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我为何还坚守建筑设计
胡大本事
2022年07月29日 10:34:40
来自于建筑问答
只看楼主

来源:AT建筑技艺  【AT导读】多年以前,在高考志愿里填下“建筑学”三个字的时候,大多数人应该是懵懂而期待的。这份期待里有挥斥方遒的霸气,有广厦万千的宏图,当然也不免有各类影视小说中建筑师精致中产生活带来的无限遐想。

来源:AT建筑技艺


 【AT导读】多年以前,在高考志愿里填下“建筑学”三个字的时候,大多数人应该是懵懂而期待的。这份期待里有挥斥方遒的霸气,有广厦万千的宏图,当然也不免有各类影视小说中建筑师精致中产生活带来的无限遐想。


         
一转眼多年过去,学子们是否如同歌里唱的那样,“当初的愿望都实现了吗?”回望一路走来的曲曲折折,相信“建筑学”带给当初学子们的,不再仅仅是一门专业、一个职业,而是成为一种世界观、一种心灵状态,甚至是一种生活方式。          

         
在前两 期群访 【AT 建筑师的高考1 】如果再给你一次报志愿的机会,你还会选择建筑学吗? 【AT建筑师的高考2】 关于为何选择成为一名建筑师这件事,我想说…… 推出后, 大家 反响 热烈。值2022高考录取结果陆续出炉之际, 《建筑技艺》特邀请高考结束约30年且毕业于国内知名建筑院校的9 位资深建筑师,就 为何选择建筑学专业, 触动最深的经历,如何走出自己 设计之路 给新生的寄语 ”四个问题进行群访,希望通过这些优秀校友们的深度反馈,为读者还原一段真实的 “建筑学”人生。          

         
盛宇宏   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董事长,高考结束37年,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          
张兵    弘石 设计董事长、总建筑师,高考结束36年,就读于天津大学          
崔岩   大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有限公司 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高考结束36年,就读于大连理工大学          
郑方   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授,高考结束34年,就读于同济大学          
马进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高考结束30年,就读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杨金鹏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建筑七院院长,高考结束30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          
薄宏涛    筑境设计董事、总建筑师, 高考结束29年,就读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重庆大学)          
吕强   悉地国际设计集团董事、副总建筑师,教授级高级建筑师,高考结束28年,就读于天津大学          
陈日飙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总经理,高考结束27年,就读于重庆建筑大学(现重庆大学)          

         

         

 


Q1

———
为何会选择建筑学这个专业?

盛宇宏 我本身比较擅长理工科的内容,从小也喜欢画画 ,所以当我作为全国首届免试保送生从广东省实验中学保送至华南理工的时候,就选择了能将绘画与理科相结合的建筑学。

然而这件事却并没有那么一帆风顺, 当时华工表示,所有专业任选,除了建筑学系,因为太过热门,我却坚持非建筑学不读,几经争取,在单独安排了素描加试 后,我终于如愿以偿进入华工建筑学系。37年过去,当时一个人坐在现在华工设计院首层的一个大房间里,在周家柱等两个美术老师的监督下, 用一小时认认真真画了一个足球的那种诚惶诚恐的心情,至今印象仍然十分深刻! 入行有了这个小小波折,所以倍感珍惜,至今无愧!

 
  大学时期     ?   盛宇宏
 
  ▲来自华工前辈的祝愿 ?盛宇宏  
张兵 :   我在高考的时候并没有在一类志愿里填报建筑学,那个时候对未来的职业划分还比较懵懂,虽然也和家人做了讨论,但还是在一类志愿首选了化学。中学化学在我的印象中比较有趣,特别是实验环节,而且化学是我母亲和姐姐从事的职业。二类志愿的首选是建筑,报的西冶建筑学专业(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最终录取结果是北京大学的应用化学专业,也算圆了做个未名湖畔学子的梦想。
之后的大学学习和想象中有比较大的差距,特别是大量需要 ? 背下来的公式,感觉太过枯燥。后来我跑到在隔壁清华建筑系的中学同学那边旁听了几节课,对建造开始有了比较感性的认识,觉得这个专业的各个方面都是我喜欢的,甚至是熬夜画图 ,而这个专业未来对应的职业——建筑师,也充满了吸引力。于是我从思想到行动上开始为转专业做准备。
那时候的《大学生守则》中明文规定可以转专业,如果本校没有相关专业,可以从其他院校选择专业,但是要满足两个条件:1)高考分数线达标;2)两个院校均同意。顺利达成两个条件后,在88年10月,我终于   如愿以偿转入天津大学建筑系   ,跟随87级学习建筑学专业。
现在回想起来,非常感谢那个时代,给了年轻人一个宽松、友好的环境,让不同的人有机会实现自己的追求。   当时印象特别深刻也从心底里特别感激的两个人:一个是北大教务处的洪老师,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一步一步帮助一个素不相识的普通学生达成所愿;另一位是当时天大建筑系的系主任胡德君老师,亲笔回信并亲自面试,也是在没有先例的情况下,让一个理科生实现了跨校学习建筑学的理想。

崔岩  依稀记得1986年5月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面向市内的省级重点高中设立学院开放日,高三累计排名年级前30的学生有幸被邀请,我当时排名第17。大连工学院招生办组织应届高中生参观校主楼、图书馆、计算中心、计算机系、物理系、化工系、土木系、建筑系及港工国家级实验室,各系的知名教授负责接待讲解,我有幸在建筑系了解到建筑学与工民建专业的区别,建筑学专业是培养建筑师的摇篮,并需要绘画的基础。参观了正上课的美术教室,因为从小学至初一,我曾在青少年宫创作画小组(主要是以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少儿国际绘画参赛命题绘制儿童创作画而组建的绘画班)受过较正规的美术训练,因此对教室内的石膏体、石膏人像以及水彩静物感觉熟悉亲切。

接待日过后,高校建筑系的教学场景不停地浮现在脑海,今天再回望过去,仿佛就是命运的召唤。 六月底学校教务处告知我有高考推免保送的名额,并给了我一张表单,由于前16名中几位学霸 希望报考清华北大而 自愿放弃保送名额 (当年清华北大在大连市没有保送名额,被保送的大学专业多为数学、生物及师范) ,因而征求我的意见。我被大连工学院对本市省重点高中全专业开放的条件所吸引,其中建筑学专业条件较为特殊:需要加试美术,没有保送名额,只接受推荐生名额。这让 没有过多犹豫就签了协议,事后班主任很委婉地表达他的可惜之情并与我父母电话交换了意见,后来得知 母亲以专业入行结合我的兴趣为由,支持了我的选择

郑方      1988年那会儿,   我们是 先填报志愿,再参加高考 。实际上,对大学教育和未来职业所知甚少, 选专业、报学校、去哪个城市,都像是开盲盒     我父亲有一位同事从哈工大毕业,就向他请教。我依稀记得他脸上那种笃定的神情: 建筑学好,报这个吧   我从不畏惧学习和考试,提笔在第一志愿写下“建筑学 字样。从此初心未改,35年如同一日。
马进       “建筑学”这个专业在30年前是个非常冷僻的专业。很多人都搞不清楚它和“工民建”专业的区别。对它的印象也是在工地上奔忙,有些亲戚朋友会问我是否可以帮他们做家装设计,貌似最了解这个专业的朋友会很有把握地问我:“你们就是设计那些楼房外观的吧?”
和很多当年选择这个专业的同行一样,我高考前对这个专业的了解也是“一脸懵圈”。我从小爱画画,数理化三科中数学和物理都OK,只有化学不尽如人意——这几项要素合并同类项,就基本锁定了“建筑学”这个专业了。当时真不知道这个专业一度这么能挣钱,还如此辛苦。     要能让我继续名正言顺地画画,辛苦一些没啥关系;我也从不在意能不能挣钱,所以这些年行业的起起伏伏并没有影响我的心情。   我觉得居然有这么一个专业能让我靠画画谋生,已经是很赚了,还“要啥自行车 ”!
杨金鹏:     考时我并没有选择建筑学专业,因此自己的求学之路多少显得有些曲折,而经历了这番周折之后,也便更加明确了心中的目标。  
我在航天建筑设计院(七机部七院)长大,从小耳熏目染的便是图纸,自幼学画,因此无论是自己还是父母,都认为我考大学时一定会报考建筑学。但是,1992年填报高考志愿时,   原本计划报考天津大学建筑学的我竟然在那个节骨眼儿上开始逆反,表示“不想再在设计院里呆了,要换个环境”,于是我毅然决然地报了上海交通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专业。
真正读了生医专业,才发现自己竟然对它没有丝毫的兴趣和感觉,还是对写写画画更感兴趣。   大二下半学期,恰逢上海交大刚刚开设建筑学专业,我听从母亲的建议,转至建筑学一年级。于是我就成为上海交大建筑学专业最大的大师兄,本科生涯也一下子变成了六年。在上海交大的六年时光让我接受了建筑学的启蒙教育,也让我重新转到命中注定的建筑设计轨迹之上。
1996年上海交通大学第一届建筑学专业(16231班)在徐汇本部办展   览   ? 杨金鹏
我自知本科建筑学基础打得不牢,于是毕业后,经过一番周折如愿以总分数和建筑设计快题均为第二名的成绩考入东南大学建筑系,师从丁沃沃教授。在东大的这三年,丁老师为我进一步夯实了基础,补上了缺失的设计思维,并为我真正打开了建筑设计的这扇门。
2001年9月10日教师节,在东南大学进行研究生论文毕业答辩后和老师们合影     ? 杨金鹏
(从左到右:王骏阳、韩冬青、王建国、丁沃沃、杨金鹏、冯金龙、童滋雨、段进)
薄宏涛:   我从小就很喜欢文学和美术,从三年级起一直到高中二年级,当了十来年宣传委员。中学时我是校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校美术社团团长、校刊《功能报》(来自“日新月异、允公允能”的校训)的学生主编,习作数次入选《作文通讯》,这些听起来都是个文科生干的事,但我恰恰是学理科的。
高二文理分班时我很想学文科,但这个想法和理工科出身的父母“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经典思路相去甚远。我也没找到什么特别的理由驳倒父母的观点,不得已还是读了理科班。高考报志愿的时候,   我就想报一个偏文科、不用和数理化死磕的专业,建筑学似乎成了唯一解。虽然被老师警告多次极容易落榜,我还是很坚决地只填报了建筑学这一个志愿   。遵循自己的内心,其他一切随缘。看着我后两年学得不开心,这次父母也站在了支持我的一边。很幸运地是,虽然高考分数不理想,但我最终还是得偿所愿地学了建筑学专业。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了和建筑的结缘之路。
吕强 :   选择建筑学是我人生最大的一个偶然!
我是一个正经的理科男,数理化成绩比较突出,尤其数学,每年学校的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我都会参与集训,然后第一轮就被踢出来了 。勉强考上县里的重点高中,高二结束时从入学时的年级100名跌倒了年级500名左右(全年级大约800人)。仗着有点小聪明,在高三一年时间内,成绩稳步上升,直到高考前最后一次模拟考试,重返年级第80名。那时候每年高考降甘霖,也许是老天帮忙,我至今仍然清楚记得,数学试卷最后几道大题,我一开始束手无策,绝望的我索性趴在桌上眯了一会,带给脑子十分钟完全放空的时间,再坐起来全部顺利搞定。
报志愿的时候,挑来选去,父母最后把决定权交给了我,在天津大学建筑系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计算机系之间选一个。后来,   第一志愿报了天津大学建筑系,其余的都是电子计算机。至今我都在想,如果我当年选了北航计算机,没准现在就是个IT精英了  
陈日飙   那时候广东高考是考前报志愿选专业,我在高中当了三年班长,班里同学们在填报志愿时,对各专业知之甚少,   为了帮助大伙儿了解这些专业选好志愿,我了解到有一本新书详细地介绍了所有专业和相关的名校   ,于是组织了一次邮购(那时还没有现在的团购和快递业务),让班上同学们都有了这本书。于是我才知道“建筑学”这个专业需要些美术功底,也知道了有“老八校”的说法。所以   自小喜欢画画的我就把报考建筑学专业作为了我的首选志愿的专业   。在择校时,在建筑老八校里我盘点过,自己有机会考上的就哈工大、西冶和重建工三所学校,后来也就选择了离广东最近的重建工(现重庆大学)。高考成绩放榜,我如愿以偿考取了第一志愿学校重建工和第一志愿建筑学专业,就这样,迈进了建筑学的大门。

Q2

———
做建筑设计这些年,对您触动最深的经历是什么?

盛宇宏:   应该是这些年能够在所热爱的领域有所作为、有所贡献吧。
分享一个我之前做过的一个文教建筑——   广东实验中学芳村校区的设计经历   。这是一个汲取了传统岭南文化特色和地域特点的全过程建设项目,以百越民居和南越王为灵感,建筑外观局部采用红色的面砖凸显出红砂岩文化符号,用红色砖墙所蕴含的岭南文化包容的内力、创新的精神和张力,使校园与岭南精神产生情感共振。同时线条造型简约流畅,彰显校园理性思辨氛围的严谨与庄重,又以富于活泼、生动的视觉变化,展示学校传统的历史内涵和富有文化气息的形象。对我来说,   这不仅是一个以现代空间传承岭南文化、演绎岭南建筑的设计之美的项目实践,更多的是能够凭借所学回馈母校,回馈岭南这块土地的那种成就感与满足感,我们是可以凭热爱抵挡岁月的漫长  
广东实验中学(芳村校区) ?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
崔岩    十几年前与奥地利蓝天组建筑师团队的设计合作经历,让我真正从本质上理解“设计之都”的含义。   “设计之都”一词原先仅理解表面的意思:设计时尚、理念先进。当年我已是四十多岁的职业建筑师了,深知欧洲建筑师在中国的设计同样会经历边设计边施工建造、方案走向由领导决策的中国困境,而   欧洲建筑师的应对策略是依靠成熟的设计顾问团队、欧洲供货商体系、欧洲产品参数标准及实验室参数标准等社会设计资源体系的参与,以技术和数据说话,大大降低了设计完成度不高的风险,从外立面装饰作法、材质应用至机电设备、家具、灯具、建筑声学材料等,建筑师会与二十几家不同的顾问公司、厂商、专业设计公司联合工作,对每一合作的团队均有设计控制及围绕设计产品工艺的优化调整,产品的品质和美观度得到了提升,甚至由于设计控制而开发了新的产品   ,原创的设计引领了工业化和跨学科的交融和发展,形成工业产品的输出和品牌的确立,体现设计的科学体系化和设计的引领力量,也让我亲历领悟了“设计之都”的真正含义。
郑方    我从2003年开始参加奥运场馆设计,20年间,两个奥运的经历塑造了我对我们生活的世界的认识。   和成千上万的观众一起,坐在自己负责设计的场馆里,亲眼看见人类中那些最高、最快、最强的身体;亲身见证赛场上精妙绝伦的技巧、风驰电掣的速度、石破天惊的力量;这让我相信,我们从事的这个古老专业,能够和人类文化的精华产生深刻的关联  
“水立方”中进行的游泳和跳水比赛 ? 国家游泳中心
变身“冰立方” 后的滑冰赛场 ? ISU
变身“冰立方” 后的冰壶赛场  ? WCF
马进     前半段职业生涯中,   让我触动最深的经历是一次出国考察,我的所谓“建筑原教旨主义”设计观就是那时形成的     2005年,刚从日本回国的钱强组织了一次日本建筑考察,带领许多东大、南大的老师参观了爱知世博会以及京都、东京很多著名的建筑。
当时安藤忠雄如日中天,妹岛刚刚展露锋芒,隈研吾才有一两个作品。所以一路上安排了不少安藤的作品,包括风之教堂、光之教堂、水御堂、飞鸟博物馆、陶板名画之庭,等等。最后还到了淡路梦舞台,看了安藤这个“集大成”的作品总汇。安藤的作品的确很有感染力,同时,他也是一名手法比较单一的建筑师。一下子集中参观这么多安藤的作品,就像连续吃了几天鲍鱼,大家都有点“腻住”了。从最后一个安藤作品狭山池博物馆出来后,有同行的建筑师戏谑地说:“真的受不了了,这种建筑我也能设计出来了……
后来,钱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他曾经工作过的日本三大建筑企业之一   “竹中工务店”新落成的总店大楼   。他专门安排了这个项目的设计负责人全面介绍了从概念到方案形成、深化落地、实施和运行评估的过程。两个小时的讲座,加上现场参观,真是给炎炎夏日里的我兜头浇了一大桶冰水——原来设计能做得这么有逻辑、这么深入。   这个空前复杂的大型建筑看上去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大盒子,其实奥妙无穷:空间的组织是仔细研究的高效办公模式,用“外壳剪刀撑”结构解放了内部,四座小中庭将建筑深处点亮。技术上,10.8m的跨度梁只有450mm高,中庭上有随阳光转动的“捕光镜”,空调风管采用回收的瓦楞纸板加工的、外墙是竹中独特的一种抛光混凝土板,而且是用机器人施工的。用一套自动系统来控制各种开口和设备来降低能耗,每天整个办公楼的能耗都显示在入口的LED屏上……   从竹中大楼走出来,一行人都很长时间低着头不说话,看来大家都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终于,那个戏称能复制安藤的同行老师叹了一口气:“这个,我真做不出来! ”我深深地感到,   这不是技术上的差异、造价上的高低,而是观念上的   。我们在媒体上宣传的建筑太关注表面的东西了,建筑设计不仅是创作,更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的思维过程。   从此我就天然地对建筑界的“网红”“爆款”有所回避,一直专注于建筑本体的研究,将建筑设计视为一个整合功能、技术和建造的完整体系  
杨金鹏:   触动最深的经历有两段。
一段是刚工作时在崔总(崔愷院士)带的院方案组的那两年   。自己深知此处藏龙卧虎,唯有努力才可以不被落下,于是心无旁骛地拼命学习。师傅带徒弟的工作方式、快节奏的方案创作、高密度的讨论改图,为我打了一个非常好的底子,也养成了较好的工作习惯。
2002年夏天,方案组的伙伴们在内蒙草原    ?杨金鹏
另一段是我作为项目负责人辅助崔总进行厦门新机场设计时,崔总对于设计的尊重和追求   。这是一个极其复杂、超长周期的项目,已经经历了八年,未来可能还有四年,非常考验持续的投入度和控制力,并且还会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但是崔总依然可以做到广泛听取意见,并在设计中把自己的理念融入,带着我们从宏观规划到技术细节一点一点、一遍一遍地进行技术攻坚、修改调整、方案汇报,让人动容。
从方案组开始,向崔总学艺求教的师徒状态一直延续至今    ?杨金鹏
薄宏涛:   一块静寂的土地,从一张白纸,孕育第一个构思,勾勒第一根线条,描绘第一张图纸,现场铲出第一铲土,打下第一根桩,一砖一瓦的逐渐生长,到全面落成开业,积极融入城市生活,成为人们城市梦想和多样生活的承载地。项目过程短则一两年,长则三五年甚至以十年计。   这个体验如同养育自己的孩子,看着一个小生命从孕育到诞生,到健康成长,再到长大成人,我想,这会是每一位建筑师最有成就感和最触动的人生历程。
2015年到2021年我和团队持续奋战在北京首钢园区的宏大更新项目上,从冬奥组委办公园区、体育总局冬季训练中心和三高炉博物馆,到六工汇、香格里拉酒店和大跳台,再到金安桥、中央绿轴遗址公园以及洲际假日酒店和制氧厂,等等。

第一次攀上高炉炉顶 ?薄宏涛

2020年中国建筑学会年会汇报首钢更新项目 ?薄宏涛

七年的时光,困苦、艰辛和汗   水,在冬奥一朝绽放。在电视机前的我突然发现,在张艺谋导演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短片中“清明和大暑”两组镜头出现了自己的作品,简直是惊呆了!其   后,   大跳台上谷爱凌和苏翊鸣先后折桂,他们腾空而起的矫健身影和园区伟岸却充满朝气的风貌浑然一体   ,成为了冬奥史上最震撼人心的画面。转播镜头中,   自己和团队在七年间一次次在脑海中勾勒和构想的画面,全部变成了现实,那一刻的感动是难以用语言描摹的  

北京2022冬奥会正式开幕,首钢三高惊艳亮相开幕式开场视频的“ 清明和大暑” 镜头  ?CCTV5

作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和单板滑雪大跳台的比赛项目场地,谷爱凌、苏翊鸣在此相继夺冠,大跳台成为中国队“夺冠福地”,也在中外媒体中“完美出圈”

(左:?新华社,右:?CCTV5)

除此之外,2019年博士论文答辩也让我终生难忘 。那是在我进入东大师从程先生七年之后,在项目工作极大压力的缝隙间咬牙坚持的结果。虽然成果难尽人意,但过程足以让我铭记,这也是我再出发的起点。

2019博士论文答辩会?薄宏涛
吕强 : 感触最深的是   大学毕业后的每段工作经历  
1999大学毕业后 进了房地产公司,然后出来和师姐做装饰公司,后来到北京进了PTW北京办事处,2005年到了悉地国际。能够参加水立方项目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是一个做过室内设计的建筑师,从此就与体育建筑结下了不解之缘。
所以,   年轻的时候做什么我觉得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从做过的每件事情中学习到一些东西,而不是虚度时间!最后,每一点学习到的知识都会帮助我们在职业生涯中越走越宽。   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努力都是充分且必要的核心条件,而机遇是在努力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降临且被抓住的!
参与的体育建筑设计 ?吕强
陈日飙   从业近20年,印象深的经历有很多,比较深刻的是   2009年参加了北川新县城的灾后重建设计工作   。当时我们参加了由中国建筑学会指导、中规院组织的北川新县城一批公共建筑的设计竞赛,我们公司参加的三个项目均入围前三,最终我带队设计的行政中心项目幸运中标,自此和绵阳这座国家科技城结下了不解之缘。最终行政中心建筑群按期竣工,华艺完满地完成了这项意义重大的项目。
2010年在北川行政中心工地与中规院和北川县领导讨论项目  ?陈日飙

2016年11月在母校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做报告  ?陈日飙

在《建筑新北川》一书中,前中规院院长李晓江大师写了一篇题为《规划师与建筑师合作的典范》文章,他写到:   “陈日飙设计的行政中心方案,整体上大气庄重,不夸张、不浮华,追求羌族建筑文化的有机传承与创新,在尺度、比例、材料和色彩上精益求精。   ”晓江大师的点评是对我们团队莫大的鼓励。
最让我们庆幸的是,这个项目让我们有机会探索现代建筑在羌族文化传承基础上的传承与创新,在建筑的体量、尺度、色彩和材质等方面真实地表达羌族文化,实现了现代建筑表现地域文化的特质与内涵。   而且最重要的是,建筑建成后获得了当地百姓的认同和喜爱   ,成为了新县城中一组比较有特点的新建筑。

Q3

———
您是如何走出自己的设计之路的?

盛宇宏   在设计上,   我始终坚持“建筑与自然共生”的理念   。从结合沿河山地高度落差地形,建筑体量顺应山体起落成为自然地势的一部分,体现“天人合一”造境理念的   阳朔河畔度假酒店   ;到于广州珠江新城CBD核心区独特的区位条件,通过对整个城市空间的纵向思考,寻找建筑项目与城市精神的契合点,将自由向上、肌理丰富的城市象征意念——稻穗形态艺术演变成流畅曲线,采用“三塔合一”建筑体量的   尚东柏悦府   ;再及2020年Active House Award国际大赛中国区竞赛评选中荣获“Active House 卓越奖”的公司办公室改造项目,尝试在条件有限的环境下避免更多碳足迹,提升健康舒适性能,通过延长整个空间与循环环境的生命周期,减少碳排放实现高层办公楼中的办公室主动式建筑改造,我尝试在项目实践中探索一种“真正可持续”的处理方式,从运动与发展的角度探索并重新定义“此时、此人、此地”的空间体验,让建筑成为融于自然的唯一。
▲阳朔河畔度假酒店 ?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
▲尚东柏悦府 ?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
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办公   空间    ? 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
张兵 :   我最初的职业理想就是建立一个职业建筑师团队   ,最开始我们的团队也是由纯建筑师组成的,不过那个时候,市场上没有合适的室内、结构、机电团队来很好地相互配合,我们又希望建筑的状态是表里如一且经得起审视和推敲的,于是就一个专业、一个专业地建成了一个包含了规划、建筑(全专业)、室内和软装的设计师团队,现在感觉这样的组合非常高效,也有机会全面控制一个项目的综合效果。
崔岩    我专业成长至成熟的时段正赶上建筑业大发展的黄金时代,在新世纪中国加入WTO后,全球化所引领的建筑业市场的开放发展促成建筑师职业与国际化接轨时代的来临,   过去教科书中的作品和大师神奇般的引入中国市场   ,走入我们的生活中,甚至就走到你的身边与你共同合作设计,   在众多的思想、风格及思潮的冲击   下,我也产生了专业发展方向及文化自信的迷失,尤其对地域经营业务的建筑师来说,市场的容量不支持定位专项设计的发展方向,必须坚守多品类的项目设计才能维持团队的成长。经历较长时间的实践探索和自我定位,   让我明白了建筑师更高的工作目标:创造高品质的空间——建立在功能合理基础上的高品质空间塑造,进一步提升建筑的场所文化属性,让城市和人的生活更美好。
北方金融中心  ?崔岩
大连国际会议中心  ?崔岩
大连国贸大厦  ?崔岩
设计意识的确立,重塑工作的源动力,对业主要求的宽容度都变得明确清晰了,自我设计的态度自然发生了转变,也潜移默化地融入作品中,让作品渐渐产生了内在的变化,即使当下的绿色低碳、参数化的理念及技术引入,也仅为空间品质的塑造增添新的方法手段,而对空间和场所的创造和以优异的品质提升建筑的文化属性,依然是建筑师永恒的追求。
郑方    硕士毕业之后,我跟随庄惟敏院士参加清华大学综合体育中心的设计工作,在实践中学习建筑形式和力学性能、空间设计和大跨结构的统一。   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冰立方)、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设计过程中,向更多人学习——充满智慧的学者、工程师、专家   。2009年奥运会赛后,我又返校跟着庄惟敏院士攻读博士学位。   读书学习,对设计同样是必经之路  
马进     接着Q3的观点,先要谈如何理解“自己的设计之路”。如果把“自己的设计之路”认定为作品带有某种鲜明的个人特征,譬如一些大家羡慕的明星建筑师,那么这条路就无论是意义还是成就,都太狭窄了。绝大多数建筑师的设计都是他人投资,为了服务他人的;同时,很多建筑也会被公众使用、成为城市形象的一部分;建筑的建造、运行和拆除都对地球环境产生着影响。所以,无论从哪一点看,“设计之路”可以有,“自己的”这个定义就值得商榷了。如果“自己的设计之路”是讨论一种成为成熟建筑师的个人经验,那么倒是可以谈谈。我认为,   成为成熟建筑师的最关键,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对于我个人而言,   身兼建筑师和教师的身份,使我更加重视“产、学、研结合”的道路   。我将实践项目中的问题提炼,组织成有目的的设计训练计划,再不断完善到方法论的高度,这样就形成了我在大学里的本科和硕士设计课、毕业论文研究的课题。而师生通过互相促进的教学活动,推进了这些研究的发展。每一个项目都秉承工程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理念,每一个研究方向又通过大量的实践项目得到不断的精进,从而让创作更具有前瞻性。
南京丁家庄A13地块社区中心,集约型复杂公共建筑的“剖面设计方法”研究    ?马进
南京石埠桥社区中心,当代建筑材料与构造的建构研究       ?马进
南京石埠桥九年一贯制学校,强调“社会性”的教育空间类型研究    ?马进
南京禄口空港新城会展中心及温德姆花园酒店,数字化建筑的生成与建造研究  ?马进
杨金鹏:   从事建筑设计已有21年了,绝大部分时候,我觉得自己并没有把它当成一份工作,而是一种对专业目标的追求、设计状态的享受和自己价值的体现。   相对来说比较单纯,这样有限的精力可以做到尽量集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就会想得开一些。
薄宏涛:   我特别喜欢不同城市的差异化体验,这可能因为我成长、学习和工作的城市众多且特色鲜明的缘故吧。天津、重庆、上海、杭州、北京、南京,每座城市的城市格局、街巷肌理、风土特征、人文气质、语言饮食都迥然不同。而理解一座城市的最佳阅读方式就是“身体的介入”,迈开脚,去丈量城市。
设计观上,我推崇从城市和土地的在地环境出发,以城市的视角审视和思考项目,顺应在地的环境,做环境中的建筑,并通过建筑改变城市环境,进行“自然营建”。   仅立足于建筑单体来思考建筑,往往会进入单纯的视觉审美的逻辑体系,最终难以对成果做出客观的评价;而当立足于城市层面去思考和探讨建筑时,通过分析城市的客观运行或发展规律,往往可以得到具有指向性的设计方向,使得最终的成果更接近于一种科学性的结论。
冬奥组委办公园区 ?王栋
建筑是组成城市的基础空间单元,解决建筑单体的问题需要系统地认知整个城市中与其相关联的因素,结合建筑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进行更系统、更具逻辑性、更准确的判断。在实际项目中,不同的业主对于建筑美与丑的认知可能千差万别,但城市的基础运行规律却很难被击穿或颠覆。所以站在城市高度上思考建筑,对于设计的逻辑性和最终的项目落地都有很大帮助。

三高炉博物馆及秀池石景山 ?王栋

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训练中心 ?陈鹤

六工汇 ?黄建志

对于城市的复杂性系统的认知越高,越接近城市运行规律的本真。   通过认知更多的城市客观发展规律、空间美学规律、人文传承线索,作为指导建筑创作的标尺   ——这就是我选择的设计之路,   跳出红线思考建筑,认知城市、认知区域、认知土地   ——这是我开展设计的起点。
首钢园区筑境参与设计的重点建筑 ?筑境设计
吕强 :   首先是个人努力   。没有个人的努力,无论在哪里都不会有好的结果。我们的前辈、领导在看我们的时候,首先看的是人品。天资聪慧者少之又少,而如果人品不行,则完全失去了被培养的机会!
第二,善于总结   。做每个工作都会有得失,比如我会认为持续加班半年做同样的事情是一件不可接受的事情。当这种状态持续到半年的时候,我一定会不停地反思是因为什么加班:工作量太大?方法不对?换了工作角色?终归是有一定的原因的,找到这个原因,然后寻求解决方案。我就是不停的从“加班—不加班 加班 不加班 这个循环里面不停地提升了自己。
第三,依托平台   。能够独立创业并走出自己设计之路的人少之又少。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找到好的平台,在为平台创造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价值是一个普遍的规律。
第四,保持学习  
▲自我总结  ?吕强
陈日飙   建筑师这个职业确实无法停歇,因为有太多的新知识迭代和项目的新挑战。所以无它,   必须要坚持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热情,专业上永远没有边界,要不断尝试,不断创新   ,才能不断进取,才有可能立足不败之地!
2019年12月在哈尔滨中国青年建筑师设计论坛做报告     ?陈日飙

Q4

———

作为建筑学专业的前辈,有哪些想对新入学的学子们说的?

盛宇宏   我个人认为,   越是年轻越是要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和实际技能的培养,以此夯实专业和实践基础   。学无止境,唯有前行。
张兵 :   做自己喜欢的职业   ,才能坚持长久。
崔岩  建筑学不同于其他的艺术及学科门类,它是综合文科和理工科特色的复合型科目。再炫目的设计构想也是要生根落地的,建筑师不仅应该具备先天对美的直觉,后天对于建筑设计的淬炼同样至关重要。因此,同学们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   不仅要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情商和素质教育的自我完善也尤为重要,因为任何建筑构思细节的落实又蕴含着建筑师锲而不舍的精神   ——   一种妥协和坚守相互交融的建筑精神,对建筑精神的培养和引导是一门更重的功课——一门建筑成功的必修课。
郑方    建筑从来都是一个高技术行业,好的设计让我们和时代同步;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共享梦想成真、相互依存的感觉。我们的专业因为不断学习和探索建筑设计与工程技术、自然生态、社会文化的历史和前沿领域而充满魅力。   我相信你们将贡献于时代,通过设计创造一个可持续的未来  
马进   建筑学是一个最令人愉悦的学科,是艺术与技术、人文与科技的结合;时而遨游于历史长河,时而忘情于山水之间,时而穿行于多彩异国,时而冥思于咫尺方寸;其涉及的知识旷阔驳杂,扶摇九天之上,却又贴近生活,悟道于市井之间。除了专业知识,还会练习绘画、陶艺、木工、机械加工、装置、编程、3D打印、纺织、时装、摄影、视频、演讲与辩论……   对于在小康社会中成长起来、为兴趣而生活的新一代,我想象不到还有哪一个学科能在魅力上和建筑学相比  
当然,行业是和学科有所不同。现在建筑行业里有不少负面情绪,一方面是存在着不少不合理的东西,一言难尽;另一方面,可能是我们自己的人生理想在不断沉沦的原因。我常用一句话鼓励自己:“士不可以不弘毅。”想想学生时代那些改变社会、造福民众的英雄主义的想法都到哪里去了?   如果有不公平,应该用各种方式去斗争、去改变,何苦做“祥林嫂”,逢人便诉苦  
杨金鹏:   对于设计要充满激情,对于未来要充满期待   ,设计的追求永无止境,设计的青春永远年轻,只要持续努力一定会有好的结果,甚至会超出自己的预期。
薄宏涛:   建筑设计是通过定义城市空间、建筑空间以及其关联的生活方式来定义人的生活与行为的;同时又以物质化的空间投射生产力、科技进步和文化取向的变迁对其的影响,可以说是用空间书写人类的城市史。建筑学科兼具人文艺术学科和实用工程学科的特质,一位建筑师需要是艺术家、工程师、文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演讲者、策划者、统筹者,等等。   学习建筑的年轻人们,请呵护好自己对崭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敏锐度,呵护好自己的赤子之心,保持坚韧度和不断求索的信念,兼怀悲悯天下的社会责任感,这是能够在这条道路上坚定前行的必要条件  
再有,城市生长有其规律性,与之伴生的建造活动亦然。对于当下的中国,主要城市的高速城市化进程已近趋缓,大宗的城市建设项目必然减少,但与之对应的是小型化、个性化、碎片化的项目大量出现。这意味着   传统快速集约标准化的行业生产实践模式会被极大颠覆,强调个体体验、个性特征和数字传播力将是未来建筑师们关注的要点  

此外,数字孪生、元宇宙等基于算法的数字化思维也正在深刻影响着人类对于物质世界的认知和使用模式,这或许也会改变建筑学的实践边界。纸上设计会在虚拟世界成为真实的存在, 建筑学或许也会进入一种数字化生存的崭新状态

吕强 : 珍惜学校里面的每一天,也要积极融入社会 !大学是从学生到职场的过渡,一方面要学习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掌握一种自我学习的系统方法。毕竟学校能够教的只是一小部分,工作中还会有更多的知识需要去学习,而 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

陈日飙 各位有志学习建筑学的学子们:这个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许多企业都采取了控制规模暂不招新人的策略,所以这两年毕业生就业可能会相当困难。前不久我看到一个数据统计:2000年(我本科毕业时)全国高校毕业生总共才95万,而今年毕业生的总人数已超1000万。所以同学们, 在未来,你们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才能打下扎实的基础,工作中也是如此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在未来不确定的市场中,可能会遇到许多逆境,但我相信所有的逆境都是公司和个人成长的机会,当我们共同经历过行业的低潮起伏和逆境重生后,我们会历练出更强大的心脏,更专业的能力和更充沛的自信 。我也坚信:在未来,建筑设计作为一种创意工作依然不可替代。如果我们设计业界的同行能坚守并努力创新求真,这个行业依然会生机勃勃,也许一个健康的、公平竞争而又充满活力的设计新时代,很快就能到来!

策划:王文慧
排版:王娜  
编辑/校核:王文慧


        
 
             
                    

      互动话题欢迎在评论区   聊聊你与建筑学的不解之缘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