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五月,满目葱茏。一座座改变人民居住品质的绿色建筑正崛起于南山北水之间,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绽放出其独特的魅力。 “生态领先”是镇江人对“绿色”的孜孜追求,近年来,市住建局在推行绿色建筑、提升产业品质的道路上执着探索,让绿色建筑与人和谐共处,令现代山水花园城市渐行渐近……奏响了一曲振奋人心、建设精品城市的交响乐。
芳菲五月,满目葱茏。一座座改变人民居住品质的绿色建筑正崛起于南山北水之间,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与山水自然融为一体,绽放出其独特的魅力。
“生态领先”是镇江人对“绿色”的孜孜追求,近年来,市住建局在推行绿色建筑、提升产业品质的道路上执着探索,让绿色建筑与人和谐共处,令现代山水花园城市渐行渐近……奏响了一曲振奋人心、建设精品城市的交响乐。
顶层设计指明方向
2013年7月,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出《关于全面推进镇江市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首次将绿色建筑理念推向了公众,并强制性推行绿建标准。
2014年,我市获批绿色建筑示范市,制订了《镇江市绿色建筑示范城市实施方案》、三年实施方案,不仅明确了各部门的责任和任务,同时还为我市绿色建筑示范市建设画出了路线图。
刷新旧观点,重塑新理念。绿色建筑的发展思路在镇江大地破土萌芽。
如今城建、交产等平台公司新建的安置房绝大部分是二星级绿色建筑起步,港南路公租房的绿色建筑标准则更高。
绿建由点到面,从单体建筑向示范园区推开。新区、大学城等成为绿建集中建设示范区。2016年,新区绿色建筑示范园区通过省级验收,成绩位于全省前列,并于当年启动三年提升改造计划;官塘绿色建筑示范园区,将于明年接受省级验收;大学城将建设成绿色生态高校园区,其中三星级绿色建筑将达到20%,二星级绿色建筑将达到30%。2018年大学城建成后,将成为全市绿色建筑的亮点工程。
“在政策引导的同时,我市十分注重经济杠杆的撬动。通过专项引导资金的发放,鼓励企业或单位提高建筑的绿色标准。”市住建局总工程师潘海涛说:“据统计,我市3年先后投放资金超过2亿元。”
绿色理念贯穿始终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分为两类,一类是设计标识,另一类是运营标识。如何让绿色建筑真正绿起来,让绿色运营贯穿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市住建局从制度和机制出发,走出了新路子。
为了鼓励建筑进行绿色运营,市住建局加大了绿色运营标识奖励力度,要求有条件的单位和企业要对建筑进行绿色运营。更是从制度上提倡绿色运营的建筑,要在竣工一年后对其实际运营情况进行验收。万达广场、扬中金陵饭店等成为我市绿建绿色运营“吃螃蟹”的企业。
然而,由于绿色运营往往需要专业的管理团队,这对许多物业企业来说门槛较高。所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成为许多建筑业主的另一种选择。
市住建局建立了一个建筑能耗实时监控平台,经过几年积累,通过大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形成一个不同行业的建筑能耗定额标准。每一个单位可以委托社会专业团队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其降耗所产生的效益,由单位和受委托的专业团队共享。而专业团队的改造投入和利润,可以分多年从降耗效益中获得。据悉,我市的职工文体中心就试水合同能源管理模式。
建筑产业转型布局
依靠科技力量,镇江建材企业技术开始实现突破。建华墙材在经过多年发展之后,在预制墙板的同时,也在向管廊、楼梯等PC构件领域深耕;威信广厦采用模块建筑体系,将住宅分成若干个空间,在工厂生产线上组装建筑模块,其预制率超过80%;通过三维建模,建筑施工工艺可以精确到毫米级……镇江的建筑和建材企业,推进技术创新,正不断提高建筑业的科技含量,适应着现代越来越多的高端工程项目的施工要求。
记者从市住建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已经开始重点培育相关企业,着手布局建筑产业现代化。一批关联企业,正以建筑产业为依托,不断向前探路。
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万科沁园、苏宁、港南路公租房、中南世纪城、中建大观……房地产企业开始接受新的建筑工艺。“大规模采用通用构件,可以节约建筑成本。”业内人士统计发现,“一幢楼房采用预制构件,成本上涨500元/平方米,但5幢楼房,成本就能持平,如果达到8-10幢楼房,成本还会有所下降。”
据了解,从2018年到2020年,我市的成品住房采用建筑产业现代化方式建设的比例将分别达到30%、40%和60%。届时,一个全新的行业生态圈,将开启我市建筑产业新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