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计算结果一般参考边缘构件简图进行配筋,边缘构件简图的配筋咋得来的?下面以剪力墙边缘构件简图中L型构造边缘构件和带端柱的边缘构件配筋面积的计算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计算结果一般参考边缘构件简图进行配筋,边缘构件简图的配筋咋得来的?下面以剪力墙边缘构件简图中L型构造边缘构件和带端柱的边缘构件配筋面积的计算过程为例进行说明。
1)L型构造边缘构件
以某简单工程为例,其平面布置如图 1所示,Y向墙长700mm,X向墙长5000mm,墙厚均为300mm,其配筋结果如图 2所示,重点介绍“合并再调整”的配筋方式。
图2
对于剪力墙边缘构件结果,因其阴影区内可同时设置分布筋,且需要执行规范给出的构造要求等,因此其结果可直接在【计算结果】-【边缘构件】菜单下查看,而非【配筋】菜单下结果。【配筋】菜单下只给出墙端暗柱的计算面积,不包含分布钢筋,且未与构造取大,所以最终实配结果以【边缘构件】菜单输出为准。
对于剪力墙暗柱的计算,程序默认按长度400mm计算其配筋,则两个暗柱长度至少是800mm,但实际情况墙肢长度不一定能满足800mm,当墙长小于800mm时,则程序会进行所谓“合并再调整”。以图 2所示工程“L”型边缘构件为例,利用程序的“边缘构件查改” 功能查看其配筋量,操作如图 3所示,其结果如图4所示。
图3
图4
图4中结果换算原则是用实际阴影区面积与计算阴影区面积的比例,作为调整系数,调整原配筋面积。X向墙长700mm,Y向墙长5000mm,墙厚均为300mm,则实际阴影区面积为3450 cm2,节点序号如图 5所示,17号节点阴影区计算面积为:300mm×400mm=1200 cm2,其构造配筋量为:
1200 cm2×1.2%=1440 mm2。
16号节点边缘构件阴影区计算面为:
(300+150)mm×300mm+300mm×300mm=2700 cm2
其构造配筋量为:2700 cm2×1.2%=3240 mm2。
综上,实际阴影区面积与计算阴影区面积比例为:3450/(1200+2700),调整前构造配筋量为:(1440 mm2+3240 mm2)=4680 mm2,则调整后实际配筋面积为
4140.00 mm2= (3450.0/3900.0×4680.00)
图5
2)带端柱的边缘构件
为说明问题,以图6所示简单工程为例,下面手动校核图示中数字“25707.0mm2”的计算过程。
图6
程序计算的原则是:墙的计算配筋与柱的计算配筋之和,与墙的构造配筋与柱的构造配筋之和取大。本模型墙柱计算配筋简图如图6所示。则柱与墙计算配筋之和为:(6414.1+5072.7)×2-314×4=21717.6mm2(其中柱单边配筋包含两个角筋面积,所以计算总配筋时要去掉重复计算的角筋)。
墙肢截面信息如图7所示,竖向分布筋配筋率为0.3%,暗柱长为400mm,钢筋合力点到构件边缘距离为250mm,墙厚为300mm。
图6
则墙暗柱内竖向分布筋面积为:(400-250)×300×0.3%=135mm2。
则边缘构件配筋面积为21717.6+2855.0+135.0=25707.6 mm2,与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图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