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规划开发八项原则
“生态城市建设,应该集传统与现代于一身。”在日前举行的泰州首届学术年会上,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姚士谋亮出了这一观点。 姚教授说,现在很多城市都提出了打造生态城市的口号,但有的地方认为,要保护固有生态环境,什么都不能动;而有的地方又认为,应该完全依靠国外的理念来进行生态城市建设。其实,这都是误区。正确的生态城市开发模式,应该是既有传统的内涵,又有现代的生态开发内容。优良的民族风格、精品应该继承,但也要摒弃毫无价值的历史垃圾。在建设先进性、特质性与现代性并存的开放城市的同时,也要将国外先进的理念、规划原则与开发价值结合起来。比如扬州通过与德国专家合作,共同进行生态城市规划,既保留了传统的精华,又凸显了国外先进的生态理念,成为全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范本”,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建设生态城市是下一轮城市发展和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手段。姚教授认为,建设生态城市,是解决因城市化与经济高速发展而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有效途径,也是预防今后出现新的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要用建设生态城市的理念,来指导经济建设。建设生态城市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
浅论当前城市生态换环境规划的措施
论文摘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通过分析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引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而后通过论述城市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对城市生态环境规划提出了一些建议。 论文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主题。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城市化进程推进,这一方面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城市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存在着只顾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行为,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因而有效利用能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一个人类的迫切任务。自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后,在世界各国各地区,可持续发展已普遍达成共识,逐步被引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社会、经济、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