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部调水管理司司长程晓冰:夯基础 抓重点 出亮点 推动调水管理工作取得新成效
独立的墨镜
2023年01月19日 09:24:42
来自于水利时事
只看楼主

2022年,调水管理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围绕部党组部署,按照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六条实施路径,不断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持续深化调水规划论证,进一步规范调水工程管理。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水利部调水管理司司长程晓冰。  


2022年,调水管理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围绕部党组部署,按照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六条实施路径,不断强化水资源统一调度,持续深化调水规划论证,进一步规范调水工程管理。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水利部调水管理司司长程晓冰。  
中国水利: 《水资源调度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正式施行一年多。为推进《办法》落实落地,开展了哪些工作?  
程晓冰 《办法》正式施行一年多以来,组织流域管理机构和地方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以有序调度、科学调度为目标,完善《办法》配套措施体系,健全工作机制,深化调度实施,逐步推进《办法》落实落地。
一是配套措施日趋完善。 印发《水利部关于公布开展水资源调度的跨省江河流域及重大调水工程名录(第一批)的通知》(以下简称《名录》),明确跨省江河流域、重大调水工程清单及审批备案要求,涉及河流55条、调水工程11项;指导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印发省级名录,确定需要开展水资源调度的江河流域及重大调水工程清单,涉及河流146条、调水工程80项。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工作的通知》,从工作机制、调度实施、信息化建设、监督管理等方面对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提出要求。印发《跨省江河流域水资源调度方案与年度调度计划编制技术指南》及《调水工程水资源调度方案与年度调度计划编制技术指南》,完善水资源调度技术体系。
二是工作机制逐步健全。 组织流域管理机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明确水资源调度管理机构和责任人,完善水资源调度组织体系。明确调度方案、计划编报程序和工作要求,建立健全了协商、协调、预警、生态补水及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
三是调度实施更加深化。 流域管理机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办法》,明确工作内容,压实工作责任,规范工作流程,有力有序有效深化调度实施,跨省江河流域、调水工程水资源调度扎实推进。

中国水利: 2022年,重点流域区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成效如何?生态调度怎样助力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程晓冰 一是跨省江河调度持续深化。 审批印发《西江流域水资源调度方案》,在黄河、黑河、汉江等42条跨省江河流域实行了水资源统一调度,取得了显著效益。黄河实现连续23年不断流,确保了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塑造了下游生态廊道,保护了河口三角洲湿地,维持了黄河健康生命;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东居延海连续18年不干涸,额济纳绿洲面积稳步扩展;汉江流域以年度调度计划、月(旬)调度计划、实时调度指令相结合的方式精准实施丹江口水库供水调度,保障流域及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供水安全;韩江流域精准实施动态调度,枯水期有力保障韩江流域供水安全和重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太湖流域强化多目标统筹协调调度,切实保障流域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安全。

二是省内江河调度有序开展。 指导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确定本行政区域内需要开展水资源调度的江河流域名录,推动开展水资源统一调度。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已印发省级名录,水资源统一调度向全国范围纵深推进,成为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的有力抓手。

三是重点流域区域生态调度成效显著。 按照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总体安排,以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为目标,重点实施了永定河、乌梁素海、西辽河、塔里木河等重点流域区域生态调度以及滇池、向海湿地生态补水等工作,推动流域区域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2022年春季永定河生态补水调度期间,开展符合河流自然水文律动规律、有利于维护永定河健康生命的500m 3 /s大流量脉冲泄水试验,遏制河道萎缩,畅通排泄通道,实现永定河第二次全线通水,与京杭大运河实现世纪交汇,成为复苏河湖生态环境的重要标志,秋季全线通水与河道结冰实现衔接,冰雪一线景象再现;乌梁素海水生态系统持续向好,水质明显好转,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西辽河干流实现92km脉冲式通水,总办窝堡枢纽自2002年以来首次过水,水头向下游推进18km;塔里木河下游实施第23次生态输水,尾闾台特玛湖水面面积和湿地生态环境有效恢复。

中国水利: 2022年,调水工程管理工作取得了哪些进展?

程晓冰 一是基础工作进一步夯实。 按照《“十四五”时期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组织流域管理机构、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大中型调水工程基础信息进一步校核完善、动态更新、细化指标,形成了全国已建在建大中型调水工程台账,作为调水工程行业管理基础数据底板。

二是工程规划持续深入。 以引滦入津、引洮供水、哈达山水利枢纽和引松入长工程为典型,在开展重点区域供需形势分析的基础上,统筹存量与增量,提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意见建议,完成《已建典型引调水工程提质增效研究报告》。积极参与环北部湾水资源配置、南水北调后续、河北雄安干渠引水、澳门珠海水资源配置保障等引调水工程前期工作 ,提出意见建议。修改完善了《调水工程“十四五”专项规划》,补充完善已建调水工程提质增效和区域水资源供需形势分析等相关内容。

三是工程调度进一步深化。 组织《名录》内调水工程进一步开展调度相关工作:组织编制印发引黄入冀补淀、引滦工程年度调度计划,确保白洋淀满足生态水位要求;继续实施好引江济太调度,保障太湖供水和生态安全;指导加快完善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调度方案;指导开展东深供水、珠海澳门供水工程年度调度,切实保障大湾区用水安全;组织编制引江济淮调度方案。

四是工程管理逐步规范。 落实《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办法》,印发《调水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标准》,稳步推进调水工程标准化管理。持续强化安全管理,落实部安全生产工作部署,组织开展调水工程“四预”措施落实情况自查。推进后评价工作,组织开展引滦入津、引江济太、引黄入冀补淀等典型调水工程水资源调度专题评估,组织完成山东胶东地区引黄调水、云南牛栏江—滇池补水和甘肃引大入秦等3项工程自评报告并提出指导意见,其中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已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后评价。

中国水利: 2022年,在提高调水管理信息化水平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

程晓冰 一是开展调水管理需求分析与信息系统平台框架设计。 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在对调水管理业务、江河流域和调水工程水资源调度、数据资源及相关工作流程等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开展调水管理需求分析,提出信息系统平台框架设计报告。

二是推进调水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组织开展调水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设计,确定系统模块和功能任务,《名录》内跨省江河和重大调水工程初步具备查询和展示功能。参与智慧水利建设,审查有关方案和技术标准,把关调水管理业务内容,加强算据、算法、算力研究,指导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和数字孪生调水工程建设。

中国水利: 请谈谈2023年调水管理工作的思路及重点。

程晓冰: 2023年,调水管理司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落实部党组推进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部署,将调水管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力求取得更大成效。

一是全面推进水资源统一调度。 全面推进跨省江河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名录》内55条跨省江河流域全部启动调度,开展第二批跨省江河流域名录制定工作。在各流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跨省江河,打造水资源统一调度样板,以点带面,推动引领。全面推进调水工程调度,《名录》内已建调水工程全部按要求开展水资源调度,加强调度过程中的协调监督,强化精确精准调度。

二是持续支撑国家水网建设。 完善水资源供需形势分析技术要求,梳理已建在建调水工程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面临形势,剖析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匹配状况,提出“十五五”调水工程专项规划编制思路。启动调水工程标准化管理评价工作,推动一批有代表性的调水工程尽快达到水利部标准化管理标准,组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打造调水工程标准化管理样板。推进安全管理,指导调水工程不断完善“四预”建设。

三是持续支撑复苏河湖生态。 坚定不移、持之以恒抓好永定河、西辽河、白洋淀等重点流域区域生态调度,让越来越多的河流恢复生命、越来越多的流域重现生机。加强水文数据监测和数据收集分析,不断提高生态补水规律性认识和调度精细化水平。将生态流量纳入调度方案和年度调度计划,保障河道生态基流。

四是持续支撑智慧水利建设。 加强调水管理信息化建设,指导加快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和数字孪生工程建设,提高“四预”能力,确保调度决策精准安全有效。加强信息技术成果运用,为提升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水平和调水管理业务能力提供强大技术驱动。实现预报与调度的动态耦合模拟,进一步提高调度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五是持续抓好基础工作。 持续夯实调水行业管理基础,动态更新全国已建在建大中型调水工程台账,细化工程相关数据,形成调水工程档案。组织流域管理机构全面准确掌握流域内水资源调度基本情况,逐步摸清流域内重要干支流用水量、流域调入调出水量、调水工程调水量等基础信息。进一步完善水资源调度协商、协调、预警、生态补水及信息共享机制。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