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
这是在工程施工阶段对业主负总责的项目管理,包括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装饰装修、园林绿化等等。总承包商根据所承包项目情况,采取招标形式将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各专业分包商。总承包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包括施工总包单位、专业分包单位和劳务分包单位。总包对分包实行统一指挥、协调、管理和监督,分包企业按照分包合同的约定对总承包企业负责。
对于施工总承包,我们已经有所起步,有所实践。但是发展施工总承包的市场条件是要形成总包和分包两级市场,而中国的分包市场尚未发育成熟,肢解工程、指定分包的情况还相当普遍。这样总承包负总责的责任体系确立不起来,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也就难以推进。所以说,总分包市场是否健全,对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的推行将起到关键作用。
如果没有客观的总包和分包的市场行为,那么施工总承包资质和专业及劳务企业的资质就位也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因此发育两级建筑市场是实现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的市场推动力。
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是对施工总承包项目管理的进步,进步的地方就在于由“施工”跃升为工程。显然,“工程”二字扩大了“施工”的范围,这个扩大的范围就是设计与施工紧密相连的施工图设计部分。
从国际惯例看,设计单位所做的工程设计,只到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的深度,不出施工图设计。在承包商投标的过程中,把施工图设计摆在龙头地位,以先进施工技术方案来体现保证质量、降低成本、加快进度。这就是说施工图设计进入了技术竞争领域。按照我国的基本建设管理体制和程序,施工图设计是放在设计方案的配套之中,不进入技术竞争。
施工图设计应不应该进入技术竞争领域,怎样进入技术竞争领域?应当在两个层面进行思考。
一是在发展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层面。我们以施工图设计为基础进行招标、投标,只能在管理费用上做文章,这样竞争的并不是施工技术的先进与落后,而是竞争管理费用的多寡。
施工图设计进入竞争后的程序应当是:中标的承包单位作出施工图设计后,报方案设计单位审定,由其责任人负责签字,承包单位在实施过程中则由业主选用的监理单位进行现场“旁站式”监督,这也才是监理的原本意义。
二是在国民经济宏观层面上的意义更为重大和深远。因为工程建设领域是消耗资源形成新的发展技术基础的大户,也是挖掘潜力节约资源的大户。如果全行业通过科学管理,在更多的工程项目上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方案,节约资源的潜力将是巨大的。
项目总承包是对工程总承包的进一步扩展。在这种模式下,业主仅需对工程管理的关键问题进行决策,绝大部分的项目管理工作都由项目管理公司进行。
近年来,参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改革现行的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模式,特别改革那些项目来了
2003年1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性通过《投资体制改革方案》。该《方案》将在全国范围内力推“代建制”,对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加快实行“代建制”,即通过招标等方式,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项目管理公司,负责项目建设的全程组织和管理,严格控制项目投资、工程质量和工期,建成后移交给使用单位。
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
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在2005年我国建设领域中将全面提速,并可能引发一场工程管理和行业管理新的革命。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经历探索、试点、推广、深化四个阶段,我国建筑业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其标志就是从当年学习鲁布革施工管理经验起步,到如今的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应用,全国建筑业在工程管理方式、项目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等都呈现出日益国际化的良好态势。
对工程建设领域产生的这一新型管理模式,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始终给予
建设部在2003年颁发了《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式;同时也冲破了20多年来是以设计单位仰或施工单位为龙头进行总承包而引起的壁垒;提出要打破行业界限,允许企业跨行业申请资质的突破性政策;
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委员会在同年8月迅速组织召开了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研讨会,并在会后形成了《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研讨会会议纪要》。
2004年,中国建筑业协会也制定和颁发了《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试点方案》。
目的:开展工程总承包确实起到了缩短工期、保证工程质量、有效地控制投资的巨大作用,实现了业主、承包商双赢的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