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wuqiaorui
wuqiaorui Lv.2
2007年12月13日 09:44:53
来自于地基基础
只看楼主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做桩基础非常普遍:桩型(a) 预制桩300×300~500×500(国:图集97Q361)(b) 钻孔灌注桩φ550~φ800(c) 预应力管桩φ300~φ800(上:图集DBJT08-92-2000下面来讨论下做桩基础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做桩基础非常普遍:
桩型
(a) 预制桩300×300~500×500(国:图集97Q361)
(b) 钻孔灌注桩φ550~φ800
(c) 预应力管桩φ300~φ800(上:图集DBJT08-92-2000
下面来讨论下做桩基础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免费打赏
wuqiaorui
2007年12月13日 09:46:03
2楼
我自己来先顶下哈:
给点我自己的意见先:
桩基持力层选择
(a) 桩基宜选择压缩性较低粘性土、粉性土、中密或密实的砂土作为持力层(上:第6.1.3条);
(b) 桩端全断面进入粘性土层或中密砂土深度不宜小于0.5m,同时也不宜小于桩的一倍边长或直径。持力层下有软弱下卧层时,其桩端下持力层应有足够的厚度(上:第6.1.4条);
(3) 桩基承载力值确定
(a) 宜采用静载试验Rd=Rk/T。(上:第6.2.3条);
(b) 当没有进行桩的静载试验,按地基土对桩的支承能力确定:Rd=RSK/Υs+RPK/ΥP==UP∑fsili/Υs+fpAp/ΥP(上:第6.2.4条);
(c) 没有静载试验,但有静力触探资料时,按地基土对桩的支承能力确定:Rd=RSK/Υs+RPK/ΥS=Up∑fsili/Υs+αbPsbAP)/ΥP(上:第6.2.5条);
(d) 按桩身结构强度确定(上:第6.2.6条)
预制桩Rd≤(0.6~0.75)fcAP
预应力桩Rd≤(0.6~0.75)fcAp-0.34Apσpc
灌注桩Rd≤0.60fcAp
钢管桩Rd≤0.55fA’
(e) 抗拔桩承载力确定:Rd’=Up∑fsiλili/ΥS+GP(上:第6.2.7条)。
回复
wuqiaorui
2007年12月13日 09:47:26
3楼
再来点有用的 (大家有什么好的桩基础的都弄上来哈 )
灌注桩构造(上:第6.1.9条)
(a) 设计桩径等于钻头直径;
(b) 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水下施工不宜高于C30;
(c) 钢筋笼应穿过淤泥质土层、液化土层,不小于2/3桩长(国:第8.5.2条);
(d) 箍筋间距200~300,主筋保护层不应小于50;
(e) 配筋率:承受轴向力桩0.42%,承受水平力桩0.65%。
(5) 布桩原则(上:第6.1.1l条)
(a) 群桩的形心与荷载重心重合;
(b) 桩中心距不小于3倍桩径或边长;
(c) 独立承台下不宜少于三根桩;
(d) 当独立承台采用一桩或二桩,条形基础采用轴线桩时,承台之间须设置连梁;
(e) 墙下轴线桩时,墙转角及交叉部位应设桩;底层门洞下不宜设桩。
(6) 桩基础检测
(a) 静荷载试验,试桩数量不宜小于总桩数1%,不应少于3根(上:第14.2.3-5条);
(b) 高应变试验,不宜少于总数的5%,并不少于5根(上:第14.5.2-3条):
(c) 低应变试验,打入桩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30%,并不少于10根,灌注桩必须大于50%(上:第14.5.2-3条)。
回复
l280818485
2009年02月15日 16:08:44
4楼
(c) 低应变试验,打入桩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30%,并不少于10根,灌注桩必须大于50%(上:第14.5.2-3条)。
回复
l280818485
2009年02月15日 16:09:13
5楼
(c) 低应变试验,打入桩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30%,并不少于10根,灌注桩必须大于50%(上:第14.5.2-3条)。
回复
l280818485
2009年02月15日 16:11:27
6楼
(c) 低应变试验,打入桩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30%,并不少于10根,灌注桩必须大于50%(上:第14.5.2-3条)。
回复
l280818485
2009年02月15日 16:11:42
7楼
(c) 低应变试验,打入桩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30%,并不少于10根,灌注桩必须大于50%(上:第14.5.2-3条)。
回复
l280818485
2009年02月15日 16:11:58
8楼
(c) 低应变试验,打入桩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30%,并不少于10根,灌注桩必须大于50%(上:第14.5.2-3条)。
回复
l280818485
2009年02月15日 16:18:04
9楼
(c) 低应变试验,打入桩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30%,并不少于10根,灌注桩必须大于50%(上:第14.5.2-3条)。
回复
l280818485
2009年02月15日 16:22:01
10楼
(c) 低应变试验,打入桩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30%,并不少于10根,灌注桩必须大于50%(上:第14.5.2-3条)。
回复
l280818485
2009年02月15日 16:23:47
11楼
(c) 低应变试验,打入桩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30%,并不少于10根,灌注桩必须大于50%(上:第14.5.2-3条)。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