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增大截面加固,如何施工?
增大截面加固法是混凝土结构加固中常用的加固方法,是增大原构件截面面积或增配钢筋,以提高其承载力和刚度,或改变其自振频率的一种直接加固法。可经常用于混凝土结构的梁、板、柱等构件和一般构筑物的加固。 工艺流程: 1.原有构件混凝土表面处理:把构件表面的抹灰层铲除,对混凝土表面存在的问题清理至密实部位,并将表面凿毛,要求打成麻坑或沟槽,坑或槽深度不宜小于6mm,麻坑每100mm×100mm的面积内不宜少于5个;沟槽间距不宜大于箍筋间距或200mm,采用三面或四面法加固梁或柱时,应将其棱角打掉。 2.清理混凝土表面的浮块、碎渣、粉末,并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如构件表面凹处有积水,应用麻布吸去。 3.为了加强新、旧混凝
混凝土结构施工容易出现的问题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不均匀或搅拌时间不够,和易性差,存在漏振; (3)下料高度超过2m时未设串筒,造成石子砂浆离析,使石子集中,或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4)模板缝隙不够严密,有漏浆现象,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没有足够的养生,拆模时间过早; (5)基础、柱、墙根部未进行接缝处理。 (6)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特别是夏季,气温高时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7)设计不当,造成钢筋过密,使石子不能很好的流动或坍落度过小; 防治的措施: (1)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