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城市是门科学,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不科学地对待,它会生病的。我们不希望一下雨就发大水,连地铁也坐不了。 前不久的持续强降雨,让武汉市成为内涝重灾区。 “虽说今年的降雨强度超过往年,但一些道路的积水确实比以往退得快了。”武汉大学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伍新木对《支点》记者说。 相对往年雨季的全民吐槽,武汉大学这个著名“看海”之地渍水缓解了很多,而一些边远城区受灾却更重。
导读:城市是门科学,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不科学地对待,它会生病的。我们不希望一下雨就发大水,连地铁也坐不了。
前不久的持续强降雨,让武汉市成为内涝重灾区。
“虽说今年的降雨强度超过往年,但一些道路的积水确实比以往退得快了。”武汉大学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伍新木对《支点》记者说。
相对往年雨季的全民吐槽,武汉大学这个著名“看海”之地渍水缓解了很多,而一些边远城区受灾却更重。
这轮降雨已达百年一遇标准,内涝城市也不止武汉一地,至7月底,全国有近百座城市深受渍水之困。这种情势大大刺激了全国范围内的“海绵城市”建设。
如今,全国已有30个城市进入中央财政支持的海绵城市试点范围,还有更多地方政府借助PPP模式开工建设海绵城市项目。
从“灰色”到“绿色”
“城市是门科学,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不科学地对待它,它会生病的。”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这句话,点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精髓。
2013年,伍新木受邀去英国考察。在英国中部,著名国际建筑设计公司Gensler设计的一座物流分拣基地,让他叹为观止。
这座顶盖完全封闭的建筑占地20万平方米,面积相当于两个武汉火车站。奇妙的是,它在不依靠外界自来水系统的情况下,能实现水源的自给自足。
秘密在于,该基地有套隐蔽在地面的雨水再利用系统,可把降水收集起来用于冲刷厕所、洗脸、洗澡,废水经处理后可循环使用。
不过,对人类而言,一座建筑实在是太小了。我们的“野心”,是在更大范围内,让雨水得到更好的管理,特别是在现代城市里。
2011年3月,中国海绵城市倡导者刘波,参与撰写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297号提案《科学利用与管理城市水资源的对策建议》,在全国首次提出海绵城市建设思路及系统解决方案。
刘波是湖南常德人,2006年3月担任常德市欧盟亚洲环境支持项目联络办公室中方协调员。赴欧盟考察时,他首次接触到了海绵城市这一概念。
“海绵城市是一个借用物理现象比喻的概念,指城市应当像海绵一样,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功能,实现雨水自然积存、渗透、净化的发展方式。”刘波对《支点》记者说。
7月初强降雨中,发生内涝的南方城市很多。7月2日,一场130毫米雨量的降雨袭击了刘波的家乡常德,造成多处路段内涝积水,城区交通混乱。
“与国内绝大部分城市一样,常德过去一直走大规模开发的老路,重视路面硬化。每逢大雨,往往依靠管渠、泵站排水,追求‘快速排净’,结果逢雨必涝、旱涝急转,因为强降水不可能完全通过管道排出。”在刘波看来,海绵城市要反思“灰色”建设理念,提倡“绿色+灰色”。“绿色”是环保、生态手段,“灰色”指围湖造田、路面硬化的大规模开发模式。
比如,通过屋面雨水积蓄系统将雨水简单处理,用作厕所冲洗和庭院浇洒;恢复原有河湖、湿地、民间坑塘等自然“海绵体”……这都是绿色方式。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利用更多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
中央明确提出建设“海绵城市”,让刘波无比欣喜。一年后,随着住建部印发《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标志着海绵城市从技术上“落地”。
伍新木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亦表示认同,“它契合了现在国内城市发展新阶段,是社会和老百姓的自然需求——要有高楼、宽阔马路的阶段已经过去了,现在人们更注重城市的生活品质,不希望一下雨就发大水,连地铁也坐不了。
”各地兴起“海绵热”
近年来,全国各地争抢海绵城市建设试点,中央资金补贴政策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从2015年开始,国务院先后开放两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试点城市能获得中央财政补贴: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连补3年。
去年4月,在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联合开展的第一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评审中,全国600多个城市有130多个城市制定了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江苏、安徽、辽宁等省还专门印发了指导意见,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在试点城市数量上,国家初步想法只有六七个城市,但是第一次申报城市就有上百个。”北京建筑大学教授车伍说。
34个城市进入第一批初选名单,最终武汉、常德、镇江、嘉兴、重庆等16个城市列入试点。
今年,第二批海绵城市试点再次启动。根据要求,各个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上总体思路是否清晰、地方政府的重视程度、项目可行性以及投融资模式的创新性,都决定着哪些城市能成为试点城市。
4月22日,经过严格的竞争性评审,第二批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名单公布,北京、上海、天津、福州等14座城市入围。
至此,全国已有30座城市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济南、成都、池州、遂宁等近20个城市总投资达2671亿元,总项目量达到2052个。
不过,与海绵城市建设动辄需要百亿元规模的资金相比,中央财政补贴显得杯水车薪。而PPP模式(公共私营合作制)则是重要的补充方式。
海绵城市建设环节,主要分为渗、滞、蓄、净、用、排:“渗”是通过土壤渗透雨水;“蓄”是使降雨得到自然散落;“滞”是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雨水径流量;“净”是通过土壤渗透、植被、绿地系统等净化水质;“用”是加强雨水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排”是降雨过多时,通过生态措施和工程措施将其排出。
“渗、滞环节更适宜国家和地方财政补贴倾斜,蓄、净、用、排4个环节,则适合社会资本以PPP模式进入。”博天环境集团高级副总裁李璐说。
海绵城市建设并不带来直接投资回报。李璐建议,将有些盈利性项目打包进来,“比如加入土地开发、旧城改造等开发项目,这样既能实现总体目标,也能提升开发区域基础设施和商业吸引力,实现良性循环。”
在济南市公布的首批PPP项目中,济南市城区河道生态治理一期工程、西圩子壕河系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大明湖兴隆片区内河水系综合整治及水源涵养工程等6个项目,均属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当地便尝试了“打包招商”。
与单个项目分别招商相比,将多个项目捆绑在一起,能避免投资者“挑肥拣瘦”,也能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增强项目吸引力。此外,在设备采购、维护等方面降低成本,进而降低政府污水处理支出,减轻财政负担。
宏电海绵城市感知系统(SCSS)
无论是内涝防治、黑臭水体治理,还是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及建设、评估,乃至未来智慧城市的建设,都需要有全面、致密、大量的城市水文监测数据和先进模拟仿真技术作基础支撑,唯有如此,决策才有据可依,规划设计才会合理,建设过程才可追溯,实施效果才会长久。
鉴于监测数据和模拟仿真技术对于城市规划、建设、运行的重要性,深圳宏电基于新型的测量传感设备,合理布设各类海绵体监测站点,依托城市水文模拟仿真软件,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平台,构建宏电海绵城市感知系统(Sponge City Sensing System,缩写为SCSS),完成对城市水循环过程的全方位立体监控,解决“有多少水、水在哪里、往哪里去”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