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
本帖最后由 huangzheng1992 于 2015-8-20 14:53 编辑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论(Performance-based Seismic Design, PBSD) 是九十年代初期由美国科学家和工程师提出的,它是指对结构进行抗震计算分析和采取构造措施,使结构在未来不同的抗震设防等级地震作用下达到预期的抗震性能目标。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目的是在建筑物的整个寿命期内,在“一定的条件”下,花在抗震上的费用最少,即追求建筑物在服役期内的“最佳经济效益”。这里的“费用”是指增加抗震能力的投资和因地震破坏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伤亡、经营中断、重复修建等 ; “一定的条件”是指所谓的性能目标 (Performance objectives)
大学的学生宿舍抗震设计应列在重点设防类吗?
2008版《抗震设防分类标准》6.0.8条及条文说明看不明白.6.0.8条原文:"教育建筑中,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 以及 学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分析:如果把"教育建筑中,幼儿园、小学、中学的"作为"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的定语,那么显然"学生宿舍"指的仅仅是"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所以大学的学生宿舍应列在标准设防类 .但如果把6.0.8条中的"以及"前后的内容作为并列的内容,即把"教育建筑中,幼儿园、小学、中学的"作为"教学用房"的定语,而没有定语定义"学生宿舍和食堂",则"学生宿舍和食堂"应认为是全部机构中的"学生宿舍和食堂",当然也就包含大学的"学生宿舍和食堂"了.所以大学的学生宿舍应列在重点设防类 .6.0.8的条文说明,分了三段,第一段,看了让人感觉大学的学生宿舍应列在标准设防类:第二段的最后一个句号内的话,看了让人感觉大学的学生宿舍应列在重点设防类 .总结:这个确实没法说.实际操作1:咨询了四位专家库的专家,结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