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是中国特大城市空间的基本属性,在这个前提下,紧凑性更加注重城市功能的混合性和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及保障空间要素的协同性,促进城市的集约和高效。对于中国特大城市通勤效率而言,高密度发展具有优势,也.存在突出的风险。一方面,高密度城市本身的集聚效应总体上有助于缓解职住分离。另-方面,过度集聚也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拥挤效应。特别是在过去快速发展过程中,偏重于道路系统建设应对小汽车增长和出行需求,而忽视了公共交通出行对于高密度城市不可替代的支持作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普遍存在滞后和不合理,又进一步地加剧了 拥挤效应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于特大城市,功能的复合性和公共交通的高效率是紧凑性的核心问题。
高密度是中国特大城市空间的基本属性,在这个前提下,紧凑性更加注重城市功能的混合性和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及保障空间要素的协同性,促进城市的集约和高效。对于中国特大城市通勤效率而言,高密度发展具有优势,也.存在突出的风险。一方面,高密度城市本身的集聚效应总体上有助于缓解职住分离。另-方面,过度集聚也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拥挤效应。特别是在过去快速发展过程中,偏重于道路系统建设应对小汽车增长和出行需求,而忽视了公共交通出行对于高密度城市不可替代的支持作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建设普遍存在滞后和不合理,又进一步地加剧了 拥挤效应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于特大城市,功能的复合性和公共交通的高效率是紧凑性的核心问题。
在城市内部空间中,通勤空间是居民通勤行为的空间映射,由居住地、就业地及其交通联系构成一职住地之间的空间分离是通勒行为发生的基础,空间分离距离(通勤距离)是通勤成本的具体表现,交通联系则是通勤行为中克服通勤成本的手段。因此,通勤空间的紧凑性,也就是居住分布、就业分布及交通供需之间三者关系的匹配性。提高特大城市通勤空间的紧凑性,是在相对高密度背景下,以职住空间合理分布和以公共交通为导向构成的通勤空间集约化的组织形式,其核心内涵是城市居住密度分布、就业密度分布和公共交通可达性水平之间形成具有较高的匹配度。
在空间.上合理配置各类资源是规划研究的基本任务,其基础建立在对现有各类要素协调性的认识和对问题空间的识别。因此,从规划需求出发,通勤空间紧凑性评价方法的建立,- -方面特别关注影响通勤空间要素的空间组织关系,即对要素的空间分布形态、组织特征和匹配关系进行评价;另- -方面,基于规划研究的视角,要能对城市空间质量做出有效评价,即不仅要能分辨协调性问题,还要能对问题性质和存在问题的地区进行识别。基于对特大城市通勒空间紧凑性的认识,从职住匹配性、公交可达性和通勤紧凑性三方面建立评价方法(图1)。职住空间匹配性是从职住密度分布和职住平衡的匹配性分析职住空间的分布特征;职住分布紧凑性从通勤距离、职住分布和公交可达性关系分析通勤联系的效率特征;公交配置可达性是从职住分布和公交可达性分析职住联系的供需平衡特征。
职住空间匹配性评价识别通勤圈内居住和就业分布密度的梯度特征,叠加职住比参数,按照职住密度(高、中、低)和职住平衡(就业区、混合区、居住区)的对应关系对城市职住空间类型进行识别(表1)。 对于特大城市而言,形成相对高密度混合区最为有利,形成高密度就业区体现了土地经济效率的发挥,但对职住平衡产生影响,而出现大规模的高密度居住区则会加剧职住分离矛盾和通勤联系压力。
职住分布紧凑性以实际的职住关系和通勤距离为基础,以低于平均通勤距离的居民所占比例确定每个分析单元的近距离通勤比,叠加职住比参数,按照通勤效率和职住比的对应关系对城市空间的通勤的效率特征进行识别(表2)。高效率混合地区是紧凑性最好的地区,高效率就业和高效率居住地区在职住平衡方面有所欠缺,而低效率地区则是紧凑性较差的地区。
公交配置可达性在计算通勤范围内公共交通综合可达性基础上,将公交可达性和职住密度分别作为公交资源供给和通勤需求指标。按照通勒需求(高、中、低)和公交供给(高可达、中可达、低可达)的匹配情况,对城市空间的职住联系供需特征进行分类(表3)。 理论而言在特大城市综合通勒圈范围内,不应当出现公交低可达地区,高密度地区必须是公交高可达地区,高密度低可达是公交资源严重错配地区,而高可达低密度地区则是公交资源配置超前的地区。
济南市是我国著名的“泉城”,作为山东省省会,承担了区域性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交通中心功能。南依泰山北临黄河限定了城市发展范围,城市空间在“明代古城 商埠区”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东西带状发展局。2010版总体规划确立“一城两区"发展形态,并提出“东拓、西进、南控、北跨、中优”的发展方针。
在不同地区的协同性方面,应处理好新区开发和中心疏解的关系。在开发规模总量控制、开发结构的差异性和空间政策的引导性方面建立整体关联。在不同系统的协同性方面,需要处理好住房、就业、交通等三个影响通勤空间紧凑性的关键要素在配置规模、供应区位和供给结构方面的整体关系。不同阶段的协同性方面,需要处理好阶段性空间发展重点和要素支撑的关系,最大程度保证系统运行的优化。例如针对当前东部新区出现的矛盾,需要加强生活设施的配套,针对就业人口结构制定相应的引导策略,并在公交组织效率上加强与主城区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