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土保持规划的内容
(一)水土保持规划的内容
水土保持规划的内容和详简程度,要按照规划区的大小、年限的长短、实施的要求等情况综合确定。一般包括: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规划、土地合理利用的规划、水土保持措施的规划、投入和效益的计算、保证规划实施的措施等。其中水土保持措施的规划是规划的主体部分,要针对坡耕地治理、荒坡治理、侵蚀沟治理分别提出治理措施,规划出应采取的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工作量,再根据投资能力和经济要求,规划出开展的先后步骤及其进度指标,同时也要对已成措施的管理养护、经营运用做出规划安排,以保证措施能充分发挥作用。投入的计算,包括人力、物资、财力。效益估算,主要是蓄水保土效益、增产粮食、木材、燃料、饲料的效益等。保证措施主要是制定开展水土保持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也包括组织领导、技术队伍、宣传教育等。这些措施一定要具体、能落实,只有保证措施落实了,整个水土保持规划才能实现。
(二)水土保持规划的程序
1、准备工作
(1)组织综合性规划小组。由于水土保持规划工作涉及的部门多,综合性强,要经过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反复分析、论证、综合、平衡、对比定案。因此需要组织一个具有农、林、牧、水利、水保等业务部门的技术人员和领导参加的规划小组。
(2)制定工作计划。明确规划的任务、工作量、要求;制订规划工作进度、方法、步骤,人员组成与分工;并做好物质准备、经费预算及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
(3)制定规划提纲。根据规划的任务、要求,制定规划提纲,包括水土保持综合调查提纲和相应的调查表格。一般水土保持规划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前言:说明规划任务来源、目的、要求等;
基本情况:包括自然条件、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等;
水土流失:包括水土流失的现状、危害和水土流失的成因;
治理的现状:包括治理的过程,治理的效益、经验、问题和教训;
系统分析:包括资源的分析和评价,社会经济系统的分析与评价等;
治理规划:包括规划的指导思想,土地利用规划,治理措施规划与设计,其他规划等;
实施计划:包括进度的安排,实施规划的措施等;
投资和效益估算:包括劳力、资金、物质的投入,可能获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4)培训技术人员。在规划工作开始之前,应对参加规划的专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学习规划的有关文件和技术,明确规划的任务和对本专业的要求,统一标准和规范。
此外,进行水土保持规划除要做好思想准备、组织准备、仪器装备准备和技术培训外,大量的工作是资料方面的准备。要根据规划范围大小收集相应比例尺的地形图、航空照片、土地利用现状图、植被图、土壤图、土壤侵蚀图、坡度图等;收集水文、气象、地质、地貌、土壤、植被、主要河流特征及现状;收集有关社会经济、水土流失及治理的资料等。对收集的资料应进行认真分析整理,不足的要进行补充调查。
2、进行水土保持综合调查
调查分析规划范围内的基本情况,包括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情况、水土流失特点四个主要方面;以及调查总结水土保持工作成就与经验,包括开展水土保持的过程,治理现状(各项治理措施的数量、质量、效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经验和组织领导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意见等。
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自然条件调查,着重调查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组成物质)、植被四项主要因素,以及温度、风、霜等其他农业气象。自然资源调查,着重调查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光热资源、矿藏资源等。社会经济调查,着重调查人口、劳力、土地利用、农村各业生产、粮食与经济收入(总量和人均量)、燃料、饲料、肥料情况、群众生活、人畜饮水情况等。水土流失情况调查,着重调查各类水土流失形态的分布、数量(面积)、程度(侵蚀量)、危害(对当地和对下游)、原因(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水土保持现状调查,着重调查各项治理措施的数量、质量、效益、开展水土保持的发展过程和经验、教训。
3、进行水土保持区划
在大面积总体规划中,必须有此项内容和程序。根据规划范围内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情况和水土流失特点,划分若干不同的类型区,各区分别提出不同的土地利用规划和防治措施布局。
4、编制土地利用规划
根据规划范围内土地利用现状与土地资源评价,考虑人口发展情况与农业生产水平、发展商品经济与提高人民生活的需要,研究确定农村各业(农、林、牧、副、渔)用地和其他用地的数量和位置,作为部署各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基础。
5、进行防治措施规划
要根据不同利用土地上不同的水土流失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
(1)对林地、草地等流失轻微但有流失潜在危险(坡度在15°以上)的,采取“预防为主”的保护措施;在大面积规划中对大片林区、草原和在大规模开矿、修路等开发建设项目地区,应分别列为重点防护区与重点监督区,加强预防保护工作,防止产生新的水土流失。
(2)对有轻度以上土壤侵蚀的坡耕地、荒地、沟壑和风沙区,分别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控制水土流失,并利用水土资源发展农村经济。
(3)小面积规划中各项防治措施,以小流域为单元进行部署,各类土地利用和相应的防治措施,都应落实到地块上,以利实施。
(4)大面积的规划应有以下要求:①提出各个不同类型地区不同的防治措施配置。②在每一类型区内至少有一条典型小流域规划或实施效果,以论证此类型区措施配置的合理性。典型小流域的条件是: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组成物质)、植被、水土流失、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结构、农村产业结构等,在本类型区有代表性,同时水土保持实施效果较好。③根据工作需要,还应提出重点治理地区与重点治理项目。
6、分析技术经济指标
包括投入指标、进度指标、效益指标三方面。三项指标相互关联,根据投入确定进度,根据进度确定效益。
7、规划成果整理
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报告、附表、附图、附件等四项。大面积总体规划与小面积实施规划的成果整理大部分有共同要求,但也有所差异。
(1)规划报告一般包括以下内容:①基本情况: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水土流失、水土保持概况;②规划布局:指导思想与防治原则、水土保持分区、土地利用规划、治理措施规划;③技术经济指标;④保证规划实施的措施。
(2)附表主要包括:①基本情况表;②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现状表;③农、林、牧等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表;④水土保持主要治理措施现状与规划表;⑤水土保持土石方工程量表;⑥水土保持规划技术经济指标表;⑦水土保持效益现状与预测表。
(3)附图:大面积规划附图主要有:①行政区划图;②水系分布图;③水土流失类型分区图;④重点防护区、重点监督区与重点治理区分布图;⑤重点治理小流域与治理骨干工程分布图; ⑥典型小流域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图;⑦典型小流域水土保持措施现状与规划图。小面积规划附图主要有:①水土流失现状图;②土地利用与水土保持措施现状图;③土地利用与水土保持规划图。
(4)附件包括以下内容:①重点工程的规划设计。对大型淤地坝、治沟骨干工程和小型以上水库等重点工程根据有关技术规范进行专项规划设计,并将其规划设计报告和图纸作为水土保持规划的附件。②大面积规划中不同类型区的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报告及其有关图表。③大面积规划中重点防护区、重点监督区、重点治理区的专项规划及其有关图表。④投入、进度、效益三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计算依据与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