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维修中须知的一些焊接基础理论术语
蓝精灵制冷课堂
2023年03月17日 15:30:47
来自于制冷技术
只看楼主

1.焊接:是指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达到原子结合的一种加工方法。 2.焊缝:是指焊件焊接后所形成的结合部分。 3.对接接头:两焊件端面相对平行的接头。 4.坡口:根据设计或工艺需要,在焊件的待焊部位加工成一定几何形状的沟槽。 5.余高:对接焊缝中,超出焊趾表面连线上面的那部分焊缝金属的高度。 6.结晶:结晶指晶核形成和长大的过程。

1.焊接:是指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达到原子结合的一种加工方法。


2.焊缝:是指焊件焊接后所形成的结合部分。


3.对接接头:两焊件端面相对平行的接头。


4.坡口:根据设计或工艺需要,在焊件的待焊部位加工成一定几何形状的沟槽。


5.余高:对接焊缝中,超出焊趾表面连线上面的那部分焊缝金属的高度。


6.结晶:结晶指晶核形成和长大的过程。


7.一次结晶:热源离开后,焊接熔池的金属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焊接熔池的一次结晶。


8.二次结晶:高温金属冷却到常温时所经过的一系列相变过程为二次结晶。


9.钝化处理:为了提高不锈钢的耐腐蚀性,人工在其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


10.扩散脱氧:当温度下降时,原溶解于熔池中的氧化铁不断向熔渣进行扩散,从而使焊缝中的含氧量下降,这种脱氧方式称为扩散脱氧。


11.塑性变形:当外力去除后,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变形为塑性变形。


12.弹性变形:当外力去除后,能恢复原来形状的变形为弹性变形。


13.焊接结构:用焊接方法制造的金属结构。


14.机械性能试验:为了解焊缝金属和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的一种破坏性试验方法。


15.无损检验:指在无损伤或不破坏材料和成品的情况下,检验其内部缺陷的方法。


16.电弧焊:是指利用电弧作为热源的熔焊方法。


17.埋弧焊:是指电弧在焊剂层下燃烧进行焊接的方法。


18.气体保护电弧焊:指用外加气体作为电弧介质并保护电弧和焊接区的焊接方法。


19.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利用二氧化碳作为保护气体的焊接方法,简称二氧化碳焊或二保焊。


20.氩弧焊:使用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的气体保护焊。


21.熔化极氩弧焊:利用熔化电极的氩弧焊。


22.等离子切割:利用等离子弧实现切割的方法。


23.碳弧气刨:使用石墨棒或碳棒与工件间产生的电弧将金属熔化,并用压缩空气将其吹掉,实现在金属表面上加工沟槽的方法。


24.脆性断裂:是金属在远低于屈服点的应力下,无宏观塑性变形而突然发生的一种断裂。


25.正火: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线以上,30~50℃保温一般时间后在空气中冷却,这一过程为正火。


26.退火:指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一般时间后缓冷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27.淬火:把钢加热到Ac3或Ac1以上某一温度,经过保温然后在水或油中快速冷却,以获得高硬度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28.完全退火:是指将工件加热到Ac3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间后,随炉温缓慢冷却到50℃以下,然后在空气中冷却的工艺。


29.焊接夹具:为保证焊件尺寸,提高效率,防止焊接变形所采用的夹具。


30.夹渣:焊后残留在焊缝中的焊渣。


31.焊渣:焊后覆盖在焊缝表面上的固态熔渣。


32.未焊透:焊接时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


33.夹钨: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时由钨极进入到焊缝中的钨粒。


34.气孔: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所形成的空穴。气孔可分为密集气孔、条虫状气孔和针状气孔。


35.咬边:由于焊接参数选择不当,或操作方法不正确,沿焊趾的母材部位产生的沟槽或凹陷。


36.焊瘤: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流淌到焊缝之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属瘤。


37.无损检验:不损坏被检查材料或成品的性能和完整性而检测其缺陷的方法。


38.破坏检验:在焊件或试件上切取试样,或从产品(或模拟件)的整体做破坏试验,以检查其各种力学性能的试验法。


39.焊接操作机:将焊接机头或焊枪送到并保持在待焊位置,或以选定的焊接速度沿规定的轨迹移动焊机的装置。


40.脱渣性:渣壳从焊缝表面脱落的难易程度。


41.焊条工艺性:指焊条操作时的性能,包括电弧稳定性、焊缝成形情况、脱渣性和飞溅大小等。


42.清根:从焊缝背面清理焊根,为背面焊接作准备的操作叫做清根。


43.焊接位置:熔焊时焊件接缝所处的空间位置,可用焊缝倾角和焊缝转角来表示,有平焊、立焊、横焊和仰焊等位置。


44.正接:焊件接电源正极,电极接电源负极的接线法。


45.反接:焊件接电源负极,电极接电源正极的接线法。


46.直流正接:采用直流电源时,焊件接电源正极,焊条接电源负极的接线法。


47.直流反接:采用直流电源时,焊件接电源负极,电极(或焊条)接电源正极的接线法。


48.电弧挺度:是指在热收缩和磁收缩等效应的作用下,电弧沿电极轴向挺直的程度。


49.电弧静特性:在电极材料、气体介质和弧长一定的情况下,电弧稳定燃烧时,焊接电流与电弧电压变化的关系,一般称伏安特性。


50.熔池:熔焊时在焊接热源作用下,焊件上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液态金属部分。


51.焊接参数:焊接时,为保证焊接质量而选定的各项参数(如焊接电流、电弧电压、焊接速度、线能量等)。


52.焊接电流:焊接时,流经焊接回路的电流。


53.焊接速度:单位时间内完成的焊缝长度。


54.扭曲变形:指构件焊后两端绕中性轴相反方向扭转一角度的变形。


55.波浪变形:指构件产生形似波浪的变形。


56.角变形:是由于焊缝横截面不对称,沿厚度方向的横向收缩量不一致所产生的变形。


57.横向变形:是焊缝由于加热区域横向收缩产生的变形现象。


58.纵向变形:是指焊缝由于加热区域纵向收缩产生的变形现象。


59.弯曲变形:指构件焊后朝一侧弯曲的变形。


60.拘束度:指衡量焊接接头刚性大小的一个定量指标。


61.晶间腐蚀:指沿金属晶粒边界发生的一种腐蚀现象。


62.热处理: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在这个温度下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按一定的冷却速度冷却到室温的过程。


63.铁素体:由铁和碳形成的体心立方晶格的固溶体。


64.热裂纹:焊接过程中,焊缝和热影响区金属冷却到固相线附近的高温区产生的焊接裂纹。


65.再热裂纹:指焊缝和热影响区被再次加热时产生的裂纹。


66.焊接裂纹:在焊接应力及其他致脆因素共同作用下,焊接接头中局部地区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而形成新界面所产生的缝隙,它具有尖锐的缺口和大的长宽比的特征。


67.弧坑裂纹在弧坑中产生的热裂纹。


68.层状撕裂:焊接时,在焊接构件中沿钢板轧层形成的呈阶梯状的一种裂纹。


69.固溶体:是一种物质均匀分布在另一种物质内而形成的固态复合体。


70.焊接火焰:一般指气焊时所使用的火焰,它也包括氢原子焰和等离子焰,在乙炔氢气和液化石油气等可烧气体中, 乙炔在纯氧中燃烧时放出有效热量大,火焰温度高,所以目前在气焊中主要采用氧乙炔焰。


71.应力:指物体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力。


72.热应力:指由于焊接时温度分布不均匀所引起的应力。


73.组织应力:指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组织变化而产生的应力。


74.单向应力:是在焊件中沿一个方向存在的应力。


75.两向应力:是在一个平面内不同方向存在的应力。


76.焊缝许用应力:指在焊缝中允许存在的最大应力。


77.工作应力:工作应力指工作焊缝所承受的应力。


78.应力集中:指焊接接头中工作应力分布不均匀,其最大应力值比平均应力值高的情况。


79.内应力:指没有外力时弹性物体内保存的应力。


80.过热区:焊接热影响区中,具有过热组织或晶粒显著粗大的区域。


81.过热组织:在焊接过程中,熔合线附近的母材往往因局部过热,使晶粒长大,形成性能脆化的组织。


82.金属:在自然界中至今已发现了107种元素,在这些元素中凡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和可燃性能以及具有金属光泽的元素称为金属。


83.韧性:金属抵抗冲击截荷的能力叫韧性。


84.475℃脆化:含有较多铁素体相(超过15~20%)的铁素体+奥氏体双相焊缝,经过350~500℃加热后, 塑性和韧性会显著降低,即材质脆化。由于在475℃脆化速度最快,常称为475℃脆化。


85.可熔性:金属在常温下是固体,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它由固体转变成液体状态,这种性质叫可熔性。


86.短路过渡:焊条(或焊丝)端部的熔滴与熔池短路接触,由于强烈过热和磁收缩的作用使其爆断, 直接向熔池过渡的形式。


87.喷射过渡:熔滴呈细小颗粒并以喷射状快速通过电弧空间向熔池过渡的形式。


88.润湿性:钎焊时钎料依靠毛细作用,在钎缝间隙内流动,这种液态钎料对木材浸润和附着能力称为润湿性。


89.偏析:是焊接中化学成份分布不均匀的现象。


90.耐腐蚀性:指金属材料抵抗各种介质腐蚀的能力。


91.抗氧化性:指金属材料抵抗氧化的能力。


92.氢脆性:氢引起钢的塑性严重下降的现象。


93.后热:是指焊后立即将焊件整体或局部加热到150- 200℃保温一段时间的工艺措施。

(本文依据相关国家标准等资料整理)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