长1.5公里,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1844年起「外滩」被划为英国租界,成为上海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也是旧上海租界区以及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直至1943年收复租界后,百年外滩租界史告一段落。
外 滩
英文:The Bund
上海话拼音:nga thae
「外滩」全长1.5公里,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1844年起「外滩」被划为英国租界,成为上海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也是旧上海租界区以及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直至1943年收复租界后,百年外滩租界史告一段落。
外滩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外滩」百年来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国家的建筑,最终奠定如今独具魅力的「万国建筑博览群」,承载了丰富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
无论你是否生活在上海,外滩都是一处值得探索和品位的文化地标,它的诞生,建立在百年文化积淀之上,它的繁华背后,更见证了整个中华民族与世界接轨的沧桑历程。
外滩 1 号
No.1 The Mc Bain Building
外滩1号初建于1916年,由英国「麦边洋行」投资,「马海洋行」设计。是当之无愧的「外滩第一楼」。
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平面「回」字形中央天井,外观带巴洛克装饰。朝向延安东路和外滩的两个立面,分别设置两排爱奥尼式立柱,柱头涡卷优美,是点睛之笔。
1917年,壳牌石油旗下「亚细亚火油公司」购入命名「亚细亚大楼」。解放后成为「上海冶金设计院」所在地,1996年由「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入驻。
外滩 2 号
No.2 The Shanghai Club Building
外滩2号建成于1911年,由「马海洋行」设计。作为英国在沪侨民的俱乐部「上海总会」,曾是当时上海滩最豪华的社交场所。
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立面三段式设计,中部贯通两层的爱奥尼克柱廊引人瞩目。窗楣、窗裙及墙面装饰均为巴洛克风格。屋顶两侧各一座巴洛克式瞭望塔。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总会」命运多舛,1941年沦为「日军海军武官府」。1956年上海人民政府接管改为「国际海员俱乐部」。1971年又化身「东风饭店」。
2011年,外滩2号百岁生日之际,又经历修整,恢复历史旧貌,变身为低调奢华的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浸满了历史的沧桑与时代的回忆。
外滩 3 号
No.3 The Union Building
外滩3号落成于1916年,是叱咤风云的「公和洋行」上海滩开山之作。被《远东时报》誉为「最值得关注的设计进步之一」。
外滩3号起初名为「联保大楼」,位于外滩4号,2001年改建后称「外滩3号」。后英国「有利银行」入驻更名「有利大楼」。1949年后「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使用。
自由复兴式建筑使用当时最先进的钢框骨架。立面三段式设计,底部为贯通二层的落地券窗,主入口两侧竖立巨大的爱奥尼克立柱,其上是布满雕饰的山墙。东北转角顶部有巴洛克式塔亭,结构优雅,线条美丽。
外滩3号是外滩近年首座全面商业改造的建筑,2004年重新开张后成为时尚地标。凝聚艺术、文化、美食与音乐于一体,历史和新潮的交融赋予其难以抵挡的独特魅力。
外滩 5 号
No.5 The NKK Building
外滩5号1921年由「德和洋行」设计建造,开启了外滩大建设的黄金时代。
灰色建筑庄严凝重,是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风格结合的产物。钢筋混凝土框架,花岗岩立面,三段式设计,局部点缀有雕饰的山花与希腊爱奥尼方壁柱,装饰简明。
外滩5号最初入驻日本和清政府联合成立的「日清汽船株式会社」,也称「日清大楼」。1945年后作为敌产没收,由「轮船招商局」使用。
1949年后由「海运局」等单位合用,多次易主,现由「华夏银行」和「锦都实业总公司」使用,改为「华夏银行」上海分行。
外滩 6 号
No.6 The Russell & Co.Building
外滩6号由英国『玛礼逊洋行」设计,呈现维多利亚式哥特风格,主入口有漂亮的连拱廊。各层窗洞自上而下,分别采用尖券、平券、弧形券和半圆券,和谐中充满细节的微妙变化,优美而灵动。
最初,外滩6号是美商「旗昌洋行」产业,后为官办「轮转招商局」,1897年5月27日,近代中国首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此翻开中国金融史的全新篇章。
1956年「中国通商银行』划入「中国人民银行」,外滩6号交由「长江轮船公司」使用。2006年修复后,融奢侈品旗舰店和高档餐饮于一体,成为外滩另一座时尚地标。
外滩 7 号
No.7 The Great Northern Telegraph Company Building
作为最早在中国经营电报业务的公司,丹麦「大北电报公司」于1882年购入外滩7号,原「旗昌洋行」办公楼,1906年斥资建造了这座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大楼。
外滩7号由英国「通和洋行」设计砖混结构,立面三段式划分,造型典雅,装饰有大量希腊爱奥尼柱式,一对巴洛克式黑色穹顶,优雅的立于顶端两侧,与巨大的白色山花对比鲜明。
1922年「大北电报公司」迁址另建,外滩7号先后入驻「中国通商银行」和「长江航运公司」等。1995年外滩恢复金融街功能,泰国「盘古银行」首批入驻的外资银行。
外滩 9 号
No.9 The China Merchants Company Building
1876年,中国首家轮船公司「轮船招商局」,购入竞争对手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外滩9号「旗昌洋行大楼」。1901年「轮船招商局」斥资220万两白银重建该楼,委托英国「通和洋行」设计,成为「招商局上海分公司」。1937年后数易其主,至1998年已残破不堪。
作为外滩唯一现存的维多利亚风格外廊建筑,外滩9号由「玛礼逊洋行」设计仅3层,砖木结构,清水红墙,底层为石筑外墙,二三层优雅敞廊点缀塔斯干柱式和科林斯柱式。两侧顶部山墙有雕刻精美的山花。
2001年外滩9号大修工程启动,重新恢复红砖外立面和三角形山花,以及外滩独树一帜的柱廊空间,终于焕发百年华彩,转型为「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
外滩 10-12 号
No.12 The HSBC Building
1923年建成的「汇丰银行大楼」占据外滩10-12三块地皮,由「公和洋行」设计。宏大的体量融合精美的设计,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间,最壮观的建筑」。
建筑仿佛恢弘的神殿,内部装饰格调高雅,用材考究,工艺精湛。八角形门厅穹顶的马赛克镶嵌画令人目眩神迷,大厅中8根由整块意大利大理石制作的奢华圆柱,散发着浓郁的欧洲宫廷艺术气息。
1955年上海市政府迁入「汇丰银行大楼」,直至外滩恢复金融街功能后迁出。1997年上海「浦发银行」获得使用权。
外滩 13 号
No.13 The Customs House
外滩13号的「海关大楼」,由当时为外国人掌控的「上海海关」主持修建,1927年落成,是当时外滩最高的建筑。
1857年「江海关」正式迁入中式歇山顶建筑,1891年翻建时,屋顶变为都铎式红瓦砖墙,透着浓浓的英伦味道。
时光流转,20世纪20年代,设计方「公和洋行」选择有节制的古典主义风格,既有摩天楼般的钟塔,又保留古典多立克柱式,简洁现代,带有当年时髦的装饰艺术风格。
外滩 14 号
No.14 The Bank of Communications Building
外滩14号直至1948年10月才建成,是临江建筑群中最后建成的。虽然地处核心,灰白水泥外墙在左右气派的花岗石立面的映衬下,显得低调而朴素。
14号建筑原是文艺复兴风格「德华银行」大楼,一战后由「交通银行」接管,1937年委托匈牙利「鸿达洋行」重新设计。建筑采用当时新潮的「装饰艺术」风格,强调垂直线条,中轴对称,顶部中央加高两层作塔状造型。底层及入口以黑色大理石饰面,质朴其外,精美其中。
1951年,「交通银行总行」迁回北京,外滩14号则由「上海市总工会」进驻至今。
外滩 15 号
No.15 The Russo-Chinese Bank
外滩15号「华俄道胜银行」1902年竣工,由德国「倍高洋行」设计,建筑巧夺天工,施工精益求精,是当时跨时代的先锋之作。
建筑以花岗石饰面,立面经典三段式设计,表面镶贴乳白色釉面瓷砖,开创先河。是上海现存最早的,按照西方古典原则运用柱式的建筑,纯粹而古典。楼内贯通三层的中央大厅,高大敞亮。
1928年「中央银行」成为外滩15号新主人。此后1949年「上海航天局」,1994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均曾入主,「上海黄金交易所」在此成立。如今则为「上海外汇交易中心」。
外滩 16 号
No.16 The Bank of Taiwan
1926年,英商「德和洋行」设计的外滩16号「台湾银行」大楼竣工,但古希腊神庙式外观可谓独一无二。
矩形建筑由巨大的古典石柱环绕,雕饰简朴却独具特色。立面设多根变体爱奥尼克式立柱,柱头涡卷改为传统特色的「回纹图案」,搭配平拱窗框气势非凡,赋予建筑欧洲古典主义风貌,高贵典雅。
二战后,外滩16号先后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使用,1998年至今为「招商银行」外滩支行。
外滩 17 号
No.17 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 Building
外滩17号1924年建成,由在华出版最著名的英文日报《字林西报》报社出资兴建,「德和洋行」设计。
新古典主义风格,底层有两根多立克式柱子,上部设有多立克式双柱柱廊,屋顶巴洛克双塔耸立。高悬于顶的8尊大力神雕塑托举檐口,生动的姿态充满艺术张力。
「字林西报」大楼多次易主,1941年曾被日军所占,此后1951年由「中国丝绸进出口公司」等使用。1998年「友邦人寿保险公司」入驻,成为首家回归昔日「远东华尔街」的外资金融机构。
外滩 18 号
No.18 The Chartered Bank of India Australia and China
外滩18号建于1923年,原是英商「麦加利银行」总部,由「公和洋行」设计建造。1955年「麦加利银行」迁出后,此楼数次易主。
建筑为希腊复兴古典主义风格,立面三段式设计。底部基座为花岗岩砌筑;中部中央设一对贯通三层的爱奥尼克式柱,两侧窗楣为希腊式檐饰;顶部两道简洁的檐口线脚。
2004年重新修复改建,在保留珍贵历史痕迹之上,为老建筑注入了全新的生命与活力。入驻时尚品牌旗舰店、国际著名餐厅、酒吧、艺术展馆等。2006年,改造工程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
外滩 19 号
No.19 The Palace Hotel
外滩19号1908年建成之时,曾是租借历史最悠久的外资豪华旅馆「汇中饭店」。抗日战争期间「汇中饭店」曾被日军占领,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易主,1965年改为「和平饭店」南楼再度开放。
建筑由司各特设计,安妮女王复兴风格,共6层,清水红白砖的立面在灰色的外滩背景下格外生动夺目。顶部东侧南北各有一座造型迥异的巴洛克式塔亭,室内还安装有两部国内最早的电梯。
2010年全球最大钟表集团「斯沃琪集团」将建筑整体修缮,刻意裸露原始立柱和灰色砖墙,将古老和现代精彩碰撞,华丽转身为如今的「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The Swatch Art Peace Hotel)。
外滩 20 号
No.20 on the Bund
1929年9月5日,「沙逊洋行」投资兴建的外滩20号「沙逊大厦」建成,「公和洋行」设计。楼高10层(局部13层)77米,是外滩建筑群中最高也是最宏伟的一座,有「远东第一楼」之称。
「沙逊大厦」为装饰艺术化的浪漫新古典主义风格,俯视平面呈「A」字形,立面简洁,垂直线条构图,檐部和基座线脚饰有几何图形。屋顶东部19米高的墨绿色金字塔形铜顶,是外滩的著名标志之一。
建筑底层西大厅和4-9层原为「华懋饭店」,主要接待金融界,商贸界和各国社会名流,以豪华著称,曾名噪上海。
1956年,饭店更名为「和平饭店」,并于2010年耗资5亿港元修缮翻新为如今的「华彬费尔蒙:上海和平饭店」。
外滩 22 号
No.22 on the Bund
1906年建成的外滩22号「太古洋行大楼」,由「太古洋行」投资兴建,「瑞和洋行」设计。太平洋战争期间,「太古洋行大楼」一度为日军占领,成为日本宪兵司令部驻地。
新中国成立后,大楼多次易主,如今的外滩22号,以外滩唯一百年红楼的姿态,汇集高级手工定制品牌、时尚艺术盛宴及异国饕餮,尤其是中庭尽头墙上,高达26米的巨幅油画,从地面直达天花,堪称美轮美奂。
这栋大楼并未按门牌号顺序排列在外滩建筑群中,而是位于南边独成一栋。
外滩 23 号
No.23 The Bank of China
建于1937年的外滩23号「中国银行」大楼,带有浓郁的中国建筑风格。这座中西合璧的银行大楼,由中国建筑师陆谦和「公和洋行」共同完成,是外滩唯一一座华人参与设计的临江大楼。
四方攒尖屋顶、琉璃瓦和镂空花格窗,以及檐部的石质斗拱装饰,将西方装饰艺术与中国传统风格完美融合。
1941年,「中国银行」大楼成为汪伪储备银行营业所,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归「中央银行」使用,直至1946年元旦「中国银行」迁入办公,现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
外滩 24 号
No.24 on the Bund
外滩24号建于1924年,由「公和洋行」设计。最初是日资「横滨正金银行」所在地。除正常业务外,还曾处理中国对日战争赔款和对华贷款。
建筑将日本元素和希腊复兴风格融为一体,高7层,立面三段式设计。外立面浅色日本花岗岩与黑色铁门对比鲜明。中层设一对贯通四层的爱奥尼克式巨柱,局部雕像装饰。
1945年外滩24号一度作为国民党「中央银行」。1949年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分行。2000年「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迁入。
外滩 26 号
No.26 The Yangtze Insurance Association Building
外滩26号建于1916年,由美商「旗昌洋行」旗下「扬子保险」投资,「公和洋行」设计。
建筑呈现新古典主义风格,中规中矩又富有变化。底层平梁式入口,二层变化为半圆形券窗,壁柱贯通三至五层,六层中部设爱奥尼克式双柱柱廊,屋顶花园视野绝佳。
太平洋战争期间,「扬子大楼」曾被日军接管,战后恢复保险业务。1950年公司结束在华业务,「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等进驻办公,1957年房管部门接管,现为「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
外滩 27 号
No.27 The EWO Building
外滩27号建于1922年,是洋行之王「怡和洋行」新楼。「怡和洋行」曾力推鸦片战争,深刻影响近代中国的内政外交。
新楼在1851年怡和老楼原址新建,英国「思九生洋行」设计,太平洋战争期间,「怡和洋行大楼」曾被日军短暂占用。新中国成立后被人民政府接管,1955年划为「上海市外贸局」。如今是是美国罗斯福家族旗下的「罗斯福公馆」,设有高档餐厅和奢侈品店。
外滩 28 号
No.28 The Glen Line Building
1922年落成的外滩28号由英商「格林邮船公司」所建。
建筑为古典主义风格,水刷石饰面。基座饰面采用大块花岗石砌筑而成,入口2根爱奥尼克立柱,中部及上部采用平拱门窗,顶部退台呈塔状造型。
1945—1950年外滩28号曾为「美国总领馆」驻地,此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市文化局」等先后入驻。改造竣工后,现为「上海清算所」。
外滩 29 号
No.29 on the Bund
外滩临街建筑中,唯独29号有法资背景。1912年,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出资兴建,「通和洋行」设计施工。
建筑呈现古典主义风格,立面构图精美,外墙花岗石饰面。底层高大拱券,二三层中部有贯通两层的爱奥尼克式立柱,设计亮点是二层窗洞,采用16世纪经典的帕拉帝奥构图,灵感源于罗马帝国 建筑形制。
1955年「东方汇理银行」结束在华业务,外滩29号由「上海市公安局」使用。20世纪90年代金融机构重新入驻,「光大银行」作为首家国内金融机构成功进。
外滩 32 号
No.32 on the Bund
2009年,由「香港上海大酒店公司」出资建成的外滩32号「半岛酒店」,是外滩70年来第一座新建大楼,但和外滩的总体建筑风格完美融合。
嘉道理家族「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初上海最有名的三家酒店(大华、汇中和礼查)都属该公司。
二战之后,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离开上海,转而以「香港半岛酒店」作为公司旗舰店,算是荣归故里。
外滩 33 号
No.33 on the Bund
外滩33号曾是始建于1849年的「英国领事馆」主楼,后历经拆除和火灾,现存建筑为1872年原址新建的第三代官舍。
维多利亚时代鼎盛的新文艺复兴风格,底层为连续劵廊,屋顶是中式小青瓦覆盖的西式四坡顶。屋前有典型的英式草坪花园,27棵古树绕屋,环境幽静。
文革期间英领馆撤离33号,「上海国旅」等入驻,2003年面积近23万平米的「外滩源」项目启动,33号变身「外滩源壹号金融家俱乐部」。
这里的每块砖瓦梁柱
每道沧桑痕迹
都曾经历过岁月流转
的残酷和世事无常的变迁
承载着几代人的屈辱与挣扎
也铭刻着我们民族的梦想与荣耀
一个多世纪的时光过去了
外滩,似乎还是那个外滩
有些东西变了,有些没变
而在未来
外滩的传奇终将由我们继续流传
外 滩
英文:The Bund
上海话拼音:nga thae
「外滩」全长1.5公里,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1844年起「外滩」被划为英国租界,成为上海十里洋场的真实写照,也是旧上海租界区以及整个上海近代城市开始的起点。直至1943年收复租界后,百年外滩租界史告一段落。
外滩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外滩」百年来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国家的建筑,最终奠定如今独具魅力的「万国建筑博览群」,承载了丰富的艺术价值、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
无论你是否生活在上海,外滩都是一处值得探索和品位的文化地标,它的诞生,建立在百年文化积淀之上,它的繁华背后,更见证了整个中华民族与世界接轨的沧桑历程。
外滩 1 号
No.1 The Mc Bain Building
外滩1号初建于1916年,由英国「麦边洋行」投资,「马海洋行」设计。是当之无愧的「外滩第一楼」。
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平面「回」字形中央天井,外观带巴洛克装饰。朝向延安东路和外滩的两个立面,分别设置两排爱奥尼式立柱,柱头涡卷优美,是点睛之笔。
1917年,壳牌石油旗下「亚细亚火油公司」购入命名「亚细亚大楼」。解放后成为「上海冶金设计院」所在地,1996年由「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总部入驻。
外滩 2 号
No.2 The Shanghai Club Building
外滩2号建成于1911年,由「马海洋行」设计。作为英国在沪侨民的俱乐部「上海总会」,曾是当时上海滩最豪华的社交场所。
建筑为新古典主义风格。立面三段式设计,中部贯通两层的爱奥尼克柱廊引人瞩目。窗楣、窗裙及墙面装饰均为巴洛克风格。屋顶两侧各一座巴洛克式瞭望塔。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上海总会」命运多舛,1941年沦为「日军海军武官府」。1956年上海人民政府接管改为「国际海员俱乐部」。1971年又化身「东风饭店」。
2011年,外滩2号百岁生日之际,又经历修整,恢复历史旧貌,变身为低调奢华的上海外滩「华尔道夫酒店」,浸满了历史的沧桑与时代的回忆。
外滩 3 号
No.3 The Union Building
外滩3号落成于1916年,是叱咤风云的「公和洋行」上海滩开山之作。被《远东时报》誉为「最值得关注的设计进步之一」。
外滩3号起初名为「联保大楼」,位于外滩4号,2001年改建后称「外滩3号」。后英国「有利银行」入驻更名「有利大楼」。1949年后「上海民用建筑设计院」使用。
自由复兴式建筑使用当时最先进的钢框骨架。立面三段式设计,底部为贯通二层的落地券窗,主入口两侧竖立巨大的爱奥尼克立柱,其上是布满雕饰的山墙。东北转角顶部有巴洛克式塔亭,结构优雅,线条美丽。
外滩3号是外滩近年首座全面商业改造的建筑,2004年重新开张后成为时尚地标。凝聚艺术、文化、美食与音乐于一体,历史和新潮的交融赋予其难以抵挡的独特魅力。
外滩 5 号
No.5 The NKK Building
外滩5号1921年由「德和洋行」设计建造,开启了外滩大建设的黄金时代。
灰色建筑庄严凝重,是日本近代西洋建筑与古典风格结合的产物。钢筋混凝土框架,花岗岩立面,三段式设计,局部点缀有雕饰的山花与希腊爱奥尼方壁柱,装饰简明。
外滩5号最初入驻日本和清政府联合成立的「日清汽船株式会社」,也称「日清大楼」。1945年后作为敌产没收,由「轮船招商局」使用。
1949年后由「海运局」等单位合用,多次易主,现由「华夏银行」和「锦都实业总公司」使用,改为「华夏银行」上海分行。
外滩 6 号
No.6 The Russell & Co.Building
外滩6号由英国『玛礼逊洋行」设计,呈现维多利亚式哥特风格,主入口有漂亮的连拱廊。各层窗洞自上而下,分别采用尖券、平券、弧形券和半圆券,和谐中充满细节的微妙变化,优美而灵动。
最初,外滩6号是美商「旗昌洋行」产业,后为官办「轮转招商局」,1897年5月27日,近代中国首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在此翻开中国金融史的全新篇章。
1956年「中国通商银行』划入「中国人民银行」,外滩6号交由「长江轮船公司」使用。2006年修复后,融奢侈品旗舰店和高档餐饮于一体,成为外滩另一座时尚地标。
外滩 7 号
No.7 The Great Northern Telegraph Company Building
作为最早在中国经营电报业务的公司,丹麦「大北电报公司」于1882年购入外滩7号,原「旗昌洋行」办公楼,1906年斥资建造了这座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大楼。
外滩7号由英国「通和洋行」设计砖混结构,立面三段式划分,造型典雅,装饰有大量希腊爱奥尼柱式,一对巴洛克式黑色穹顶,优雅的立于顶端两侧,与巨大的白色山花对比鲜明。
1922年「大北电报公司」迁址另建,外滩7号先后入驻「中国通商银行」和「长江航运公司」等。1995年外滩恢复金融街功能,泰国「盘古银行」首批入驻的外资银行。
外滩 9 号
No.9 The China Merchants Company Building
1876年,中国首家轮船公司「轮船招商局」,购入竞争对手美商「旗昌轮船公司」外滩9号「旗昌洋行大楼」。1901年「轮船招商局」斥资220万两白银重建该楼,委托英国「通和洋行」设计,成为「招商局上海分公司」。1937年后数易其主,至1998年已残破不堪。
作为外滩唯一现存的维多利亚风格外廊建筑,外滩9号由「玛礼逊洋行」设计仅3层,砖木结构,清水红墙,底层为石筑外墙,二三层优雅敞廊点缀塔斯干柱式和科林斯柱式。两侧顶部山墙有雕刻精美的山花。
2001年外滩9号大修工程启动,重新恢复红砖外立面和三角形山花,以及外滩独树一帜的柱廊空间,终于焕发百年华彩,转型为「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
外滩 10-12 号
No.12 The HSBC Building
1923年建成的「汇丰银行大楼」占据外滩10-12三块地皮,由「公和洋行」设计。宏大的体量融合精美的设计,被誉为「从苏伊士运河到白令海峡间,最壮观的建筑」。
建筑仿佛恢弘的神殿,内部装饰格调高雅,用材考究,工艺精湛。八角形门厅穹顶的马赛克镶嵌画令人目眩神迷,大厅中8根由整块意大利大理石制作的奢华圆柱,散发着浓郁的欧洲宫廷艺术气息。
1955年上海市政府迁入「汇丰银行大楼」,直至外滩恢复金融街功能后迁出。1997年上海「浦发银行」获得使用权。
外滩 13 号
No.13 The Customs House
外滩13号的「海关大楼」,由当时为外国人掌控的「上海海关」主持修建,1927年落成,是当时外滩最高的建筑。
1857年「江海关」正式迁入中式歇山顶建筑,1891年翻建时,屋顶变为都铎式红瓦砖墙,透着浓浓的英伦味道。
时光流转,20世纪20年代,设计方「公和洋行」选择有节制的古典主义风格,既有摩天楼般的钟塔,又保留古典多立克柱式,简洁现代,带有当年时髦的装饰艺术风格。
外滩 14 号
No.14 The Bank of Communications Building
外滩14号直至1948年10月才建成,是临江建筑群中最后建成的。虽然地处核心,灰白水泥外墙在左右气派的花岗石立面的映衬下,显得低调而朴素。
14号建筑原是文艺复兴风格「德华银行」大楼,一战后由「交通银行」接管,1937年委托匈牙利「鸿达洋行」重新设计。建筑采用当时新潮的「装饰艺术」风格,强调垂直线条,中轴对称,顶部中央加高两层作塔状造型。底层及入口以黑色大理石饰面,质朴其外,精美其中。
1951年,「交通银行总行」迁回北京,外滩14号则由「上海市总工会」进驻至今。
外滩 15 号
No.15 The Russo-Chinese Bank
外滩15号「华俄道胜银行」1902年竣工,由德国「倍高洋行」设计,建筑巧夺天工,施工精益求精,是当时跨时代的先锋之作。
建筑以花岗石饰面,立面经典三段式设计,表面镶贴乳白色釉面瓷砖,开创先河。是上海现存最早的,按照西方古典原则运用柱式的建筑,纯粹而古典。楼内贯通三层的中央大厅,高大敞亮。
1928年「中央银行」成为外滩15号新主人。此后1949年「上海航天局」,1994年「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均曾入主,「上海黄金交易所」在此成立。如今则为「上海外汇交易中心」。
外滩 16 号
No.16 The Bank of Taiwan
1926年,英商「德和洋行」设计的外滩16号「台湾银行」大楼竣工,但古希腊神庙式外观可谓独一无二。
矩形建筑由巨大的古典石柱环绕,雕饰简朴却独具特色。立面设多根变体爱奥尼克式立柱,柱头涡卷改为传统特色的「回纹图案」,搭配平拱窗框气势非凡,赋予建筑欧洲古典主义风貌,高贵典雅。
二战后,外滩16号先后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上海市工艺品进出口公司」使用,1998年至今为「招商银行」外滩支行。
外滩 17 号
No.17 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 Building
外滩17号1924年建成,由在华出版最著名的英文日报《字林西报》报社出资兴建,「德和洋行」设计。
新古典主义风格,底层有两根多立克式柱子,上部设有多立克式双柱柱廊,屋顶巴洛克双塔耸立。高悬于顶的8尊大力神雕塑托举檐口,生动的姿态充满艺术张力。
「字林西报」大楼多次易主,1941年曾被日军所占,此后1951年由「中国丝绸进出口公司」等使用。1998年「友邦人寿保险公司」入驻,成为首家回归昔日「远东华尔街」的外资金融机构。
外滩 18 号
No.18 The Chartered Bank of India Australia and China
外滩18号建于1923年,原是英商「麦加利银行」总部,由「公和洋行」设计建造。1955年「麦加利银行」迁出后,此楼数次易主。
建筑为希腊复兴古典主义风格,立面三段式设计。底部基座为花岗岩砌筑;中部中央设一对贯通三层的爱奥尼克式柱,两侧窗楣为希腊式檐饰;顶部两道简洁的檐口线脚。
2004年重新修复改建,在保留珍贵历史痕迹之上,为老建筑注入了全新的生命与活力。入驻时尚品牌旗舰店、国际著名餐厅、酒吧、艺术展馆等。2006年,改造工程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文化遗产保护奖」。
外滩 19 号
No.19 The Palace Hotel
外滩19号1908年建成之时,曾是租借历史最悠久的外资豪华旅馆「汇中饭店」。抗日战争期间「汇中饭店」曾被日军占领,新中国成立后多次易主,1965年改为「和平饭店」南楼再度开放。
建筑由司各特设计,安妮女王复兴风格,共6层,清水红白砖的立面在灰色的外滩背景下格外生动夺目。顶部东侧南北各有一座造型迥异的巴洛克式塔亭,室内还安装有两部国内最早的电梯。
2010年全球最大钟表集团「斯沃琪集团」将建筑整体修缮,刻意裸露原始立柱和灰色砖墙,将古老和现代精彩碰撞,华丽转身为如今的「斯沃琪和平饭店艺术中心」(The Swatch Art Peace Hotel)。
外滩 20 号
No.20 on the Bund
1929年9月5日,「沙逊洋行」投资兴建的外滩20号「沙逊大厦」建成,「公和洋行」设计。楼高10层(局部13层)77米,是外滩建筑群中最高也是最宏伟的一座,有「远东第一楼」之称。
「沙逊大厦」为装饰艺术化的浪漫新古典主义风格,俯视平面呈「A」字形,立面简洁,垂直线条构图,檐部和基座线脚饰有几何图形。屋顶东部19米高的墨绿色金字塔形铜顶,是外滩的著名标志之一。
建筑底层西大厅和4-9层原为「华懋饭店」,主要接待金融界,商贸界和各国社会名流,以豪华著称,曾名噪上海。
1956年,饭店更名为「和平饭店」,并于2010年耗资5亿港元修缮翻新为如今的「华彬费尔蒙:上海和平饭店」。
外滩 22 号
No.22 on the Bund
1906年建成的外滩22号「太古洋行大楼」,由「太古洋行」投资兴建,「瑞和洋行」设计。太平洋战争期间,「太古洋行大楼」一度为日军占领,成为日本宪兵司令部驻地。
新中国成立后,大楼多次易主,如今的外滩22号,以外滩唯一百年红楼的姿态,汇集高级手工定制品牌、时尚艺术盛宴及异国饕餮,尤其是中庭尽头墙上,高达26米的巨幅油画,从地面直达天花,堪称美轮美奂。
这栋大楼并未按门牌号顺序排列在外滩建筑群中,而是位于南边独成一栋。
外滩 23 号
No.23 The Bank of China
建于1937年的外滩23号「中国银行」大楼,带有浓郁的中国建筑风格。这座中西合璧的银行大楼,由中国建筑师陆谦和「公和洋行」共同完成,是外滩唯一一座华人参与设计的临江大楼。
四方攒尖屋顶、琉璃瓦和镂空花格窗,以及檐部的石质斗拱装饰,将西方装饰艺术与中国传统风格完美融合。
1941年,「中国银行」大楼成为汪伪储备银行营业所,抗日战争胜利后又归「中央银行」使用,直至1946年元旦「中国银行」迁入办公,现为「中国银行上海分行」。
外滩 24 号
No.24 on the Bund
外滩24号建于1924年,由「公和洋行」设计。最初是日资「横滨正金银行」所在地。除正常业务外,还曾处理中国对日战争赔款和对华贷款。
建筑将日本元素和希腊复兴风格融为一体,高7层,立面三段式设计。外立面浅色日本花岗岩与黑色铁门对比鲜明。中层设一对贯通四层的爱奥尼克式巨柱,局部雕像装饰。
1945年外滩24号一度作为国民党「中央银行」。1949年成为「中国人民银行」华东分行。2000年「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分行迁入。
外滩 26 号
No.26 The Yangtze Insurance Association Building
外滩26号建于1916年,由美商「旗昌洋行」旗下「扬子保险」投资,「公和洋行」设计。
建筑呈现新古典主义风格,中规中矩又富有变化。底层平梁式入口,二层变化为半圆形券窗,壁柱贯通三至五层,六层中部设爱奥尼克式双柱柱廊,屋顶花园视野绝佳。
太平洋战争期间,「扬子大楼」曾被日军接管,战后恢复保险业务。1950年公司结束在华业务,「中国粮油进出口公司」等进驻办公,1957年房管部门接管,现为「中国农业银行」上海分行。
外滩 27 号
No.27 The EWO Building
外滩27号建于1922年,是洋行之王「怡和洋行」新楼。「怡和洋行」曾力推鸦片战争,深刻影响近代中国的内政外交。
新楼在1851年怡和老楼原址新建,英国「思九生洋行」设计,太平洋战争期间,「怡和洋行大楼」曾被日军短暂占用。新中国成立后被人民政府接管,1955年划为「上海市外贸局」。如今是是美国罗斯福家族旗下的「罗斯福公馆」,设有高档餐厅和奢侈品店。
外滩 28 号
No.28 The Glen Line Building
1922年落成的外滩28号由英商「格林邮船公司」所建。
建筑为古典主义风格,水刷石饰面。基座饰面采用大块花岗石砌筑而成,入口2根爱奥尼克立柱,中部及上部采用平拱门窗,顶部退台呈塔状造型。
1945—1950年外滩28号曾为「美国总领馆」驻地,此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上海市文化局」等先后入驻。改造竣工后,现为「上海清算所」。
外滩 29 号
No.29 on the Bund
外滩临街建筑中,唯独29号有法资背景。1912年,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出资兴建,「通和洋行」设计施工。
建筑呈现古典主义风格,立面构图精美,外墙花岗石饰面。底层高大拱券,二三层中部有贯通两层的爱奥尼克式立柱,设计亮点是二层窗洞,采用16世纪经典的帕拉帝奥构图,灵感源于罗马帝国 建筑形制。
1955年「东方汇理银行」结束在华业务,外滩29号由「上海市公安局」使用。20世纪90年代金融机构重新入驻,「光大银行」作为首家国内金融机构成功进。
外滩 32 号
No.32 on the Bund
2009年,由「香港上海大酒店公司」出资建成的外滩32号「半岛酒店」,是外滩70年来第一座新建大楼,但和外滩的总体建筑风格完美融合。
嘉道理家族「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已有百年历史,20世纪初上海最有名的三家酒店(大华、汇中和礼查)都属该公司。
二战之后,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离开上海,转而以「香港半岛酒店」作为公司旗舰店,算是荣归故里。
外滩 33 号
No.33 on the Bund
外滩33号曾是始建于1849年的「英国领事馆」主楼,后历经拆除和火灾,现存建筑为1872年原址新建的第三代官舍。
维多利亚时代鼎盛的新文艺复兴风格,底层为连续劵廊,屋顶是中式小青瓦覆盖的西式四坡顶。屋前有典型的英式草坪花园,27棵古树绕屋,环境幽静。
文革期间英领馆撤离33号,「上海国旅」等入驻,2003年面积近23万平米的「外滩源」项目启动,33号变身「外滩源壹号金融家俱乐部」。
这里的每块砖瓦梁柱
每道沧桑痕迹
都曾经历过岁月流转
的残酷和世事无常的变迁
承载着几代人的屈辱与挣扎
也铭刻着我们民族的梦想与荣耀
一个多世纪的时光过去了
外滩,似乎还是那个外滩
有些东西变了,有些没变
而在未来
外滩的传奇终将由我们继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