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城市空间不断扩大,立交桥、高架桥不断增加,高架桥体施工安全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在南京就发生了一起高架桥钢箱梁坠落事故。 1 事故经过 2010年11月26日晚上8点30分左右,南京在建高架桥的一段41?m长的匝道,从10?m高的钢筋混凝土桥墩上整体坠落下来,砸在了地面上。当时高架桥钢箱梁上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桥面上、桥下均有施工人员,7名工人随倾覆的钢梁一同从10m高空坠落,高架桥下有3人受伤。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城市空间不断扩大,立交桥、高架桥不断增加,高架桥体施工安全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在南京就发生了一起高架桥钢箱梁坠落事故。
1 事故经过
2010年11月26日晚上8点30分左右,南京在建高架桥的一段41?m长的匝道,从10?m高的钢筋混凝土桥墩上整体坠落下来,砸在了地面上。当时高架桥钢箱梁上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桥面上、桥下均有施工人员,7名工人随倾覆的钢梁一同从10m高空坠落,高架桥下有3人受伤。
据在工地做辅工的贾师傅回忆说,“当时有7人正在桥面上施工,桥下有3人负责看护模板等材料,自己准备休息时,令人惊恐的一幕发生了:正在作业的桥面突然发出‘吱吱呀呀’的异响,然后就如同电影慢动作一般,钢箱梁往右倾斜。上面的工人大喊‘救命’,有的想抓住边缘,有的试图往其他另一跨桥面上跑,可最终都没有成功”。贾师傅告诉笔者,慢慢倾倒的钢箱梁连带着桥面上7名混凝土工,在翻转180°后,发出“轰”的一声,重重扣在地面上,地面上的3名工人被飞溅的水泥块砸中,受了伤。
2 事故原因分析
事故专家组查阅了相关设计文件和施工资料并对现场进行了勘察,分析事故产生原因如下:设计文件要求工艺流程为“安装支座→顶升落梁→浇筑压重铁砂混凝土→完成桥面施工”,但钢箱梁吊装完成后,钢箱梁支座处没有注浆锚栓,梁体与桥墩之间没有有效连接,钢箱梁两端也没有进行浇筑压重铁砂混凝土,导致钢箱梁处于不稳定状态,当工人聚集在桥面某一侧浇筑防撞墙混凝土时,产生不利的偏心荷载,导致钢箱梁整体失去平衡,最终倾覆。
“两端没有有效连接,在钢箱梁处于不稳定状态的情况下,施工人员怎么敢贸然在桥面上浇筑防撞墙呢?”这应是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经过细致分析,原来在事故的背后,还有其他的原因值得我们反思。
2.1 施工单位私自更改施工方案
桥面配重要求为铁砂混凝土(其密度为2.8~6.5?t/m3),混凝土总方量不大,施工方案要求分次对支座配重,而混凝土公司不愿意分次搅拌铁砂混凝土,施工方为赶工期,私自更改施工方案,且未经过计算,未报审送批,未征求设计部门的意见,尽管工程师知道这样做不符合施工规范要求,但认为不致于发生那么大的事,因而盲目行事,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2.2 监理公司未履责
监理公司的专业监理工程师专业知识不过关,虽然发现施工单位违反程序施工,但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专业监理工程师杨某说,他看到过施工图、施工方案中的施工步骤,施工步骤上明确标明:钢箱梁配重之后,才能进行桥面施工,但杨某说自己对桥面施工的理解,不包括做防撞墙,杨某自己是如此理解,又未与设计院沟通,他认为做配重和做防撞墙没有什么冲突,没有严格的先后之分,杨某对此盲目顺从施工单位,监理公司总工也不履行职责,不采取制止措施,不认真负责的表现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2.3 设计文件编制深度不足
设计单位也有不可逃脱的责任:某大桥勘测设计公司为该桥设计的文件编制深度不足,设计文件中标明钢箱梁支座采用盆式橡胶支座和抗压型球形钢支座,但对抗压支座未设计支座构造详图,未提出安装施工的安全建议。这违反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13条第3款的规定:“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和特殊结构的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应当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措施建议。”该条第2款规定:“设计单位应当考虑施工安全操作和防护的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位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
2.4 设计公司安全交底不够细致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第30条规定:“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应当在建设工程施工前,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说明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意图,解释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本项工程中设计交底未形成书面材料,交接底人也未履行签字手续。
3 反思
该起高架桥钢箱梁桥体发生倾覆事故后,相关责任人均受到法律严惩。为了今后的工程安全顺利进行,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措施。
(1)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依法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制订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验员、安全员等各岗位的生产责任制,并落实到个人,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设计文件和强制性条文、专项施工方案中规定的工序要求组织施工。
(2)监理单位要认真履行监理职责,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
(3)施工单位的总工程师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把关,施工方案如要更改,总工应查看并监督施工,且对项目部的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交底,年轻的技术负责人要努力学习技术知识,要清楚知道四点:做什么事,怎么做事,为什么这样做,不这样做有什么危害性?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应向班组交底,且形成书面交底单,交接人均应签字,用以追溯,形成完整的质量、安全施工保证体系,做到“精心施工”。
(4)设计单位对设计文件应做到“精心设计”,施工单位应请求设计单位进行技术交底,施工顺序如变更应报设计单位审查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