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自2008年在我国建筑行业开始应用以来,经历“鸟巢”“上海中心”“国家会展中心”“鄂州花湖机场”等一批知名项目的实践,已逐步改变了传统的建筑行业生产模式,向着全专业协同、精细化管理等方向发展。
建筑设计院的BIM团队模式和实施策略
协同机制
协同分为设计团队内部协同和设计团队外部协同两个方面。 以在Revit软件平台上开展内部协同为例,各专业可采用“中心文件+链接文件”的模式。
各专业设计师在一个中心文件上开展设计、即时更新,中心文件间以链接的方式完成专业间信息传递。 在设计各提资节点,将中心文件另存为提资文件发布于服务器共享,再将提资反映到中心文件中进行各专业协同。 对于设计团队外部协同,可利用BIM模型加强项目各参与方之间的沟通协调和需求汇总。
例如,在设计阶段进行施工需求前置设计,BIM模型弥补了空间表达的缺失,可将CAD设计时在施工阶段才会暴露的问题提前发现并及时协调解决。
管理流程
BIM正向设计最大的难点在于管理,CAD设计模式下的管理流程不再适用,需进行流程再造。
不同设计阶段各专业提资内容不同,因此需要确定合理的BIM模型提资深度,避免冗余的信息表达。
结合设计流程制定BIM设计工作流,约束各专业提资范围和深度,并在相应的提资节点后加入模型会审和问题协调的环节,同时应与设计进度同步开展三维质量管理OBIM正向设计管理流程不会一蹴而就,需要经过多个项目的磨合和改进。
为了适应各专业的设计习惯和要求,可考虑采用协同平台来促进BIM管理流程的落地。
人才储备
团队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人才的培养。 设计院的BIM培训不仅要求设计师熟练掌握软件,更需要提升专业知识、提高主动协同的意愿、建立数字化设计的思维模式。
设计院管理层应尽量提供BIM正向设计的土壤,多承接对数字化有要求的业主的项目,避免团队为了赶出图进度又退回CAD设计模式,造成BIM人才的流失。
同时,当前项目业主更关注BIM正向设计中产生的增值服务的价值,只有持续提高BIM团队能力,才能获得业主认可,提升设计院的市场竞争力。
综合来看,BIM正向设计的团队模式前期投入较大、周期较长,且短期回报不明显,但从长远来看具有可持续的发展潜力。 一旦转型成功,其市场竞争力远超传统CAD二维设计团队,并且契合建筑设计院数字化转型“业务数字化”的目标,适合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建筑设计院。
—BIM设计实施策略
BIM并行设计是指设计师与BIM专员共同参与设计流程,目前常见的配合模式有两种,如图2所示。
第一种是设计师仍使用CAD二维设计,BIM专员作为“第六专业”参与设计全程。 这种团队模式的成功要素是“流程”,建筑专业作为统筹专业,授予BIM专员相应的权限,负责追踪各专业按时提资,通过BIM翻模进行各专业提资内容汇总,并及时提出问题和优化方案。
这种模式需要BIM专员具备较为丰富的管线综合经验和协调能力,BIM模型作为协同的载体,最终设计成果还是由各专业设计师使用CAD出图。
第二种适用于有一定BIM能力的设计团队,BIM专员作为设计师的助手,提供BIM基础工作和技术支撑,提升建模和协同的效率,使设计师能更专注于设计本身,其最终设计成果为共同完成的BIM模型和基于模型创建的图纸。
图2 BIM并行设计的团队模式
BIM团队模式比较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