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河道集水区保护和恢复步骤
生态河道治理应该有四个尺度:地区、流域、集水区、场所。 在集水区尺度上进行保护和恢复的步骤: 1.归纳集水区特征。明确集水区那些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条件产生影Ⅱ向的主要自然、生物和社会过程要素:充分利用有利因素,避开不利的影响,保障治理河段完全恢复其自然功能。 2.找出主要问题。明确与管理目标最相关的集水区要素,以及各种问题、社会价值和环境因素。 3.确定目前条件。收集整理目前那些核心问题和重要生态系统要素的状况,评估这些状况在河流生态恢复过程中产生影响的轻重程度,以便在修复设计时能更好把控现状。 4.描述参考条件。描述已知的或根据历史推断出的集水区景观,帮助我们了解集水区过去的状况,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是否可以恢复历史集水区景观。 5.综合和阐述。综合和阐述以上四步收集的资料,确定生态系统过程之间的时空联系,充分利用这种相互关联的时空关系制定出合理的修复方案。
河工模型在河道治理开发与保护中的作用
1、在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我国水电资源虽然丰富,但其分布很不均匀,各地的降水量和径流量差异很大。为了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难题,我国兴建或正在兴建的许多长距离大型调水工程,如引黄济青工程、引黄济津工程、万家寨引黄人晋工程、南水北调中线与东线工程等。针对这些技术难题,国内科研院校建立了南水北调中线总千渠穿漳河河工模型、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穿黄河河工模型、南水北调中线与安阳河交叉工程河工模型、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安阳河渠道倒虹吸河工模型、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汉取水口河工模型等。这些模型试验成果在确定和优化交叉建筑物结构型式、保证工程安全、认识工程附近河床泥沙冲淤变化规律及其对洪水和河势影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在河道整治实践中的作用 自然条件下,河道尤其是平原河道的泥沙冲淤演变较为复杂,河道存在纵横向变形。为了充分发挥河道的防洪、航运及综合服务功能,需调控河势与实施河道综合整治。河道综合整治中与防洪有关的工程措施主要有护岸、裁弯、堵汉、局部河段扩卡和河势调整等。在河道整
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1、生态护岸技术有待提高 我国河道治理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治理观念中,不符合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要求,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对河道治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治理措施得不到良好的效果,也制约了新治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生态护岸技术在我国河道治理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影响其应用与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方面: (1)传统观念的影响,河道设计理念缺乏有效性、远见性,落后的护岸技术在实际治理过程中还在得到应用,致使生态护岸技术得不到发展和应用。 (2)生态护岸技术的含义和定位要进一步完善和明确,要组织专家讨论和研究,并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教训,将生态护岸技术切实有效的落实到位,明确其应用要求。在提高生态护岸技术安全性能的同时,还要满足其在水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和效果。 2、控污难度较大 国名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工业得到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日益增加。现在城市中的污水处理厂在污水处理效率无法满足整体排放的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当城市中污水得不到处
河道治理与水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1、实施科学合理的设计与规划 对河道实施科学合理的设计与规划是保护水环境的前提和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河道治理必须结合当下实际情况以及以往河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需要重点注意和改善的内容都要进行整合与规划,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案。改善传统河道治理的观念,设计与规划要强调生态环保的理念,实现安全、环境、资源有机结合。 2、积极实施清淤 在实施科学设计与规划的前提下,要积极实施清淤工作。河道淤泥的沉积减小了河道蓄水容量,严重影响了河道排洪泄涝的功能和效果。同时降低了城市居民用水量,减少了农业灌溉用水量。大量的淤泥沉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容易改善水体的水质,污染物增多,水质污染加重,降低了水体自净能力的同时,还对人们日常生活用水造成危害。因此,积极实施河道清淤是改善水环境的前提,也是提高河道排洪效果、扩大蓄水容量、美化河道周边环境的有效措施。 3、搞活水体,加强管理 对水环境实施有效保护的重要措施就是搞活水体,也对河道水体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