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关于建设生态文明研究论文
生态文明辩 论文摘 要:生态文明是一种特定的人类活动方式,或是一个大时空跨度的人类活动的结果形态,同时也是人类特定时代文明的特征性事实的表征或指代。生态文明的内涵,包括维持、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和促进地球生态环境的改善普遍成为人类个体活动的目标,生态化的生产方式,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政治制度与体制,生态科学、环境科学、生态环境技术的充分发展,传统生态文化资源的积极弘扬,与生态文明相应的价值观、发展观、道德观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得到普遍的大力提倡与实现,各地区的原生态状况得到最大可能程度的恢复、维持与保护等。 论文关键词:文明;生态;内涵 生态文明是文明的子概念。《说文解字》认为,“文,错画也。象交文”[1] 185,“明,照也”[1]141。文即指用笔画交错而形成的象形文字;明即指日、月之光芒照亮世间万物之状。文明从最抽象的字面意义上说,是指人类用其错综复杂的活动而形成了符合其目的的、丰富的物质结果和与其心智相适应的经验知识、精神状态。经验知识与精
浅谈关于建设城市生态墙的研究
论文摘要:随着人口急剧增加和城市化、工业化的飞速发展,道路污染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如何防治这样严重的污染?除采取一些措施,如使用无铅汽油、安装净化装置等,还可以在道路中央分隔带两侧建立生态墙,形成“绿色屏障”,利用植物吸尘、杀菌、吸收有毒气体,减少噪声,提高空气湿度和降低气温等功能来综合防治道路污染,从而改善市民生存环境。 论文关键词:城市 生态墙 随着人口急剧增加和城市化、工业化的飞速发展,道路污染已成为现代城市环境的一大公害。如何防治这样严重的污染?除采取一些措施,如使用无铅汽油、安装净化装置等,还可以在道路中央分隔带两侧建立生态墙,形成“绿色屏障”,利用植物吸尘、杀菌、吸收有毒气体,减少噪声,提高空气湿度和降低气温等功能来综合防治道路污染,从而改善市民生存环境。 生态墙是从生态学和植物生态习性原理出发,以植物为建墙主体,使围墙在功能上有了一
“GPS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GPS是导航卫星测时和测距/全球定位系统英文(Navigation Satellite Timing and Ranging/Global Position System)字头的简写。该系统是美国自70年代开始研制的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到1994年有24颗在轨卫星连续向地面发射信号,供位于海、陆、空的固定和移动接收机接收,实现在地球上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刻的自动定位,GPS定位的特点[1]:①全球地面连续覆盖,24颗均匀分布的卫星保证地面上任何地点、任何时刻最少可以接收4颗以上的卫星信号,最多可以接收11颗卫星信号,从而保障全球全天候连续、实时、动态导航、定位;②功能多,精度高,可为各类用户连续提供动态目标的三维位置、三维航速和时间信息;③实时定位速度快,可在13内完成;④抗干扰性能好,保密性强;⑤操作简单,观测简便;⑤两观测点问不需通视,大大减少了建立砚标的费用。 GPS定位技术己广泛应用于海空导航、车辆引行、导弹制导、精密定位、工程测量、设计、施工、验收、动态监测、设备
浅谈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效
1. 基本概况彰武县柳河闹下总面积为714.66km2,流经9个乡镇,共划分19条小流域,总人口6.28万人,农业人口6.12万人,农业劳动力2.4万个。该区地处科尔沁沙地南缘,属风沙区。气候特征为季风性干旱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光照充足,春季风大且多。土壤质地多为沙性,有机质和养分含量较低。全区农业用地237.06 km2,占总面积的33.2%,人均耕地0.38hm2,土地利用率低,结构不尽合理,严重阻碍着 农村 经济的 发展 。 人均收入1210元,人均粮食1099kg/人,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群众生活贫困。该地区现有水土流失面积257.07 km2,占总面积的36%,风蚀水蚀兼有。现有水土流失面积中,轻度侵蚀为141.97 km2,中度侵蚀为90.6 km2,强度侵蚀为24.5 km2。侵蚀模数平均为1280t/ km2·a。 2. 生态建设成效 2.1加大治理力度,生态环境初步改善。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80年代以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该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开展了治山治水、造林种草治理水土流失工作,取得了成果,积累了经验。至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