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一、城市更新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一词大多数情况下是指针对由于工业革命和人口集中而引起的“城市病”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城市环境改善活动。其中这些城市病包括:交通拥挤、住宅紧张、经济衰退、社会骚乱、以及失业、贫困、各种犯罪等等。由于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背景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其城市衰退的类型、症状及程度亦有所不同,相应地,各国城市更新的途径亦有着各自的特色。
一、城市更新
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更新一词大多数情况下是指针对由于工业革命和人口集中而引起的“城市病”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城市环境改善活动。其中这些城市病包括:交通拥挤、住宅紧张、经济衰退、社会骚乱、以及失业、贫困、各种犯罪等等。由于各个国家的社会经济背景不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其城市衰退的类型、症状及程度亦有所不同,相应地,各国城市更新的途径亦有着各自的特色。
城市更新的方式可分为重建或再开发、整建及保护维修三种。重建或再开发,是将城市土地上的建筑予以拆除,并对土地进行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的新的合理使用。整建,是对建筑物的全部或一部分予以改造或更新设施,使其能够继续使用。保留或维护,是对仍适合于继续使用的建筑,通过修缮活动,使其继续保持或改善现有的使用状况。
二、社区规划
社区是一个社会学范畴的概念。英国学者梅因(1871年)在《东西方村落社区》一书中首先使用了“community”一词。较为有影响的理解则是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1887年)在《礼俗社会与法理社会》一书中的论述——社区是基于亲族血缘关系而结成的社会联合。在具体的概念解释方面,来自不同背景的学者有着不同的解释。但可以认为“社区一次在社会学上的主要用法是指空间领域的社会组织单位。其次是指一定地域具有心理凝聚力或感情归属的人群的集合”。
城市居住社区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高密度的异质生活单元,社区首先是城市的社会生活单元,大多数社区成员的基本生活活动是在其所在的社区进行的。他们以家庭为单位消费各种生活资料,解决基本社会生活需求,以此建立起多种社会人际关系,通过社区的媒介共同解决物质和精神生活中的各类问题;(2)多元的社会关系及文化,异质性与人口的流动性使居民逐渐对所处的社会环境产生较为宽容的态度,这种求同存异的都市心态使新事物得以在城市产生并发展,同时又促使新事物层出不穷,为城市提供多元化生活方式的支持;(3)复杂的社会组织结构,为适应多元化的功能,城市社区的社团组织在规模、数量及内部结构上都较复杂,并且呈专门化、层次化等特征。
三、生态城市和低碳城市
为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热门话题。城市是碳减排的关键,而城市规划作为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必然担负着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角色。引导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严格的保护环境措施是实现低碳城市的重要策略。
(1)低碳城市目标下的区域规划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 人口加速向城市转移, 城市向周边区域蔓延, 内部功能转变, 人口外迁和工业园区建设,使得城市的生活就业活动范围扩大,城镇间联系密切, 伴随日益增长的交通出行需求。在中国更合理的都市区发展模式应是结合有轨道或区域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发展模式, 通过空间整合与控制小汽车的使用, 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标。区域规划要强调区域公交网络与区域空间布局模式相适应, 如果采取公交走廊模式而区域空间布局仍是基于格网状道路网的散布方式,则很有可能将使结果向有利于机动车出行的方向倾斜。区域空间结构的调整应当配合就业居住的规划才能共同实现“ 低碳”的城市发展目标。利用高效的公交系统将各城镇有效地连接在一起形成区域平衡。
(2)总体规划下的低碳城市空间结构
以绿楔间隔的公共交通走廓型的城市空间扩张方式, 将新的开发集中于公共交通枢纽, 有利于公共交通, 同时要注意改善城市的形象和控制小汽车的发展。实现有控制的紧凑型疏解, 实现低碳城市的目标。低碳生态型城市的空间结构的形成需要有绿色交通体系的支撑。城市建设要首先有利于步行和自行车的使用。低碳城市的土地使用规划的三个原则:以短路径出行为目标的土地混合使用;适合行人与自行车使用的地块尺度;以公共交通可达性水平来确定开发强度。
四、城市设计
整体来看我国的城市规划法定体系更多的是横向分层的综合性规划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 是在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横向综合协调统筹的规划。而城市设计更多的是纵向的系统全过程的参与。在城市规划体系强调的是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手段与过程。许多城市在进行城市总体规划的过程中经常采用总体城市设计专题的形式进行相应的研究, 也有许多城市明确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的城市设计阶段性操作方式。但无论怎样操作, 有一点十分清晰明确即横向综合的法定规划有明确的范围尺度和阶段划分,纵向系统的城市设计难以明确划分层次和阶段, 体现为一以贯之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 设计的总体目标和核心意图需要一再坚持, 信息的传递与转译需要灵活的技术手段与工作技巧城市规划的落实有时也需要城市设计这一纵向系统的全面补充、衔接与落实。
城市设计为了做到在纵向上与城市规划体系相衔接,可以分为:总体城市设计、区段城市设计、地块城市设计和专项城市设计。
总体城市设计是针对城市集中建设区及周边必要区域编制的城市设计,在这一阶段应明确体现城市特色的风貌定位、构建符合自然山水特征与发展要求的空间结构、塑造满足体验与观赏需求的景观体系、组织适应市民活动与城市形态的公共空间,提出针对城市设计重点控制区的分区引导。区段城市设计是针对城市集中建设区内局部地区、街区、地段编制的城市设计,这一层次的城市设计需要提出城市设计方案,明确区段空间形态、景观风貌、环境品质等的控制和引导要求。控制性要求应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并作为控制性详细规划报送审批的重要条件。控制性要求应纳入建设用地出让的规划条件。地块城市设计是针对城市区段内特定地块编制的城市设计,需要制定详细的城市设计方案,明确特定地块的建筑形体、园林景观、市政工程的设计控制要求。专项城市设计是针对特定范围内的特定问题、要素或系统编制的城市设计,针对区域范围编制的专项城市设计应提出明确的景观风貌框架等内容,针对城市特定问题、要素或系统编制的专项城市设计应制定相应的控制方案,并对建设实施提出管控要求。
五、高铁周边城市(高铁新城)
近年来,很多有高铁站经过的城市纷纷建设新区或新城,其有利也有弊,需要辩证的看待。
利:
1)有利于促进城市郊区化进程
2) 缓解大城市单中心的压力,有助于吸引人口向近郊转移。
3)有利于适度分散中心城区过于集中的功能
4)有助于形成围绕区域乃至全国性的高铁干线形成高密度开发的城市网络
5)有利于加大城市间的交流与便利程度
6)有利于减少城市的交通成本与社会成本
弊:
1)片面追求绩效进行新城建设,没有结合实际需求,导致新城或新区成为“鬼城”
2)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使用效率低下
3)功能单一,居住较多,就业岗位的稀少,导致通勤距离增加,通勤成本加大,中心城区压力没有缓解
规划需注意的要点:
1)合理性分析:根据城市发展目标与发展规划定位,分析在高铁站建新区或者新城的必要性,避免盲目追求绩效不负责任的效仿随大流
2)功能定位:在规划高铁新城或新区时,需要先对该新城的功能定位进行明确,确定新区的核心职能,支柱产业的引导与确定。
3)规模:根据中心城区现状特点,分析规划新城需要分散或吸引的人口规模及人口结构、特征,确定新城发展的规模定位
4)产城融合:新城发展需要规划设置足够的就业与居住,减少长距离通勤,缓解中心城区潮汐交通压力
5)基础设施:统筹规划新城与老城的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有基础,同时适度超前发展,避免重复建设
6)融资、政策:考虑吸引人口迁入的政策与开发融资方式
六、大数据与城市空间
近年来,“大数据”越来越火,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丰富,医疗、交通、经济、地理学等行业已经有很多的应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大数据的特点:
大数据的5V特点(IBM提出):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Veracity(真实性)
大数据与传统数据的区别:
1)来源不同:城市规划中大数据应用主要来源于移动定位数据,如GPS、LBS设备。手机信令数据、社交网络数据、功能网页抓取数据等。传统数据主要来源于问卷调查、统计年鉴、经济普查等。
2)分析方法不同:传统分析研究质性分析与定量统计分析结合。大数据分析通过对数据可视化,结合相关软件与技术对城市进行分析,也需要与传统方法的结合。
3)数据精度不同:传统数据来源单一,更新速度慢。大数据更新速度快,实时更新,来源广泛,可进行单体研究
大数据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1)时空行为分析:与城市地理学关系密切,对城市的使用空间行为分析,通过动态分析城市的变化与状态,分析并解决城市问题
2)城市功能研究:土地使用方面
3)城市空间结构分析
4)城市交通规划:如公交、地铁刷卡数据、出租车gps定位数据对城市交通状况的可视化及动态监测与反馈,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提供思路
辩证看待大数据:
1)利:通过数据分析,定量的分析与规划定性的分析相结合,提高规划的科学性与质量;通过大数据的可视化分析,更方便的实时的反应城市各方面的发展现状,对规划动态监测起指导作用;大数据可分析一些城市发展中潜在的问题。
2)弊:数据精度问题、研究方法问题、数据处理问题、隐私保护问题、数据获取问题
当前大数据发展的思考:
1)数据分享平台的建立:利益相关主体的协调
2)规划师提高自身数据处理能力与技能
3)跨行业的交流与合作
七、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历史街区保护的关系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历史建筑是指经城市、县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的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也未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建筑物、构筑物。保护条例从多方面规定了历史建筑的保护要求。例如,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应当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负责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从保护资金中对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给予补助。历史建筑有损毁危险,所有权人不具备维护和修缮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进行保护等等。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历史文化街区是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历史建筑集中成片、能够较完整和真实地体现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专门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当中,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密切相关。保存完好、集中成片的历史建筑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对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文化街区保留一定比例的真实历史遗存、承载真实的历史信息、保存比较完整的历史风貌、反映某时期某地方或者某民族的鲜明特色的物质载体。在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历史建筑保护和历史街区保护的意义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历史建筑最大的特征在于其中的绝大部分仍然具有使用价值。在观赏价值之外,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必须结合城市发展的具体状况,处理复杂的实际情况,对历史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维护和更新,使其继续在城市发展、城市文化、社区生活等方面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历史文化街区除了保留丰富的历史遗存之外,对于城市文化和市民生活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具有活力的城市社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除了对原有历史文化遗存的保存和利用之外,还要重视对城市历史文化脉络、社区生活环境等人文因素的保护和传承。
八、乡村规划
城镇化是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城市集聚、发展效率不断提高的过程,但乡村地区恰恰是这一进程的反面。基于乡村视角,探讨国家现代化路径将是中国城镇化理论创新的关键性问题,对这一问题认识不清,就会造成城镇化政策制定的偏差和地方实践的误区。国际经验表明,乡村社会是城镇化的稳定器,农村地区一旦失去稳定,就是城镇化矛盾激化的时期。乡村地区是传承地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城镇化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而是社会共同选择的结果。社会发展的进步体现在不能把乡村命运完全交给市场来选择,城乡协同发展不是抹杀城乡差异,而在于缩小城乡差距。保护农村地区稳定和发展活力既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也是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责任,是城镇化的生命力所在。
城镇化只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一种路径或手段,而非根本目的,认为城镇化就是发展城镇或城市具有局限性。城镇化的最终任务是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不仅在于要发展现代化的城市或城镇,还要实现农村现代化。城乡共同构成社会转型的整体,如果只有城市或城镇的现代化,而没有乡村的现代化,都将是失败的,未来的城镇化战略需要建立在新型的城乡关系基础上。
现行的村庄改造多以:征地动迁、集中归并、村庄改造三种方式。
城乡居民点规划:布点、配套设施、产业发展等几个方面。
推进乡村现代化,一方面需要繁荣城乡经济,扩大城市就业,减少农业人口和农村人口;另一方面,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激发乡村经济活力,同时促进乡村地区公共服务、环境基础设施和治理模式的现代化。农村地区分散的空间分布形态与城镇地区和按照规模化提高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的配置方式存在矛盾,也是实现乡村现代化的一个难点
分散是乡村地区的基本特征,土地产权、治理模式、生产生活组织方式都与城镇存在明显差异,乡村面对的是萎缩而引发的社会问题、更新问题,这些方面决定了乡村规划与城镇规划的前提和基本原理不同,许多以集中为前提的城镇规划标准不能直接套用,需要建立与乡村地区发展特点相适应的技术方法体系。比较突出的矛盾是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置如何适应乡村地区现代化发展的需求。一方面,乡村地区之间差异性大,符合实际、因地制宜是乡村规划的基本原则。这也带来规划类型的多样性,既可以是建设规划、整治规划,也有综合性的规划,规划内容差异性大。另一方面,村民是规划实施主体,尊重村民意愿是乡村规划的基本要求。针对乡村地区差异性,符合实际、因地制宜是乡村发展和乡村规划的基本原则,许多基本问题需要在实践中结合实际寻找答案。
乡村规划中一些重点问题的研究,例如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优化方法、乡村地区历史环境保护、乡村地区基础设施配置方法与技术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