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滑桩:抗滑桩一般布置于滑坡体厚度较薄、推力较小,且嵌岩段地基强度较高地段。 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锚索是对滑坡体主动抗滑的一种技术。 格构锚固:格构锚固技术是利用浆砌块石、现浇钢筋砼或预制预应力砼进行坡面防护,并利用锚杆或锚索固定的一种滑坡综合防护措施。 排水工程: 重力挡墙:重力挡墙适用规模小、厚度薄的滑坡阻滑治理工程。 注浆加固:注浆加固适用于以岩石为主的滑坡、崩塌堆积体、岩溶角砾岩堆积体,以及松动岩体。
抗滑桩:抗滑桩一般布置于滑坡体厚度较薄、推力较小,且嵌岩段地基强度较高地段。
预应力锚索:预应力锚索是对滑坡体主动抗滑的一种技术。
格构锚固:格构锚固技术是利用浆砌块石、现浇钢筋砼或预制预应力砼进行坡面防护,并利用锚杆或锚索固定的一种滑坡综合防护措施。
排水工程:
重力挡墙:重力挡墙适用规模小、厚度薄的滑坡阻滑治理工程。
注浆加固:注浆加固适用于以岩石为主的滑坡、崩塌堆积体、岩溶角砾岩堆积体,以及松动岩体。
滑坡防治监测:
(1)抗滑桩工程
(2)预应力锚索
(3)格构锚固
格构加固技术是利用浆砌块石、现浇钢筋混凝土或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进行边坡坡面防护,并利用锚杆或锚索加以固定的一种边坡加固技术。格构技术一般与环境美化相结合,利用框格护坡,同时在框格之内种植花草可以达到极其美观的效果。这种技术在地质灾害治理、公路高陡边坡加固中被广泛采用,其护坡达到既美观又安全的良好效果。
格构的主要作用是将边坡坡体的剩余下滑力或土压力、岩石压力分配给格构结点处的锚杆或锚索,然后通过锚索传递给稳定地层,从而使边坡坡体在由锚杆或锚索提供的锚固力的作用下处于稳定状态。因此就格构本身来讲仅仅是一种传力结构,而加固的抗滑力主要由格构结点处的锚杆或锚索提供。一般提及到的格构加固技术是一种广义的术语,它包含了格构本身和锚杆(索)两部分。
格构的结构型式及其布置
根据格构采用的材料不同,格构可分为浆砌块石格构、现浇钢筋混凝土格构和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格构(又称PC格构)。其中PC格构在日本应用较为广泛,并有较为完善的设计施工规范;
目前我国在边坡工程中主要使用浆砌块石和现浇钢筋混凝土格构,格构的常用型式有4种:
1)方型:指顺边坡倾向和沿边坡走向设置方格状格构(如图1所示)。
2)菱型:沿平整边坡坡面斜向设置格构(如图2所示)。
3)人字型:按顺边坡倾向设置浆砌块石条带,沿条带之间向上设置人字型浆砌块石拱或钢筋混凝土(如图3所示)。
4)弧型:按顺边坡倾向设置浆砌块石或钢筋混凝土条带,沿条带之间向上设置弧型浆砌块石拱或钢筋混凝土(如图4所示)。
对于整体稳定性好,但前缘出现溜滑或坍滑的公路滑坡,或坡度大于35°的高陡边坡,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格构进行护坡,并采用锚杆进行加固。采用经验类比和极限平衡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设计。锚杆须穿过潜在滑面3~4.0m,且采用全粘结灌浆。
对于整体稳定性差,且前沿坡面须防护和美化的滑坡,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格构与预应力锚索进行防护。而对于整体稳定性差、滑坡推力过大,且前沿坡面须防护和美化的滑坡,宜采用预制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格构与预应力锚索进行防护。
(4) 挡土墙
定义:挡土墙【retaining wall】指的是为防止路基填土或山坡岩土坍塌而修筑的、抵抗土体侧压力的墙式构造物。
作用:支撑路堤或路堑边坡、隧道洞口、防止水流冲刷路基,也可以用来处理路基边坡滑坡崩塌等路基病害。
又可以定义为:用以支持并防止坡体倾塌的一种工程结构体。
在山区公路中运用更为广泛。
挡土墙的基本知识
挡土墙的分类:
按设置位置分类:路堤墙、路堑墙、路肩墙、山坡墙等。
路堑墙:支撑开挖后不能自行稳定的边坡、减少挖方、降低挖方边坡的高度。
路堑挡土墙的位置通常设置在路基堑坡底部。
山坡墙:设置在堑坡上部,用于支撑山坡上可能坍滑的覆盖层或破碎岩层,有时兼有拦石的作用。
山坡挡土墙应考虑设在基础可靠处,墙的高度应保证设墙后墙顶以上边坡稳定。
按结构形式分类:
重力式挡墙:靠墙身自重支撑墙后土体的侧向压力。适用于地基良好,盛产石料的地区。
特点:形式简单,施工方便,适应性强。但自重较大,对地基的承载力要求较高。
加筋土挡墙:由填土、拉筋、面板组成。面板使填土和拉筋成为一体,拉筋与填土间的摩擦力使土体稳定。适用于石料缺乏的地区,多用来支挡土质边坡,不宜用于受水流冲刷地段。
特点:施工简便,造价较低,外形美观,柔性结构,建筑高度大,对地基的适应性强,占地少。
锚定式挡墙:
锚杆式挡墙:由预制钢筋混凝土立柱、挡土板、水平或倾斜的钢锚杆组成。适用于墙高较大,缺乏石料或挖基困难,具有锚固条件的路堑挡墙。应具有钻机、压浆泵等设备。
锚定板式挡墙:由钢筋混凝土墙面、钢拉杆、锚定板、墙后填土组成。
特点:拼装简便,施工快,结构轻便、柔性大
适用于高路堑墙、高路堤墙或高路肩墙;锚杆式挡墙还可用作抗滑挡墙;锚定板式挡墙还可用作地基不良时。
薄壁式挡墙:钢筋混凝土结构
悬壁式:由立壁、墙趾板、墙踵板组成。宜y用于石料缺乏、地基承载力较低的填方地段位用;墙高不宜大于7m。墙高时立臂下部的弯矩较大;
扶壁式:当悬臂式挡墙的立臂较高时,沿墙长方向每隔一定距离加一道扶壁把墙面板和墙踵板连接起来,以减小立臂下部的弯矩。扶壁式挡墙宜在石料缺乏、地基承载力较低的地段使用,墙高不宜大于10m。
重力式挡墙的构造及设计要点
构造:上部结构:墙身;下部结构:基础
挡墙的构造
墙面、墙背、排水设施、沉降伸缩缝、护栏。
墙面:墙面坡度应与墙背坡度相配合。
地面横坡较陡时,墙面可采用1:0.05-1:0.20,也可采用直立(低墙);地面横坡平缓时,墙面可缓些,但一般不缓于1:0.3,以免过多增加墙高。
墙顶:最小宽度:浆砌片块石时不应小于.5m,干砌片块石时不应小于0.6m。
护栏:墙顶高出地面6m以上,或连续长度大于20m的路肩挡墙,墙顶应设置护栏。护栏内侧边缘距路面边缘的距离一般不应小于0.5m。
沉降伸缩缝
基础: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形式的选择和基础埋置深度
基础类型:取决于基底应力大小情况
一般直接修筑在天然地基上。
地基较弱,地形平坦,墙身超过一定高度时,可在墙趾处伸出一台阶,以扩大基础。墙趾台阶的宽度视基底应力需减小的程度而定,但不得小于20cm。台阶的高宽比可采用3:2或2:1
基地应力超出地基允许承载力需加宽很多时,为避免台阶过高,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底板。
墙趾处地面横坡较陡,而地基较为完整坚硬的岩层时,基础可做成台阶式,以减小基坑开挖和节省圬工。
埋置深度
墙趾前地面倾斜时,趾前应留有足够的襟边宽度,以防止地基剪切破坏。襟边的宽度可按嵌入深度的1-2倍考虑。
(5)排水工程
内容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资料推荐:
经典边坡工程(滑坡及危险坡体防治)设计cad全套施工图(含多套方案设计)
重庆市渝中区佛图关关帝庙滑坡形成机制及工程防治设计
知识点:滑坡及防治工程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