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涵由洞身及洞口两部分组成。洞身是过水孔道的主体,主要由管身、基础、接缝组成。洞口是洞身、路基和水流三者的连接部位,主要有八字墙和一字墙两种洞口型式。 圆管涵的管身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管径一般包括0.5米、0.75米、1米、1.25米和1.5米五种,管径的大小根据排水要求选择,多采用预制安装,预制长度通常为2米。当采用0.5米或0.75米管径时用单层钢筋,而孔径在1米及1米以上时采用双层钢筋。0.5米管径时其管壁厚度
圆管涵由洞身及洞口两部分组成。洞身是过水孔道的主体,主要由管身、基础、接缝组成。洞口是洞身、路基和水流三者的连接部位,主要有八字墙和一字墙两种洞口型式。
圆管涵的管身通常由钢筋混凝土构成,管径一般包括0.5米、0.75米、1米、1.25米和1.5米五种,管径的大小根据排水要求选择,多采用预制安装,预制长度通常为2米。当采用0.5米或0.75米管径时用单层钢筋,而孔径在1米及1米以上时采用双层钢筋。0.5米管径时其管壁厚度不小于6厘米,0.75米管径时管壁厚度不小于8厘米,1米管径时管壁厚度不小于10厘米,1.25米及1.5米管径时管壁厚度不小于12厘米。下面以淮安348项目圆管涵为例,对圆管涵各项工序进行详细描述。
一、结构简介
圆管涵长35.04米,管径1.5米,管基采用120°型式,混凝土标号C20,管基底至管内底厚度45厘米,管基宽2.2米,开挖深度3.4米。涵底地基容许承载力150千帕,设计要求基底换填0.6米碎石,沉降缝每4~6米设置一道。圆管涵接头采用20厘米宽1:3水泥浆抹带,外刷沥青两层。管涵沉降缝采用浸沥青麻绳加粗铅丝捆绑浸沥青麻布处理。
涵背填料采用6%石灰土回填,压实度≥96%,采用小型夯机或液压夯机压实。
二、各工序操作要点
1、基坑开挖
1) 基坑开挖前调查、分析周边水系情况,对既有沟渠采取截、排、导等措施防止施工中基坑进水,使基底浸泡,同时开挖截水沟,防止地表水倒灌。
2、基底换填
(1)本涵洞基底换填60厘米碎石,基坑一次开挖至基底以下60厘米,检测承载力,承载力大于设计规定的80千帕,进行分层换填分层压实,第一层换填40厘米,第二层换填30厘米,压实机具采用小型平板夯机,型号HCD90。
(2)换填基底标高采用水准仪进行控制,不得低于设计值,允许偏差为+50毫米。
(3)换填压实后采用轻型触探法进行承载力检测,承载力≥150千帕。
3、管基础—模板安装
(1)基础模板采用1.3厘米厚木模,围檩采用Ф48×2.7毫米钢管和4×9厘米方木组合。
(2)计算支撑桩位置,带线打入基底,入土厚度20厘米。
(3)模板拼缝位置为防止漏浆,采用双面胶封堵。
(4)基础模板安装完毕,安装拉条钢筋为第二层抗肩混凝土模板提供支撑,并起到拉紧模板,防止错台、漏浆等质量通病的作用。拉条预埋入基础混凝土25厘米,外露20~25厘米(背肋部分为25厘米),横向间距为1米。
4、第一层基础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到场后进行坍落度检测,坍落度控制在160~200毫米,检测合格采用跳仓浇筑。
(2)浇筑采用吊灌,浇筑前吊斗内杂物清理干净并用水湿润,不得有明水。
(3)在浇筑过程中同步取样做混凝土试块 。
(4)混凝土浇筑标高低于管节底3厘米,以利于后续拼缝和沉降缝工序的施工。
(5)混凝土初凝前在管涵轴线两侧15厘米处预埋10厘米长定位钢筋,钢筋高出混凝土面4.26。
(6)混凝土浇筑完毕,初凝后采用土工布覆盖,终凝后洒水养生不小于4d。
5、管节安装
(1)安装前,在第一层管基上精确放出涵洞中心线及轴线。
(2)精确放出每一个管节接头位置并进行标识,安装时以此作为管节安装位置。
6、管节接缝抹带施工
(1)管节接缝两侧各10厘米范围内混凝土进行凿毛处理。
(2)安装防裂钢筋网与圆管涵密贴。
(3)采用1:3水泥砂浆进行抹带施工,管口接缝内勾缝施工,抹带宽度20厘米,厚度为3,要求均不得小于设计值。
(4)抹带施工完毕及时采用塑料薄膜加土工布覆盖洒水养生,养生时间不得小于4d。
7、沉降缝施工
(1)沉降缝每4~6米设置1道,管节沉降缝与基础沉降缝需垂直且形成通缝。
(2)管节安装时需保证沉降缝宽度为15毫米。
(3)沉降缝处施工防水层,防水层宽度为20厘米,提前将麻布进行裁剪。
(4)沉降缝内采用沥青麻絮填塞,外部采用四层沥青浸制麻布将麻绳包裹好,并用四根粗铅丝将其绕管壁牢固捆绑好,外层涂刷两层沥青防水层。
8、第二层抗肩基础模板安装
(1)模板采用1.3厘米厚木模,背肋采用5×5方木。
(2)采用拉条将模板拉紧,紧贴第一层基础,每隔1米设置主背梁,上部采用钢管定位加固。
(3)为保证模板不向一侧倾斜,在模板上口采用短木方与管涵进行对称支撑定位。
(4)模板安装完成后,要对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结、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9、C20管基第二层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1)混凝土进场后及时检测混凝土坍落度,合格方可浇筑。
(2)本次混凝土浇筑按顺序,分层对称浇筑,分层厚度为30厘米,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时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1.5倍,振动棒不要触碰模板,振动棒要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毫米。
(3)浇筑完成,初凝后采用土工布覆盖,终凝后洒水养生,根据天气情况每天洒水次数不小于3次,保证土工布湿润,养生时间不小于4d,待混凝土强度达2.5兆帕时拆模。
10、台背回填
(1)清除基底积水和淤泥。
(2)两侧边坡挖设1米宽内倾2%的台阶。
(3)管道两侧要对称、分层回填夯实。
(4)回填至涵洞基础襟边处时,沿接缝或沉降缝周围设置厚度20厘米,顶宽25厘米粘土保护层。
(5)管顶以上50厘米范围内的夯实要采用轻夯,增加夯实遍数,减少层厚,压实度≥96%。
三、采用设备清单
四、质量病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