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都面临内涝频发、径流污染、雨水资源大量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诸多雨水问题。传统排水模式主要以排为主,而忽略了雨水的循环利用。实际上,可以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统筹解决城市内涝、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多个问题。 如今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开展一年有余,其建设效果有目共睹,虽说海绵城市建设成败不能单靠实践考量,但是建设过程还是要注意以下问题,避免用建设加重城市危机。首先,对海绵城市认识错误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都面临内涝频发、径流污染、雨水资源大量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诸多雨水问题。传统排水模式主要以排为主,而忽略了雨水的循环利用。实际上,可以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统筹解决城市内涝、雨水资源化利用等多个问题。
如今海绵城市建设已经开展一年有余,其建设效果有目共睹,虽说海绵城市建设成败不能单靠实践考量,但是建设过程还是要注意以下问题,避免用建设加重城市危机。首先,对海绵城市认识错误
。海绵城市不仅包含雨水的利用,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基于这种生态理念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就可能出现一边大举破坏城市原有生态系统,一边耗费巨资偿还环境欠债的情形。其次,过分相信海绵城市工程的作用
。海绵城市工程可以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确实可缓解城市内涝,但不是无限的。一方面,雨水收集设施的容积有限,只对周边区域有效果;另一方面,城市防洪排涝的主力军是地下管道设施,若相关设施不给力,仍难以应付严重内涝。就此而言,海绵城市建设是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前提下,协同“作战”,以提高城市的生态化运作水平。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同时,加大力度保护自然生态和下大力气改善城市排水防涝等基础设施,依然不可或缺。然后,过于急于求成
。在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城市原有设施进行改造。由于在之前的城市建设中,特别是管网铺设等基础设施方面,普遍存在欠账,导致改造升级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如果在建设中出现急于求成现象,将会导致工程效果不能达到预期,浪费人力财力物力。最后,避免盲目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在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必须结合城市实际情况,城市不同,特点和优势也不尽相同,相同的海绵城市工程不一定适用于两个城市。因此打造“海绵城市”不能生硬照搬他人的经验做法,而应在科学的规划下,因地制宜采取符合自身特点的措施,才能真正发挥出海绵作用,从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民众的生活质量。
城市不仅是造成水危机的源头也是解决之道。海绵城市的概念和内涵仍在发展之中,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海绵城市理论、规范和标准亟待解决。海绵城市建设应适应中国国情,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上述问题,提前规避风险,将海绵城市理念落实到具体城市建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