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建设要有“整县运营,系统乡建”的思维
yj蓝天
yj蓝天 Lv.16
2024年01月30日 09:01:44
来自于环境修复
只看楼主

乡村建设要有“整县运营,系统乡建”的思维 从乡村建设的经验来看,解决乡村的问题,应站在县域的层面去考虑;解决农民的问题,应在城乡关系的层面去考虑;解决农业的问题,应站在传统与现代的层面去考虑。所谓“整县运营,系统乡建”是指基于县的地域经济社会文化特点,站在县域的视角来统筹谋划全县域的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的一种顶层设计与实践方式。其基本逻辑就是以县域为边界,通过策划、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治理等系统性乡建环节,由单一基础设施建设向建设、产业、运营、村治转型,科学化、规范化地推进县域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乡村建设要有“整县运营,系统乡建”的思维

从乡村建设的经验来看,解决乡村的问题,应站在县域的层面去考虑;解决农民的问题,应在城乡关系的层面去考虑;解决农业的问题,应站在传统与现代的层面去考虑。所谓“整县运营,系统乡建”是指基于县的地域经济社会文化特点,站在县域的视角来统筹谋划全县域的乡村振兴的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的一种顶层设计与实践方式。其基本逻辑就是以县域为边界,通过策划、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治理等系统性乡建环节,由单一基础设施建设向建设、产业、运营、村治转型,科学化、规范化地推进县域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一、乡村建设要有“整县运营”的思维

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中国的三农问题从表象上看反映的是农村的问题,但产生农村问题的根源却不全在农村。因此,作为解决农村问题的乡村建设,既要着眼于农村但又不能局限在农村的层面去思考农村问题解决之道,而是跳出农村的“圈子”去寻找解决农村问题的理念和方法。具体来说就是要用“整县运营”的思维去谋划乡村建设的大局。

1. 解决农村的问题需要站在县域层面去思考

任何一个社会问题的现象反映都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就是导致这一社会问题出现的本质联系。所以,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就要透过这一社会问题的现象去寻找导致这一社会问题出现的本质联系——逻辑关系,从而找到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就是辩证物主义的哲学观和方法论。同样,这种哲学观和方法论也适用于今天中国农村问题的判断和解决之道。

一方面,农村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中国的农村问题从外表上好像是农村内部的问题,但这只是一种外在的现象。从本质上看,农村问题不只是农村自身的问题,还是一个社会的问题,一个国家的问题。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立国的国家,农业稳则国家稳,农村兴则国家兴,农民强则国家强。所以,要了解和解决中国的农村问题,必须跳出农村界域的视野去思考农村问题的根源,去寻找农村问题的解决方法。县域的最高权力机构——县人民政府作为具有完整的国家权力意义的基层政府,是离农村最近、农民感受最直接的国家权力机关的代表,承担着对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的管理的各项政府职能,如产业结构的调整,社会发展的各种资源要素的调配等等。所以,要解决农村的问题,就必须要站在县域的层面去思考。这就是为什么说要用整县运营的思维去谋划乡村建设的大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农村问题无法从农村层面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正如上面所说,农村的问题不只是农村自身的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同样,导致农村问题的出现虽然离不开农村自身的主客观原因,如农村自然环境的问题、农业的风险性问题以及农民的个人禀赋问题等等,但究其根源也不全在农村。事实上,今天的中国农村问题之所以尚未得到根本性的好转,很多程度上是因为进一步诱发农村问题的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以及由此带来的“重工轻农”和“重城轻乡”的政策制度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而这些体制和政策制度的问题决非是在农村自身的层面能解决的问题,而必须是在县县以上的政府层面才能得到解决。这就是为什么说要用整县运营的思维去谋划乡村建设的大局的另一个重要根本原因。

2.整县运营是乡村建设的现实需要。从乡村建设实践来观察,每一个有社会意义和实践价值的乡村建设的理念和方法,都是为了满足特定时空背景下的乡村建设实践需要的产物;如果乡村建设实践的时空条件发生了改变,与之相适应的乡村建设的理念和方法自然也要发生改变。否则,这一乡村建设的理念和方法就失去指导乡村建设实践的价值和意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乡村建设的理念和方法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的问题,只有适合不适合的问题。北京农道在渭源乡村建设项目中提出的“整县运营”的乡村建设理念,就是为了适应渭源县乡村建设实践需要而提出的这一种乡村建设理念。

首先,乡村建设的内容和要求发展了新变化。从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建设到今天的乡村振兴,每一阶段都有每一个阶段的任务目标。比如,新农村建设时期主要是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差的问题,在美丽乡村建设时期开始增加产业发展的问题。进入到今天的乡村振兴,它是一个包括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等振兴在内的多维度的全方位的乡村建设过程。随着乡村建设的内容和要求的不断延展,其乡村建设所涉及的界域和权限也在不断的扩张。譬如,新农村建设时期其范围基本限定在村域的范围,“村两委”的权限基本能搞定;到了在美丽乡村建设时期,其建设的边界已经突破了村域的界限,其动员力已超出“村两委”的能力范畴,这就需要站在乡镇一级来进行统筹。到了乡村振兴的时代,五大振兴内容使得乡村建设进入了一个更系统更宏大的乡村建设时代,仅就农工商等业态间的关联和融合,就不是一个乡镇区域权能所能解决的,必须进入县域的层面去谋划。这也是北京农道在渭源项目中要倡导整县运营的原因。

其次,立足县域更有利于乡建资源整合。众所周知,人、物、资金和技术等要素,是决定乡村建设目标是否可以实现的重要的资源。诚如前面所及,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美丽乡村建设,乃至今天的乡村振兴,不同的乡村建设时代有不同的乡村建设的使命和要求,为了践行这一使命和要求就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乡村建设资源。尤其是进入到乡村振兴的乡建时代,无论是乡村建设内容的广度,还是乡村建设实现目标的高度,对其所需的乡村建设资源的调配远远超过了一个村、一个乡镇的视野和权力范围,这就需要从县域的角度、从县一级政府的层面去统筹和决策,或者说,只有立足于县域层面的乡村建设的资源整合,才能满足乡村振兴的使命与目标的实现的需求。

3.县一级政府权力运行构架让整县运营成为可能

县域上承国家、下启乡村,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枢纽,自古就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稳定的基石,所谓“郡县治,天下安”。而这种“郡县治”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郡县的主政者,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的县域一级的主要领导(尤其是县委书记,下同),他们是县域的社会、经济、民生的主导者和县域的各种资源的支配者。从几二十多年的乡村建设经验来看,县一级政府主要领导的决策对其所辖地区的乡村建设的前途和未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领导的决策决定了乡村建设的方向。客观上讲,这些主政的县级领导是国家政权体制内对农村最了解、对农业最熟悉和对农民最知情的政府官员,是中国政府决策层中对农村问题决策最有发言权的人。他们对乡村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乡村的生存空间与发展速度,并从根本上决定了乡村未来的方向。同时,领导的决断决定了乡村建设的进退与速度。从乡村规划的定夺到乡村建设资源的调配,都需要县一级主要领导的审核和批复。因此,领导的意愿、领导的审美,就决定了乡村建设的落地程度以及推进的速度,决定了乡村建设的品位。尤其是县主要领导的决断以及示范,更是直接关系到一个乡村的发展与在建项目的进退与存废。正是这种集中财力办大事的高度集中的县一级政府权力运营架构,为整县运营的乡村建设理念的落地生根提供了可能。

4.乡村建设要懂系统乡建的逻辑

所谓系统乡建的逻辑,是指以振兴乡村为战略目标的乡村建设,是一个涉及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系统的社会改造活动,是一个系统的乡村建设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指导乡村建设的理念也要系统乡建的逻辑思维。

5.系统性乡建理念是一个动态的乡建理念。马克思曾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践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意思是说,理论应以满足实践的需要为需要。从乡村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乡村社会总是处在一个不断的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这是乡村社会发展的大势。这一大势决定了解决乡村社会问题的乡村建设理念,也要随着乡村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改进,所以说。系统乡建理念是一个动态的乡村建设理念。

这一点,从北京农道近十多年的乡村建设实践也可以得到证明。譬如,在新农村建设初期,北京农道一般遵循的只是提供建设的农村一个规划图纸的设计理念,到现在提出从规划设计到派设计师驻场的“陪伴式”乡村理念;再比如,最初的乡村建设只重视农村的基础设施(硬件)的改造,后来提出了“基础设施+产业”的乡建理念,现在又提出“基础设施+产业+运营”的系统性的理念。之所以有诸如此类的改变,是因为面对不断变化的乡村社会,作为指导乡村社会改造的乡村建设理念,也需要去适应系统化的乡村社会改造的现实,唯有如此,乡村建设的理念才有社会意义和实践的价值。

6.系统乡建是未来一个时期乡建理念的核心内涵。从乡村建设的实践经验来观察,乡村建设的理念作为乡村建设的方向指引,在不同的乡村建设阶段,应有不同的理念去指导唯有,如此这种理念才能解决乡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事实上,乡村建设已从最初的单一的包括风貌整治在内的农村基础设施改造的新农村建设阶段,逐步发展到集生态修复、产业重组、文化复兴、人才培育和乡村治理一体系统性乡村振兴阶段,乡村建设的使命和目标发生了系统性的改变,那么作为引导乡村建设的理念和方法也应该是一个具有系统化逻辑思维的县村建设理念。这就是为什么说乡村建设要有系统性逻辑的原因。

二、“整县运营,系统乡建”是中国乡村建设的未来趋势

中国百年乡建的历史经验昭示:判断中国的三农问题,只有跳出农村的场域去思考,才能找到问题的原点;寻找解决中国乡村建设的方法,只有跳出传统的思维去实践,才能找到真经。其中,“整县运营,系统乡建”无疑是未来乡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理念和实践路径。

当然,整县运营中的“运营”,不是简单的传统的商业思维中的运营,它是一个“运营+”的概念。进一步地说,整县运营中的“运营”是一个大概念的运营,它是把县域作为一个统一运营的集群,乡村振兴战略中所涵盖的产业、文化、生态、生活、人才、组织和资本等,都是它的运营的对象。它大可以到整体的县域规划和县域产业链的运营,小可以到乡村的每一个单体建筑、每一个单一的产业和每一的单一产品的运营,它是一个无所不包的是一个运营,这就是整县运营这个概念的基本内涵。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全域规划,示范先行。全域规划、示范先行是“整县运营,系统乡建”的基础,规划是乡村建设的方向,示范是规划落地的前凑。所谓“全域规划”就是通过整县运营方式,以县域为基点做好县域乡村建设的顶层设计,即对全县范围内的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统一定调、发展空间统一调配、发展蓝图进行统一规划。这里说的“示范先行”,是指全域规划完成后,根据项目的引领性、资金的规模大小,按照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乡建条件成熟一个村(一个组甚至几户农户)做一个村(一个组甚至几户农户)的原则,通过示范带动的方式,以点带面,以户带村,以村带乡,最后全县域展开。让乡建规划落地,让乡建项目产生价值。

2.整合资源,统一运营

整合资源、统一运营是“整县运营,系统乡建”的关键。整合资源是整县运营的关键环节,统一运营是整县运营的核心要义。这里的“资源”不仅包括人、财(资金)、物和技术等“硬”环境类的资源,还包括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法规、制度、机制(经营和投融资)等“软”环境类的资源。这里的“运营”,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验管理,它是指对县域内的乡村建设资源进行归类、统筹、调配和运作。“整合资源、统一运营”就是通过对县域内的这些“软”“硬”环境资源的整合,再从县域发展的角度,根据项目的先后次序,实现重点项目的重点倾斜,一般项目帮扶引领,达到县域乡村建设资源使用效用的最大化效果。

3.五环同步,系统推进

“五环同步,系统推进”。这里的“五环”,指的是系统化乡村建设的五个重要环节,即调研、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具体来说,在乡村建设的过程,调研是基础,规划是方向,设计是灵魂、建设是重点,运营是关键。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次第推进,从未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乡建闭环。

(特别说明,此文是本人受北京农道委托编著的他们在甘肃渭源县乡村建设实践探索经验总结之《渭源模式》一书的序言,有删增。)

 

廖星臣(廖星成),乾元乡村研究中心创始人。主要出版作品有:《中国三农问题报告》(合著)、《溪口古村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合著,主笔)、《湖南省县域发展研究报告》(合编)和《湖南省城乡一体化研究报告》(合编)以及《农理》(合著、主笔)、《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理论篇)》(合著,主笔)、《重塑乡村》(合著,执行主编)、《设计 改变乡村》(主笔)、《乡村振兴农道方案》(执行主编)和《郝堂·茶人家》(主笔)。待出版的作品《中国乡建学概论》(合著,主笔)和《论中国式小农经济》(合著)以及《渭源模式》和《中园模式》。

 


8a0630e2eb983efa9dac.doc
325 KB
立即下载
免费打赏
yj蓝天
2024年02月12日 09:16:05
3楼

在乡村建设的过程,调研是基础,规划是方向,设计是灵魂、建设是重点,运营是关键。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次第推进,从未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乡建闭环。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