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19年正式建厂,首钢所在的石景山一直偏安一隅,北京的老地图上,只有在角部的“西山名胜”索引图中才能找到身影,与主城分离的空间鸿沟直到2000年才被城市建设弥合。然而,偏居西域安静发展的这个钢铁企业,从北洋政府时期就肩负了民族重工业兴起的莫大期望,具有无法逾越的历史意义。 首钢改造映射的城市更新,很多人都在思考:一个披着神秘面纱的庞大国企究竟是什么样子?国外虽然也有重工业改造项目,但是首钢工业区改造项目与冬奥会相结合,使它变成了一个具有城市功能的建筑,将高炉改造成博物馆,在全世界也是屈指可数的项目。
从1919年正式建厂,首钢所在的石景山一直偏安一隅,北京的老地图上,只有在角部的“西山名胜”索引图中才能找到身影,与主城分离的空间鸿沟直到2000年才被城市建设弥合。然而,偏居西域安静发展的这个钢铁企业,从北洋政府时期就肩负了民族重工业兴起的莫大期望,具有无法逾越的历史意义。
首钢改造映射的城市更新,很多人都在思考:一个披着神秘面纱的庞大国企究竟是什么样子?国外虽然也有重工业改造项目,但是首钢工业区改造项目与冬奥会相结合,使它变成了一个具有城市功能的建筑,将高炉改造成博物馆,在全世界也是屈指可数的项目。
首钢历史跨度百年,这是一个有影像数据记录的百年,是有物质依据的百年,相对容易挖掘到它原本的文化。相比之下,很多城市的物理空间已经被再造得面目全非,没有了原本的形态特征。
如果找不到原有城市物质风貌的质点,城市更新便无从谈起,这就像讲故事,如果只有上半段的语境,下半段语境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专业能力的臆想,即便审美水平再高,专业素质再好,讲出来的故事也难免带有虚假的色彩。这一系列的思考都将是我们将要面对问题。
对于原始产能结束后丧失了活力的工业园区,设计师既要保持它的容颜不变,还要让它焕发新的生机,重现它的历史观。
对比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老厂区改造,如北京751和798、上海红坊,首钢工业区在规模上远远超出,工业元素的气质类型相似却又多了一些恢弘之气。与此同时,作为钢铁企业的高炉与其配套设施具有唯一性,呈现出强烈的空间雕塑感和视觉冲击力。
更新初始
薄宏涛认为首钢改造是个很难得的项目,一个百年老厂,在中国工业的历史上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深厚的文化积淀成就着一种全新的建筑思考方式的开始。
工业遗存叠加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人们的情感演绎方式和某段历史形态中人类活动迹象的差异,从历史工业遗存之中保有一种原有的生机和城市温度。
首钢是顺应了非首都核心功能外迁的号召,在2008年夏季奥运会期间减产并逐步停产,把钢铁产能外迁到了曹妃甸。在新一轮奥运周期,北京市政府支持其老产区的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推动了冬奥项目在首钢的落位。
2016年的3月,北京市宣布2022年的冬奥会委正式进驻后,原有西十筒仓创意园区升级为西十冬奥广场,项目需要更加国际化的形象和功能需求,方案必须进行重新调整。时间紧迫,留给筑境设计的只有一周时间,持续高强度的工作一周后,筑境的团队以优秀的设计得到了奥组委的认可。
项目其后的推进过程中,依然时间紧任务重,加之改造项目技术参数的诸多不确定性,给设计带来了繁重的工作量,整个工程一直在高强度的状态中进行。
首钢的布局与改造
首钢以长安街为中轴分作南区和北区,南区面积比北区大近两倍,但北区集中了包括最核心的四个高炉和相关的流水线工业建筑遗存。冬奥办公园区坐落在整个北区的西北角,总建筑面积为8.7万平方米。2016年到2017年,2022首钢西十冬奥广场和三高炉博物馆是核心主攻的两个项目。
三号高炉是首钢众多高炉中的明星高炉,也是强制性保留的构筑物,有超一百米高度的巨大尺度。作为传统的民用建筑师,面对这样一座钢铁巨构的时候完全摸不着头脑。通过反复找做高炉工艺的老工程师补课,查阅海量的工程图纸,和结构工程师前后二十多次的高炉实地攀爬勘察,纸面的概念和现场的查勘终于在脑海中叠合勾勒出三号高炉的整体形象,这才有了继续推进设计的保障和基础。
北区的定位要求高炉之间保存工业历史的体验感,高炉建筑具有自己的文艺性,并且独一无二,人们在这里能感受到比别处更好的空间体验,这也是北区的灵魂;
针对奥委会设置了相关的会展功能,同时配套餐饮和酒店,将超过24小时的活动内容注入到社区中,成为城市更新后的城市体验内容;依托原有精煤车间等改造形成的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训练中心及一系列衍生业态的落地,令首钢北区西北片区得到了“国家体育运动示范园区”的授牌。设计团队还建议北区引进类似英国圣马丁艺术学院的顶级艺术型高校,和工业高炉形成优秀的文化区域。
改造难点
项目改造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准确的基础资料,最大的难点是建筑物价值的判定。资料可以分三类情况:一类由于时间过于久远,没有图纸,只能现场测量;第二类是生产过程中经过几次大修,实际建筑和图纸的呈现截然不同;第三类是图纸和现场大致相同,但是有很多细节和数据不一样。
工业建筑比较粗放,当年在建造的时候便和图纸存在误差,导致改造时和原来的设施对接不上,需要重新画图。薄宏涛后来总结这种老工业建筑改造,认为必须有现状的精确数据输入才能作为细节深化的保障。
对整个工艺不够了解就不知道哪个部分需要保留,无论是去现场,还是请老工程师讲解,都是为了理解工业的体系,进入当年的建设语境,从而判断出哪部分在工艺里很重要,而哪些对工业审美有价值,或者从技术层面有被保护的可能性。设计现场调查的时候伴随着首钢老建筑的拆除,无处不渗透着时间的压力,设计团队边学边做,每往前跑一步,就可能多争取到一多栋老建筑的保留。
如何对工业的历史文化进行保存不仅是价值层面的困境,也是技术层面的一大难点。比如内部的钢构件在工业状态下不需要进行防火的涂装,但改成民用建筑必须防火处理,那么涂装的方法,涂后的颜色和样式都是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环节上,薄宏涛的理念得到领导的支持,即以“定格的形式”留住工业建筑上时间的痕迹。这个有特定的技术壁垒,既要保持锈迹斑斑的样子,又要让它本身不再继续锈蚀,涂装的材料要透明而不反光。
建筑师和首钢技术研究院的同事共同推动技术攻关,在十个月的反复实验后获得了满意的涂装效果。国际上的工业遗存改造,有的改造后失去了它的历史感,有的是静态保护,只做一些简单的防锈涂装,没有功能的更新,不能引导人们进入导致工业遗迹和城市生活的疏离。
首钢项目的目标就是既要有现代功能,又要让人在这里触碰到历史的痕迹。
人民的首钢
大多数首钢周边原住民会问一样的问题:首钢将变成什么样子?很多人的命运和生活都与首钢紧密相连,不仅是首钢的员工。炼钢出身的首钢领导性格都带有钢铁人特别的直爽,对于这块土地的热爱和很高的期望值,总会溢于言表。
新的首都规划将这个区域定义为首都城市功能转型示范区,从过去开工烟尘遮天蔽日的状态变成一个崭新的、代表城市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片区,首钢工业遗产的改造寄托了曾经的梦想、过去的经历和未来的展望。
项目的总图设计需要保留工业历史,这是它的出发点。首先把卫星图打出来,把新的总图和卫星图叠加起来,选择、梳理、保留和串接具有审美价值的工业构筑物和绿化植被。中间需要衔接的空处就加入新的建筑,密集的区域就把局部打开透透气。
整个物理空间主要是梳理和缝合,薄宏涛称之为“都市织补”,让以工业为主的工厂变成以城市生活为主导的空间,与此同时保持曾经空间格局和形态的原真性。
我们的视角往往会关注工业发展和建设对民用历史建筑和城市区域的侵蚀,实际上工业遗存同样是历史的一部分,同样存在价值,也在遭受同样的损失。薄宏涛做北区规划的时候看到一个大厂房,南立面有类似玛雅神庙的坡道,内部有宏大的尺度,两侧是彩色玻璃,光线渗透进来就像充满神圣感的圣彼得大教堂。而这个让他感到惊喜的厂房在其后的一周时间内就莫名其妙地被夷为平地了。
按他本人的说法:“这也是北区规划第一阶段三周干得这么玩命的原因,就是觉得我们的设计早一天通过,就能有更多的建筑被保留下来。当时有一种强烈的和时间赛跑的感觉,在短时间内去完成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咬牙也要坚持下来,如果不完成,就会损失更多的东西。这样损失的过程,是永远不可逆的。”
一个时代的价值
有的注定成为遗憾,而有的东西却在偶然中被发现。
偶然在高炉进料口区域发现的一块铁板,由于常年的雨水冲刷,铁板上积累的矿渣形成了重峦叠嶂的样貌,薄宏涛认为这是无心插柳间形成的一个空间雕塑。工艺流程中残留的微末和自然风雨的共同作用,镂刻出了一幅难于被仿制的山水画卷,这块再普通不过的钢板正是用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见证了首钢的历史。
不仅仅是建筑本身
也不仅仅是城市本身
还有人民的权利
回到最初 回到城市之初 回到生活的细节
回归到我们国家的一段历史
最后 还是一份对城市的热爱 对建筑本身的热爱
来源:建筑档案往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