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三林地块内在建规模最大的高压线路改造工程——220千伏杨思变电站及高压走廊改造工程首台盾构顺利始发。 该工程建成后,将实现华夏西路中环段至外环的架空线路入地,推动上海城市楔型绿地建设、助力城市改造、打造“城市绿肺”,以“电力先行”助力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城市能源转型搭好“绿色动脉”。
今日上午,三林地块内在建规模最大的高压线路改造工程——220千伏杨思变电站及高压走廊改造工程首台盾构顺利始发。
该工程建成后,将实现华夏西路中环段至外环的架空线路入地,推动上海城市楔型绿地建设、助力城市改造、打造“城市绿肺”,以“电力先行”助力上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城市能源转型搭好“绿色动脉”。
项目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金纽带”三林楔形绿地、前滩绿地内,由上海地产三林滨江生态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工程建设咨询分公司建设管理、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施工。
新建电力电缆隧道全长1.8千米,共设置5座工作井,4段盾构区间以及2段明挖段。 其中,隧道最大埋深24米,工作井最大开挖深度32米。
由于电力隧道工井不同于地铁车站,其空间相对狭小,导致盾构施工面临始发空间不足、施工难度大、工效低等多重困难。隧道股份市政集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采用盾构分体始发。
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此项目经理柳毅强介绍, 分体始发并非分时,而是分阶段。 分体始发与传统始发的最大区别在于始发的工序衔接不同 ,传统始发盾构机整节配套编组在始发时,即已经放置在井下;而分体始发需要先将盾构机主盾体送至土体内,推进至20环处,将司机室及同步注浆系统所在的车架单元吊装至井下安装连接,110环时,在把动力系统、液压系统等其他后配套设施全部吊装下井安装连接调试,至此恢复传统推进模式。
盾构分体始发工法是一种专门应对小尺寸工作井的盾构始发工法,是将所有配套车架整齐排列放置在井口边,并通过加长管路把动力单元、液压单元、水力单元等多套系统与井下的盾构机主盾体相连接的工法, 能够非常好地解决盾构施工始发空间不足的问题。
配套车架的优化主要体现在电力、液压、水利管道线路、高压管道的连接与维护、保护。将所有配套车架优化布置于竖井周边,通过管路与盾构机本体相连, 并创新采用了“土压平衡盾构螺旋机+泵送联合出渣”技术 。既解决了空间有限导致水平运输效率低的难题,又减少了竖井内大吨位土箱的垂直运输频率,极大提高了现场作业环境的安全性。
柳毅强接着介绍,
本项目最大开深度32米的是3号工作井
,它是一座外径19m的圆井,围护结构采用了10幅1.2m厚的地下连续墙, 深度更是达到了70m, 在上海市所有电力电缆井中均是少数,接头采用了防水效果较好的型钢接头,作为深基坑施工最关键的防线,项目部严控地墙的施工质量。同时,每2幅地墙外都布置了直径2m的最新工艺RJP高压旋喷桩水泥桩,能够尽可能的阻断接缝渗水;在32m的深基坑底和70m的地墙底部,也设置了2道深度达3m的RJP加固桩,能够有效的对坑底的地下水渗漏风险有效控制。
深基坑本体上,采用了难度较大的“逆作法”施工,常规开挖工法是一步到位, 开挖到底后在自下而上施工,而逆作法与传统工法不同的是,逆作法自上而下,结构随开挖一同施工完成。连续11次施工,能够保障深基坑开挖的安全可靠,施工质量相较传统工法也有了有效保障。
工程下穿运营地铁8号线,埋深较深且涉及较多不良土层。为确保盾构安全进出洞,国网上海建设咨询公司牵头各参建单位精心组织、科学谋划,采取了多项优化创新且行之有效的措施。优化加固区长度、强化加固施工质量,增强进出洞环箍止水实施效果;增设盾构壳体径向注浆系统,在加固体中通过盾构径向注浆,减少渗漏通道;优化设计洞门外接止水箱体,为盾构出洞过程增加“安全保险”;优化盾构过站井的进出洞方案,增加垂直冻结工艺,确保盾构进出洞安全。
目前,该工程已进入全面建设高潮阶段,工作井结构和盾构区间隧道等将同步进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