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的主要设备噪声
(一)空调系统气流速度的允许值 空调系统的主要设备有风机、电动机、空压机和各类空调箱等。 空调系统的消声设计包括减低沿管道传播的风机噪声、控制气流噪声两方面的内容。合理地确定空调系统的配置方式和选用消声器可有效地降低在管道内传播的风机噪声,而控制气流噪声的根本措施是降低流速。 在系统设计中,提高气流速度可以减小管道断面,降低建筑层高,这不仅可以减少设备和建筑投资,同时,在有限的设备层空间内便于配置管道系统。因此,设备专业通常希望采用较高的气流速度。但气流速度高,气流噪声就难以控制。目前,在工程实践中,空调用房超过允许噪声标准的多数由气流噪声所造成。因此,必须根据空调用房的噪声标准要求,确定允许的气流速度。 空调用房不同噪声标准的允许气流速度值是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国内外推荐的允许值差别不大。用降低管道内气流速度的措施控制气流噪声是最根本、有效的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目前在国外已开始在系统的风道内采用高流速(用以减小管道断面),在出风口处的管路内进行扩压设置用微机跟踪控制
烟气监测设备怎么做防雷
一个热电厂,80M烟囱,距厂房20米,厂房接地良好(0。1),烟囱独立接地,接地电阻2,配电室在厂房内,接地与厂房相连。现在在烟囱30米平台处有烟气检测设备箱(4-20mA模拟信号及电源线沿烟囱),其信号线引到烟囱下烟气检测小室中,小室设备有烟气检测屏(PLC)、电脑,AC220V电源引自配电室,怎么做接地?该设备原来由烟气检测厂家做接地,他们在烟气检测设备及电源的电源端加了防雷器,在小室外加了接地极,包括30米平台处传感器箱、烟气检测屏(PLC)、防雷器地均用16mm2电线与之相连。该设备雷击多次受损,并造成与之有485通讯的DCS设备损坏。我认为他们存在以下错误:独立接地与烟囱地地中距离不够,要造成反击。独立地电阻过大,达100。沿烟囱线路要产生感应电压,应在信号线处加防雷器或其他隔离设施。不知是否正确。我的想法:将30米平台处烟气检测设备箱与金属平台直接连焊;取消烟气检测小室独立地,用镀锌圆钢沿桥架与厂房地相连。小室总电源加SPD,信号线处加防雷器或安全栅。请问一下,我的想法是否正确,SPD与防雷如何造型。
生产设备点检及在线监测系统
[size=13.333333969116211px]摘要:传统的设备点检都是采用纸质文档记录设备点检维修信息,操作人员进行设备点检时,需要翻阅大量资料和图纸,效率较低,而且用纸质文档记录设备信息也不利于部门之间共享和交接。为解决这些问题,企业非常有必要引入一套设备点检在线监测系统。 [size=13.333333969116211px]设备点检的作用设备点检是生产维修的核心,通过制定有效的维修方案,对设备进行有计划的调整、维修,以使设备故障消除在发生之前,使设备处于最佳状态。通过有效的设备点检,可以实现以下目标:•降低设备维修费用,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设备故障率,减少抢修次数和故障停机时间;•提高设备投资效率和生产效率。
隧道安全监测硬件设备与方案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进入了迅猛发展期。隧道能够提升交通运输能力、改善运营条件,已经成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隧道往往修筑在地形复杂的关键区域,是交通贯穿的重要节点,更是安全风险的防御难点。在长期的服役过程中经受外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会出现隧道结构的病害现象。 隧道工程建造费用高、服役期长、结构安全影响因素多且不可拆除重建,因此对隧道的健康状况进行实时监测与评估极为重要。 当隧道开挖后,岩体原有的三向应力平衡被破坏,隧道围岩应力重分布,当应力超过围岩强度后,隧道周边围岩将首先发生变形或破坏,并逐渐扩展,进而影响隧道结构的应力状态发生改变,并产生不同程度的结构变形。 隧道穿越不良地质体时,围岩自身稳定性较差,易发生失稳破坏。表现形式多为围岩变形增大、应力重分布,进而引起隧道衬砌的变形和应力变化,降低衬砌结构及隧道整体的稳定性。 隧道周边存在施工扰动时,施工造成周围土层或土体的变形和应力场的改变,外加施工机械的挤压、振动,都会导致既有隧道结构的
设备通信技术在水质无线监测的影响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管理的基础和技术支持。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速发展,环境保护也相应大力发展起来。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的水环境监测主要是以化学化为主。即人工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采样、化验、水质分析。这样工作量大且具有随机性,不能准确反映整个水量水质的变化过程,因而不能做到为水环境评价和环境治理的可靠依据。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国家已充分重视和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为了配合这项工作,改进水环境监测手段和方法已显得尤为重要。水质无线监测系统可以对排污口污水的PH值、DO、温度、电导和排污流量进行实时监控,通过GPRS/CDMA无线终端将数据传送到监控中心和环境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可以在监控中心进行远程监测,随时得到即时数据报告,实现远端无人值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