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钢结构设计,编辑:Steeler。 8月7日,贵州某工地8台吊车协同抬吊钢网架,吊装半空中发生倾覆,两台吊车折臂,一台吊车被拉翻。钢网架整体倾覆,扭曲变形,事故现场非常惨烈。具体伤亡情况不详。 ↓事故发生瞬间的惨烈情况↓ 据悉,钢网架重量50吨,提升高度30米,由8台吊车(现场9台吊车,侧方1台并未参与吊装)进行协同吊装,看似安全措施到位,但还是发生了意外,让人惋惜和震惊。
来源:钢结构设计,编辑:Steeler。
8月7日,贵州某工地8台吊车协同抬吊钢网架,吊装半空中发生倾覆,两台吊车折臂,一台吊车被拉翻。钢网架整体倾覆,扭曲变形,事故现场非常惨烈。具体伤亡情况不详。
↓事故发生瞬间的惨烈情况↓
据悉,钢网架重量50吨,提升高度30米,由8台吊车(现场9台吊车,侧方1台并未参与吊装)进行协同吊装,看似安全措施到位,但还是发生了意外,让人惋惜和震惊。
↓事故完整视频如下↓
现场图片太惨烈了
一、原因分析
小编Steeler根据自己的经验,分析一下该事故的原因,仅一家之言,合理或不合理之处,可以留言讨论:
先来分析一下一些网友的观点。
1、吊车品牌之争
三一吊车好、还是徐工吊车好,不是这起事故的原因。两个品牌的吊车,都是市场主流产品,经历了多年的市场检验,性能、质量都不错。50吨的网架吊装,国内案例不计其数,不是吊车品牌问题。
2、不同吨位的吊车混用
这是一部分原因。此事故8台的吊车,各种吨位的吊车混用,吊车吨位从50吨~130吨(也有说最小吨位有25吨,8机抬吊50吨,平均单机负荷最少6吨多,起吊30米高,伸臂长度至少32米,后方最大起重量刚刚6吨左右,没人敢用25吨吊车来参与吊装);
不同吨位吊车,性能差距大,稍微有点突发情况,最小吨位的吊车,就处于最不利的情况,就如同木桶的端板效应,最小吨位的吊车决定了吊装的安全储备。同时,不同吨位吊车操作幅度不同,也给同步协调带来更大的难度。
3、某台吊车的支腿下陷导致翻车引起连锁反应
这个有一定道理,很多吊装事故,是因为支腿下方不牢靠,支腿下陷导致翻车。但本次事故是否是这台未断臂的三一吊车支腿最先下陷,不得而知。
4、指挥不当
指挥不当,肯定是主要原因之一。出现问题没有及时制止,各吊车起吊速度不同,整体发生向右倾斜,左侧小吨位吊车,最先失稳倾覆,导致连锁反应。
5、管理经验不足
进场后,应严格做相关交底、培训,应有相关预案和措施。吊装前,应进行单机试吊,检验吊装性能,应做协同吊装演练。或者这些技术准备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种种问题,共同导致了这起事故。
二、多机抬吊的难点和施工措施
1、多机抬吊的难点
多机抬吊难点在于,合理布置吊点,同步同速吊装。
多机抬吊是最考验吊装技能的活,尤其是网架整体抬吊。由于网架平面尺寸大、吊点多(如果吊点太少,吊点处受力集中,容易在吊点位置自身破坏,最理想的吊点数量和吊点位置,应与网架的支座数量和位置等倍数关系匹配),多机协作同步吊装,各吊装点同步协调难度大,吊点的重力平衡很难掌握。不同吊点相对不能吊的过快,也不能相对过慢,局部吊点提升过快重容易造成网架局部散架,局部吊点过轻容易造成网架局部下沉变形,在就位的时候就会难以安装于固定支撑点上。
2、多机抬吊方法
根据吊装计算和吊装方案,合理布置吊点,安排对应数量的同吨位(尽量同品牌、同型号)吊机,在指定的站位上,采用相同的伸臂高度,相同的吊装倾角,由经验丰富的指挥人员指挥吊装。
(1)培训、交底。吊装前,应对参与吊装的指挥工、起重工、吊车司机进行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应急预案操作等做相应的培训。
(2)单车试吊、多车联合试吊。检查吊机证件资料齐全,相关维护、检测资料应在有效期内。各吊车应提前进场试吊,测试吊机性能是否符合吊机参数(很多吊机因为缺乏保养,或者吊车资料作假,达不到标称的起吊性能)。多车联合试吊,演练指挥工、吊车司机的沟通、协调、配合的操作,并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和故障,进行应急预案演练。
(3)检查场地条件是否符合吊装要求,吊车站位是否需要清理和加固、支腿位置地面是否坚固,转臂是否受到影响等等。
(4)多车协同吊装最考验总指挥的指挥能力和各车驾驶员的应变能力,小编Steeler总结多机抬吊指挥的几个关键点:稳、慢、停、调;
稳,各吊车司机要服从统一指挥,操作手法应统一,操作幅度应统一。慢,整体起吊速度一定要慢,只有慢下来,才有发现问题和调整的时间。停,发现问题,及时悬停下来,查看问题分析分体。比如网架整体水平偏移了,局部下沉了。调,发现问题,按应急预案进行操作,局部调整。
(5)协调各吊点的变形,较好的吊装方法就是使用扁担和滑轮组来吊装,在吊装时通过扁担使网架能够基本受力均匀,不宜变形,多车抬吊时也能够很好的保持各吊车吊装重量稳定。
3、液压整体提升方法
当前最安全可靠的整体提升方法,是电脑控制液压整体提升。由电脑同步控制系统控制各液压的提升速度,能做到各吊点同步同速协调统一。同时,在构件上安装应力片,随时监控网架各位置的应力、应变的变化,为液压操控提供监测依据。
这种整体提升方法,有一定的技术壁垒,国内只有几个高校和几个专业技术公司有这方面的技术人员和相关设备,这种方法常用于大型重点项目。
多机抬吊之所以容易出现问题,以下问题必然被忽视:
1.两台或多台吊车型号不相同甚至不相似;
2.两台或多台吊车未指定一个指挥统一发号施令,或者虽然指定了一个指挥但指挥混乱;
3.双机或多机抬吊吊物时,分配给单台吊车的重量超过了单机允许重量的80%,吊物的总重量不得超过两台吊车或多台吊车额定起重量之和的75%;
4.未按要求进行试吊。尤其在客户无法告诉你吊物的准确重量或者重量不准确的时候。
发生如此重大的吊装事故非常令人痛惜,所以抬吊之前我们不得不再审视一下上面四条是否做到,除此之外,小编还要给如下建议:
1.尽量不搞抬吊,尤其大吨位吊物、小吊车抬吊;
2.你技术再牛逼没用,一个猪队友绝对坑惨你;
3.一定要有一个指挥,多个吊车要配合好,服从统一指挥;
4.抬吊的时候找人录下视频很有必要,万一被人坑了,还可以就视频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