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索桥靠谱吗?为何悬索大桥总是异常抖动?其构造和原理是什么
pl_21018284
2023年02月24日 09:01:59
来自于桥梁工程
只看楼主

无论在那个时代修桥铺路,都是颠扑不破的致富真理,毕竟只有交通通畅,人们才能交流、才能通商、才能致富。我国古人深谙其中的道理,所以才有赵州桥、通惠桥、卢沟桥等名桥的诞生。但是,到了现代之后,人们讲究效率,并且大桥的长度也愈发增长,因此精美的石拱桥逐渐退出了舞台,转而开始建设现代大桥。 卢沟桥 其中,悬索大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攻关悬索桥技术,到如今悬索大桥已经遍布四海八方。虎门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大型悬索大桥,至今屹立23年,但是在2020年5月时却发生了大桥异常抖动事件,而这也并非是国内悬索大桥的第一起抖动事件。

无论在那个时代修桥铺路,都是颠扑不破的致富真理,毕竟只有交通通畅,人们才能交流、才能通商、才能致富。我国古人深谙其中的道理,所以才有赵州桥、通惠桥、卢沟桥等名桥的诞生。但是,到了现代之后,人们讲究效率,并且大桥的长度也愈发增长,因此精美的石拱桥逐渐退出了舞台,转而开始建设现代大桥。

卢沟桥

其中,悬索大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攻关悬索桥技术,到如今悬索大桥已经遍布四海八方。虎门大桥是我国第一座大型悬索大桥,至今屹立23年,但是在2020年5月时却发生了大桥异常抖动事件,而这也并非是国内悬索大桥的第一起抖动事件。

虎门大桥

为何悬索大桥总是出现异常抖动?其中的原理是什么?与大桥的构造有关吗?

悬索大桥的诞生

桥,从字面上来看就知道这是由木头制作的工具,是架在水面上的木质通道,后来引申为架在悬崖峭壁之间的栈道。我国幅员辽阔,山川河流遍布全国,这些河流虽然哺育了无数的华夏儿女,但是它们也成为阻碍人们交流的“天堑”,一片江水将人分割两地。不过办法总比困难多,聪明的古代人将木头架在水上,形成了独木桥,完美的解决了江水阻隔的问题。

独木桥

从此之后,桥这样交通设施就在大江南北铺排开来,我国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桥的国度”,总体来说我国的桥分三种木桥、石桥、索桥,而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索桥。索桥,在我国的历史十分久远,因为只需要些许竹子或者木板在再加上一些藤蔓或者绳索就能架设,在云贵川等多山、多水的地方十分常见。

索桥

在战国时代四川就出现了竹索桥,秦取巴蜀正是利用了竹索桥,而四川的百米铁索桥最早见于汉宣帝年间。同一时间段云南建造了兰津铁索桥,贵州也在十七世纪出现了百米铁索桥,而自诩为现代桥梁发源地的西方却一直到17世纪才从中国了解到悬索桥,可见我国古代悬索桥是独一无二的。近代以来,西方工业化革命他们在技术上超越了我们,在吸收了我国悬索桥的基础上,将其改良成为现代悬索桥。

竹索桥

在我国古代悬索桥的长度一直都没有突破150米,赫赫有名的泸定桥也只有百米出头,这对于我国的庞大河流而言,简直是杯水车薪,长江、黄河、淮河等大河仍旧是天然的屏障,这严重阻隔了南北两地的交流,不利于经济、文化的发展。

泸定桥

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建设一个繁荣、有活力的国家,就需要将全国各地连接起来,给死水增添活力,因此打掉长江、黄河等大河的阻隔势在必行。现代悬索桥的构造,在19世纪被发明出来,脱胎于我国的索桥,不同于其他桥梁,悬索桥的受力装置不是桥墩,而是悬索来承受拉力,因此一般使用钢筋来制作。

异常抖动的悬索桥

悬索桥,因为灵活多变跨度大,能适应大风以及地震,因此在我国广泛建造,重庆朝阳大桥、鹅公岩大桥,广东虎门大桥,鹦鹉洲长江大桥等大桥都是悬索桥。这些桥飞架南北,将天堑变通途,架起了我国的文化、经济发展之路。不过,悬索大桥也并非是完美的,因为大桥比较灵活,不稳重,比较容易出现异常抖动。

鹅公岩大桥

在去年5月5日,在珠江上屹立了23年的虎门大桥突然发生了异常晃动现象,大桥呈现小幅度的上下起伏,就像是波浪涌动一样。许多桥上的车辆感到明显的抖动,现场十分的恐怖,让人质疑大桥是不是要晃断了,是世界末日来了吗?虽然在大桥发生故障之后,广东交管部门立即采取了行动,将大桥进行了管制,但是这并不能解开我们的疑问。

虎门大桥抖动

事实上,这并不是我国第一次也不是历史第一次出现悬索大桥抖动现象,大桥的异常抖动事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美国的塔科马海峡大桥,这架全长1524米的大桥命运十分悲惨,在通车不久之后,大桥就在出现异常凶猛的抖动,整座桥左右抖动,远看就像一根麻花一样,最终整座桥在强力的振动之下坠毁。无独有偶,日本的东京湾大桥、俄罗斯的伏尔加河大桥、我国的鹦鹉洲长江大桥,都曾发生过这样的现象。

塔科马海峡大桥

为何,悬索桥如此爱抖动呢?它们是有“多动症”吗?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桥梁抖动?

大桥为何出现异常抖动?

在1940年,出现第一例桥梁抖动导致的坠毁事件之后,美国人就派出了事故勘测小组去寻找事故原因,其中有一位小组成员是著名的空气动力学家冯·卡门,他在勘测之时发现大桥的坠毁一方面是因为大桥的设计不合理,另一方面的原因因为在风力的作用下,大桥出现了扭曲变形,振动达到了大桥的固有频率,从而形成共振,最终引起了桥梁坍塌,这个原理也被称为“卡门涡振”。

卡门涡振

虎门大桥的抖动事件也是由“卡门涡振”引起的,在当天虎门大桥迎来了6到7级的大风,风速达到28.8千米/小时,过大的风速导致大桥的主体出现了“涡振”,同时安装在大桥两侧的水马(用于分割路面的塑料障碍物),导致气流变化异常,两者作用之下使大桥出现抖动。不过,由于本次振动的振幅还处于正常范围之内,所以影响不大。并且,由于虎门大桥属于柔性大桥,在面对风速过大的风时,出现这种状况是正常的。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