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干货预制率、国标装配率计算的若干问题
安静的毛衣
2021年02月26日 14:45:37
只看楼主

Q1 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方法上的区别?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5(已废止)定义了预制率的概念,即在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 混凝土用量

Q1

预制率和装配率计算方法上的区别?

《工业化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5(已废止)定义了预制率的概念,即在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 混凝土用量 占对应部分混凝土总量的体积比。在《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51129-2017(现行)中定义了装配率的概念,即在建筑室外地坪以上的主体结构、围护墙和内隔墙、装修和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 综合比例 ,同时控制了装配式建筑的的设计和建造过程,综合的反映其装配化程度 各地根据地方特点制定当地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多采用装配率评价。北京地区采用预制率及装配率双标准进行评价。
 
需要注意的是预制率计算体积时不包含国标装配率4.0.3项要求的可计入预制部分的比例(例如:预制剪力墙板间不大于300mm宽的水平后浇部分的投影面积、宽度不大于600mm的竖向现浇段的体积等)。
 
针对装配率Q1主体结构部分与预制率算法以下举例说明:
如图所示,简单模型,层高3300mm,叠合板厚130mm,剪力墙厚200mm
预制率计算结果:

预制剪力墙体积=V预制墙+V外页板
=[(2.3x0.2x3.15+2.93x0.06x3.28)+(2.4x0.2x3.15+3.03x0.06x3.28)]x2
=(2.026+2.108)x2
=8.268 m3

外页板和保温层的体积可在预制率界面中设置是否统计:

叠合板混凝土体积量:

V叠合板=5.82x2.76x0.06=0.964x2=1.928 m3
装配率计算结果:

预制剪力墙体积=V预制墙+V外页板+可计入的现浇部分的体积(V水平+V竖向)
=[(2.3x0.2x3.15+2.93x0.06x3.28)+(2.4x0.2x3.15+3.03x0.06x3.28)]x2+2.3x0.2x0.15x2+2.4x0.2x0.15x2+(0.5x0.5-0.3x0.3)x3.3+0.5x0.2x3.3x2=9.738 m3
叠合板投影面积=S叠合板+S≤300mm水平后浇带
5.82x2.76x2+0.3x5.82=32.126+1.746=33.872㎡

Q2

PKPM-PC国标装配率中水平构件部分建筑平面总面积是如何计算的?

目前软件中的计算方法为各水平构件的投影面积总和(包括结构板、悬挑板、楼梯间),不包括与梁柱重叠部分的面积,扣除全房间洞的面积。
下面我们举例来复核一下建筑平面总面积的数值:
某住宅标准层平面布置图

程序输出结果图

梁板编号图

实际手核为465.120-463.720/463.720=0.3%,误差较小,与输出结果基本一致。

Q3

国标装配率中4.0.3条中预制剪力墙板之间宽度小于600mm的竖向现浇段体积是如何计入到预制混凝土体积重中的?

国标装配率主体结构竖向构件占比计算公式为:
其中V1a为柱、支撑、承重墙、延性墙板等主体结构竖向构件中预制混凝土体积之和,包括符合标准4.0.3的预制构件连接部分的后浇混凝土量。V为主体结构竖向混凝土总体积。

目前程序中根据自然层中预制墙的拆分结果和现浇节点的位置按以下规则进行判断:


一字型连接:

(1)一字型墙处连接两段预制墙,当两段预制墙间后浇段尺寸满足右图(a)要求时,此现浇段计入到V1a中;

(2)一字型墙处只连接一片预制墙,现浇段不计入V1a中。


 T型连接:

(1)T型墙节点处连接三段预制墙,当三段预制墙间现浇段尺寸满足右(b)要求时,此现浇段计入到V1a中;当T型①号墙肢尺寸大于600时,按照一字型连接墙肢进行判断;当T型②加③肢尺寸和大于600时,只判断①号墙肢是否小于600,如果满足,则计入V1a;

(2)T型墙节点处连接两段预制墙,当预制墙段与②、③肢连接时,按照一字型连接进行判断;T型墙节点处连接两段预制墙,当预制墙段与①、②肢连接时,判断①号墙肢是否小于600,如果满足,则计入V1a;

(3)T型墙节点处连接一段预制墙时,如果该预制墙连接的是①号墙肢,且①号墙肢长度小于600,则①号墙肢体积计入V1a中。


L型连接:

(1) L型墙节点处连接两段预制墙,当两段预制墙间现浇段尺寸满足右图(c)要求时,此现浇段体积计入到V1a中。当其中任意一肢尺寸大于600时,此现浇段体积不计入V1a中。

(2)L型墙节点连接一段预制墙,此现浇段不计入V1a中。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