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设计圈 有个热点新闻彻底火了 越发 引人关注 ~~~ 因为死扣一个强条规范 , 设计师将楼梯外墙窗全部改为固定窗, 结果只透光不通风, 大楼成“闷罐头”。 异味浓,扬尘舞,散不掉,憋得慌。 设计师被住户骂惨了…… 到底为何?我们一起来看下~
最近
设计圈 有个热点新闻彻底火了
越发 引人关注 ~~~
因为死扣一个强条规范 ,
设计师将楼梯外墙窗全部改为固定窗,
结果只透光不通风, 大楼成“闷罐头”。
异味浓,扬尘舞,散不掉,憋得慌。
设计师被住户骂惨了……
到底为何?我们一起来看下~
楼道窗子,封死!居民楼里,闷煞 !松江区佘山镇惠泽苑居民刘女士向新民晚报夏令热线记者反映,楼道有窗不能开,一个门洞14层楼14扇窗,扇扇被“封死”。
记者随后了解到,惠泽苑、莘泽苑、咏泽苑3个小区63个楼道800多扇窗,只透光不通风,大楼成“闷罐头”。 异味浓,扬尘舞,散不掉,憋得慌 。
开发商回复称按图纸施工,是防火设计。 这操作有没有走心?这日子到底怎么过?
玻璃窗是固定的,不能推拉,也不能内外开启 来源:新民晚报 王军 摄
· 异 味扬尘 居民们憋得慌
刘阿姨向记者反映,2018年装修入住的新房样样好,就是楼道窗户“打不开”。看着有窗,但只有采光,却不通风。一开始还没在意,但时间一长,楼道里味道太大,扬尘出不去,高温散不了,要开窗却发现窗框和玻璃竟然是固定的。大家都说这种窗户就是装装样子的“假领头”。窗户不能开,家家户户苦不堪言。装修打扫时,到处是扬尘,排也排不出;楼道里,各种异味弥漫,散也散不掉;天热时,密不透风,胸口发闷浑身冒汗。居民们多方反映问题,但至今仍然无法解决。
800多扇楼道窗户是做“死”的 ? 来源:新民晚报 王军 摄
· 改造窗户 需要数十万元
居民们多方反映,得到的解释是:楼道窗户虽然不能打开,但楼道里统一安装了排风设备。但记者逐层查看,没有看到相关设备。只有直通顶楼天台的楼道顶部安装了一台形似中央空调的送风设备,但该设备悄无声息,没有送风。“相比较闷热和异味,楼道里万一出现火情,窗户不能开启,浓烟无法排出,才是最让人提心吊胆的。”住在14楼的居民张爷叔说,从没有看到设备开启过。
记者向小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了解情况,工作人员证实已收到不少居民的反映。莘泽苑、惠泽苑、咏泽苑3个小区有居民约3000户,共63个楼道,800多扇楼道窗户是做“死”的,无法开启,但这是原始设计。
形似中央空调的正压送风风机设备 来 源:新民晚报 王军 摄
居委会和物业公司也做过测算,重新改造窗户,需要向相关设计院备案,改造费用至少四五十万元。目前小区入住率等条件还未达到成立业委会要求,无法动用维修资金,居委会、物业公司暂未落实相关改造。对于改造经费一事,居民们也颇多质疑:明明是开发商设计有缺陷,为何却要动用维修资金?
· 原始设计 竟成“闷罐头”
记者通过物业公司联系到开发商工程部人员,询问:窗楼道异味扬尘散不掉,排风系统为何无法开启?窗户不能开启,消防安全怎么办?开发商人员解释:小区严格按照建筑设计院的设计图纸施工,楼道顶部安装有连接消防控制中心的正压送风风机系统,要求楼道窗户密闭不能开启。当火情发生,居民逃生时,正压风机系统会加压送风,使室内烟雾不能抵达楼梯,给逃生创造条件。但该系统只在发生火情时开启,居民无法自行开启,也无法解决楼道正常通风难题。
对于开发商的回复,居民们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
这种消防要求是否是住宅楼强制标准?
为何附近嘉枫苑的楼梯窗户都能开启?
既然楼道设计有窗户,为何不开窗自然排烟,而偏偏要通过机械加压送风防烟?
面对许多问题,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将进一步请示汇报,由专业人员解答。而对于记者提出的能否由开发商落实统一改造,将在研究考虑后给予回复。
此新闻一出,设计圈彻底炸锅了,下文为部分网友评论
(以下评论梯队 应该是专业的设计师)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自从2018年仓促实施以来,都三年了,诸多诟病,所谓专家只从理论实验出发编制规范,不考虑实际使用以及施工可行性,早就该修订了,作为设计师我们也没办法,只能按规范设计,希望广大朋友能够理解,也希望有关部门尽快督促规范组从实际考虑从施工及使用的可行性考虑修订规范!不能让设计师背黑锅!!!!!!
*****干设计的不背这个锅,请不要随意给一个设计人员扣这种帽子,干设计的不遵守规范条文就没办法干设计了。
*****这个锅,叫编制规范的专家们来解释解释
*****一群暖通专业的书呆子,编出来奇奇怪怪的规范标准,不出事才怪!
*****规范写的牛头不对马嘴,自相矛盾,还能给你考虑到这些?
***** 是的,这就是强制标准,我们也想开窗,但为了保证火灾时楼梯间内的正压状态,窗户就必须是密闭的。小区住户如果硬要开窗反而触犯了消防规范。我猜测消防规范在制定的时候只考虑安全问题,完全没考虑住户的居住体验问题。毕竟憋闷一点出不了人命,但火灾时疏散楼梯间进烟可是真能要命的。
*****没办法,规范就是法律,这怪不得设计,只能怪制定规范的人
*****中国写规范的都是一些老龄人,抄抄改改,也不见得水平有多高
*****请编制规范的专家来回答一下
*****规范惹的祸,设计师没法背锅,如果万一有个消防问题,设计不满足规范条文要求,你看找谁的责任?从源头解决的话修改规范吧。
(以下评论梯队应该是看热闹的人儿)
*****规范确实这么要求,不过这种住宅的外楼梯为啥要做机械排烟,自然排烟不好么?
***** 规范条文是死的,但是设计师和方案是活的,条文说明开头就说了”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前提,即本条条文适用的前提,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情况下楼梯间要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是否可以通过合理建筑布局规避这个问题?我认为甲方和设计方是应该思考这个问题的,是否为了指标化的东西亦或是建筑师僵化思维做完方案提暖通专业告知“布局不能动,你想办法解决”而放弃了今天用户的舒适体验感?那么多楼不是每一栋防烟楼梯间都是这个样子吧,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 现在甲方有问题,设计也有问题,很多图纸经过外审依然问题多多,为啥?因数很多,甲方不合理的设计周期是一方面,设计水平也是一方面,责任性,应付设计干完完事是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做过全国各地设计的优化工作体会很深,真希望经过优化后大家增加设计质量,简化设计,目前民用电气标准就很好,很多条款就减少设计劳动量,同时还能给甲方节省投资。
***** 这就是神一般的防排烟规范!
1、首先来看一下相关规范,解释一下居民们的问题
设计师当然是能采用自然通风,尽可能的采用自然通风, 机械加压送风占公摊不说, 楼顶还得设置个送风机房,何必自找麻烦,不讨乐, 但有些事总是事与愿违 。
来看一下相关规范要求: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5.27-3条:
该住宅14层楼高,需要做 防烟楼梯间 。
那 防烟楼梯间 可以采用自然通风吗?
可以,但需要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建筑防烟排烟规范》3.1.3条:
对于 防烟排烟规范来说,这是 争议较大的一条, 该住宅楼为什么要做机械加压送风,其实还是 前室设置的问题 。
对于公建来说,因为前室比较大,此条规范很容易满足,而 对于住宅来说前室非常小,很难满足,所以大部分住宅没办法, 只能将楼梯间做成了机械加压送风 。
而楼梯间采用了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又有什么要求呢?
我们再来看《建筑防烟排烟规范》 3.3.10 条:
此条中,明确说到了: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时, 为了保证机械加压送风的效果 ,机械加压送风的部位设置外窗时,往往因为外窗的开启而使空气大量外泄,保证不了送风部位的正压值或门洞风速,从而 造成防烟系统失效 。
所以, 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的场所不应设置百叶窗,且不宜设置可开启外窗, 窗户就必须是密闭的。
所以,这样的结果就是:
楼梯间采用固定窗,无法通风换气,会造成楼梯间异味,居民使用十分不便。
所以,就有了开篇的居民抱怨,开骂事件。
小编觉得,这完全没必要怪设计师, 设计师也没有办法,只能按着规范这样设计。
设计师遵守规范条文设计,没有错, 建筑设计终身责任制, 规范条文具有类似的法律性质 , 只要违反,不管是否发生工程质量事故,都要追究责任。
再者,设计不按照规范设计的话审图也过 不了 啊~~~
2、对于规范的思考和期许
关于人性化这一点上,在此特别表扬山东和浙江省, 对“ 前室送风口 “的设置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和做法。
先来看山东省做法 , 点击回看 《防烟排烟》规范中—— 送风口“顶部”到底是什么?权威解释来了!!
在山东省指引中明确指出了: 前室送风口可设置于侧墙顶部或楼板顶部。
所以,送风口无需正对前室入口墙面,楼梯间也无需要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再来看浙江省 , 点击回看 《浙江省消防技术规范难点问题操作技术指南(2020版)》
7.1.3 《防排烟标准》第 3.1.3 条第 2 款中,防烟楼梯间采用自然通风防烟方式,其独立前室、共用前室及合用前室的加压送风口的布置尚应满足以下要求: 1 当送风口设置于前室顶部时,不应贴邻楼梯间疏散门布置(如附图 7.1.3-1 所示)。2 对于一梯多户或前室设有多个出入口(除楼梯间门外)的住宅建筑,当受条件限制在墙面设置多个正对前室入口的送风口确有困难时,可在墙面设置一个送风口,但该送风口不应正对或贴邻楼梯间疏散门(如附图 7.1.3-2、3 所示),也不应被门遮挡(如附图 7.1.3-4 所示)
规范、标准要求严谨,这是不言而喻的。
但规范是否该考虑人性?异味儿、憋闷,是否考虑了居住者的真正居住感受......规范是不是可以更走心、更合理些呢?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自从2018年实施以来,诸多诟病,所谓专家只从理论实验出发编制规范,不考虑实际使用以及施工可行性,现在的《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规范对于公共建筑来说,按规范实施难度并不高,但对于住宅实施难度却是极其大的,作为设计师也只能按规范设计。
希望规范编制机构,能够从实际考虑,从施工及使用的可行性,对《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深入研究,修订《建筑防烟排烟技术标准》,以此更能体现标准的真正价值与权威。!不能让设计师背黑锅!!!!!!
大家怎么看?
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