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前言 曾听一个知名的营销专家这样讲他们的工作逻辑: 就是把一系列的小事都做好,并且努力做到极致,降低成本,让用户对产品有更好的体验 。 这是指导思想,也是方法。 在多年前,还是微博时代时,就曾看到过一个大 V这样去研究淘宝: 他去研究客户从淘宝下单到付款成功,总共要点击多少次鼠标,填写多少信息。 这是一个视角,也是一种方法。
1.0 前言
曾听一个知名的营销专家这样讲他们的工作逻辑: 就是把一系列的小事都做好,并且努力做到极致,降低成本,让用户对产品有更好的体验 。
这是指导思想,也是方法。
在多年前,还是微博时代时,就曾看到过一个大 V这样去研究淘宝: 他去研究客户从淘宝下单到付款成功,总共要点击多少次鼠标,填写多少信息。
这是一个视角,也是一种方法。
……
受很多这样类似思想和观点的启发,于是就在造价工作中不断地去尝试、去践行。
努力把每一个造价场景中的小事都做好,少走弯路,或者不走弯路。
把造价的信息、数据作为切入点,去找寻它们在梳理、提取、处理、转移、审核、确认等等环节可以优化的地方。
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终点就是一个金额,并且是经相关方确认的一个金额,为此, 要经历从一堆数据,到两个数据,进而才能形成一个数据的过程。
所谓 “ 一堆数据 ” ,这是造价工作的起点,要从造价资料中去梳理、去提取,去计算,包括数量、价格、费用等等。
所谓 “ 两个数据 ” ,是指 “无争议金额 争议金额”,造价工作基本都要经历这两个数据的阶段,几乎很少能直接就达成的,尤其是工程结算环节。
对于最终的 “一个数据” :那就是消除争议金额后,所形成的无争议金额。
从一堆数据到两个数据的过程是造价人可以掌控和推进的,但从两个数据到一个数据的过程,造价人的话语权重就相对弱了。因为这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需要时间去发酵,才能彻底解决。
但造价人也不是无能为力的,是需要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去推动问题的解决,因为问题一日不解决,那项目不算结束。
造价工作最理想的状态,那就是造价人都是合格的、懂规则、守规则。
然而真实的工作场景并不是这样的,而是由处在不同业务能力阶段的人员构成的,甚至还有造价外行。
这就好比甲方、施工单位和造价咨询等三方斗地主,有会玩的,有不会玩的,有高手、有新手,既然坐在了一个牌桌上,还要让游戏进行下去,那就没有撤退可言,必须坚持到底。
造价人彼此间就要学会兼容,要有人敢于站出来,去普及和明确规则,去主导工作的进展,对于这样的场景就是一个 “无领导小组协助”,对于这个词是从某公务员面试培训的视频资料中看到的,也是很受启发的。
对于 “无领导小组”成员的构成,通常是由:名义领导、隐性领导、还有记录者、计时者,以及吃瓜群众。这些角色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可以是几个角色于一人。
为了推进造价工作,必须要有人主导,要对进度负责。
对小组的人员,如果是高手,就要谦虚请教;如果是新手,就要学会引导;如果是能力相当的,就要协商;如果是外行,就要学会引领。
总之就要把这个有着各自站位的 “临时团队成员”统一到一个目标上来,要形成合力, 业务能力强的要多出力,成长期的要善于跟随,对于外行躺平等结果就是最好的状态。
保持信息对称是消除造价工作差异最好的方式,然而很多造价小伙伴是会忽略的,在造价工作中的沟通,基本都是业务层面的沟通,沟通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语言沟通和文字沟通。这两种方式我们都不陌生,但在执行环节稍稍不注意就可能会产生差异。
对于 “语言沟通” ,很容易就会出现苹果和梨的情况,比如工作安排者想要的是苹果,而工作接收者却给的梨,也就是信息传递出现了问题。不是没有说清楚,就是理解出现的偏差。
对于造价工作的沟通其实是有一个框架的,它有三个要素 ,分别是:资料、成果和时间。
不论是说者,还是听者,双方要把这个三个要素给讲清楚, 具体话语和台词可以自由发挥了 。
有些信息是需要文字沟通的,尤其是那些隐性的信息,也就是只有自己头脑中知道的信息,很多都是自己认为没有必要的信息,不以为然的信息。
很多时候恰恰是这样信息让我们的造价成果产生了差异, 最为可怕的是:这些信息的差异只能通过我们输出的造价成果才能被发现,在此之前是无法知晓的。
因此要实现充分的沟通,就需要把这些对造价成果输出产生影响的隐性信息进行显性化的表达,要在源头消除差异的产生。
这是指导思想,也是方法。
造价业务能力从 0到及格是属于线性增长的,只要肯学,跟着练就可以做到,但从及格到 ∞ ,就不是线性增长了,是需要从悟性、从逻辑、从认知等方面去找寻。
很多造价工作路径都是在极其窘迫的场景中去发掘的,是不得以的一种应激处理方式,再经过后续的不断迭代和完善才逐步适用于常态的造价场景。
比如造价辅助软件的开发就是基于某种工作痛点而产生的,又是基于软件使用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再进行不断的迭代、升级,才逐步成为了我们现在使用的样子。
造价人同样要遵循这样的逻辑,有痛点就要想办法去解决。
那么请问你现在的工作方式已经有多久没有迭代升级了呢?
工作中有没有那种无力感的时刻?
不妨按照这样的逻辑去审视一下自己的工作习惯。
这些问题可能有些抽象,再换一种问法:
你的工资维持现状多久了呢?
这个数据越大就越有必要去审视一下自己的工作逻辑方面的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