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斗拱知识-----图文
先转录一些斗栱史料的东西: 斗栱是我国古代重要木构不可缺少的部分,战国中山国制作的龙凤案上部四角已出现了有斗、有栱的结构,表现出了斗栱的雏形。 东汉的应用已经比较普遍,当时不仅重要建筑中用到斗栱,一般的封建地主住宅中也用,当时斗栱多用于柱头和转角,补间铺作尚补多见。位于40度线上的角华栱更不多见。只在角柱或墙角的两面各出斗栱承檐。斗栱形制各地也不尽相同的,一般都只有一跳,依形制分几种: 柱头铺作或置于柱头的斗栱,有出跳和不出跳两种。不出跳的斗栱,常见的是实拍栱、一斗二升和一斗三升三种。(实拍栱:柱头上置一短横木,底边两端向上弯起,形似栱,两端不置散斗,直承檐枋。出一跳柱头:多用于楼阁中,自墙上用华栱挑出相当距离承檐,在华栱头上施一斗三升或一斗二升。) 斗栱发展到南北朝,由于佛教兴盛,出现了兽形栱、花栱。仍是仅出一跳以一斗二升为常见,与汉、晋比较仅多用补间铺作,形式多为人字栱。 至隋代,斗栱中重要构架——昂出现。 唐代各种斗栱样式已经定型,宋代有了完备的规制,从最简单的不出跳的“把头交颈
浅析唐朝建筑的材料、技术和艺术
这个时期的建筑材料,包括土、石、砖、瓦、琉璃、石灰、木、竹、铜、铁、广物颜料和油漆等等。这些材料的应用技术都已达到熟练的程度。坌土技术在前代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应用范围除了一般城墙和地基外,长安宫殿的墙壁也用坌土筑造。此外,在新疆发现这个时期用土理砌筑的半圆形穹窿顶,直径在10米以上,显示就地取材和因材致用的技术成就。 砖的应用逐步增加,如唐末至五代,南方较大城市江陵、成都、苏州、福州等相继用砖甃城。砖墓和砖塔则更多。砖塔有四方、六角、八角和圆形的各种形式,而且从盛唐起开始模仿木建筑的结构式样的砖塔不断增加,影响到宋代砖塔的形制。宫殿往往用花砖铺地。 据敦煌壁画所示,阙的表面可能使用贴面砖。塔、墓和建筑结构用石的也很多。石刻艺术见于石窟、碑和石像方面的,达到过去未有的精美的水平,而且往往在石面上涂色、贴金。瓦有灰瓦、黑瓦卸琉璃瓦三种。灰瓦较为粗松,用于一般建筑。黑瓦质地紧密,经过打磨,表面光滑,多使用于宫殿和寺庙上。长安大明宫出土的琉璃瓦以绿色居多,蓝色次之,并有绿琉璃砖,表面雕刻莲花,而渤海上京宫殿用绿琉璃构件镶御于柱础上。
唐朝的两个政治中心洛阳及长安
洛阳平面近于方形,南北最长处7312米,东西最宽处7290米,面积约45.3平方公里。洛水自西南向东北穿城而过,分全城为洛北、洛南两部分。洛北区西宽东窄,故只能把占地大的皇城、宫城建在西端,恰好西部向南二十里左右可以遥望两山夹水的伊阙,可作对景。这样,只好把坊市建在洛南区和洛北区的东部,形成宫城位于全城西北角、东北角和全城的南半部为坊市的布局。和长安城相同,皇城在宫城之南,城内集中建中央官署。宫城核心部分“大内”为正方形,东、西、北三面,有东宫、西隔城和陶光园、耀仪城、圆壁城等重城环拥。洛阳城北为邙山,禁苑只能建在皇城、宫城之西,而不能如大兴那样建在城北。宫城的正门、正殿、寝殿等都南北相重,形成一条轴线,此轴线向南穿过皇城正门端门后,跨越洛水上的浮桥天津桥进入洛南区,直指南面外郭城门定鼎门,形成全城的主轴线。洛南区在这条主轴线所在的定鼎门街左右划为坊市,街西四行,街东九行,每行由南而北各分六坊,另在沿洛水南岸又顺地势设若干小坊,通计洛南区有七十五坊,以三坊之地建二市。在洛北区,皇城宫城之东建有东城和含嘉仓,其东也布置里坊,东西六行,每行由南而北四坊,共二十四坊。这片里坊之南有运河称漕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