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能效比
天峰飞鹰
2016年06月30日 23:11:40
来自于制冷技术
只看楼主

制冷量与系统耗功量的比值为系统能效比。制冷量只与蒸发器吸热有关系,故提高蒸发温度、降低冷凝温度能提高制冷量。当蒸发温度高于露点温度时,不能进行有效的除湿,空调也就变为通风机了;蒸发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为了保证压缩机压缩比,也需要消耗更多的功量。想问一下,现在制冷量的增量与耗功量的比值是不是大于没改变温度前的cop值?比如7/12℃改为7/13℃。

制冷量与系统耗功量的比值为系统能效比。制冷量只与蒸发器吸热有关系,故提高蒸发温度、降低冷凝温度能提高制冷量。当蒸发温度高于露点温度时,不能进行有效的除湿,空调也就变为通风机了;蒸发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时,为了保证压缩机压缩比,也需要消耗更多的功量。想问一下,现在制冷量的增量与耗功量的比值是不是大于没改变温度前的cop值?比如7/12℃改为7/13℃。
免费打赏
荣昌制冷
2016年07月03日 17:29:10
12楼
懂点点电 发表于 2016-7-3 16:41 大冷量的离心机组就可以在低冷却水温度下运行。例如冷却水13/18度,而出厂测定的能效比是在标准工况下冷冻7 …压缩机机械的特性需要,运行中需要保证某种特定的要求,与系统的能效比没有直接的关联。能效比与制冷温度,系统反应出的工况性能密切相关。冷水机组具体反应在冷冻水的进出水温上。进出水温越高,热容量(热负荷)就越大,换热效率就越高,能效比自然就越好。进出水温越低,热容量(热负荷)就越小,换热效率就越低,能效比自然就越差。可以肯定:7~12度进出水温的能效比肯定要比7~13度进出水温差。只要压缩机的其它机件在运行中无需消耗能量,只存在某种调整的问题,那就与能效比不搭界。
回复
天峰飞鹰
2016年07月04日 10:11:47
13楼
荣昌制冷 发表于 2016-7-3 17:29 压缩机机械的特性需要,运行中需要保证某种特定的要求,与系统的能效比没有直接的关联。能效比与制冷温度 …您讲的只能说明7~12度进出水温的制冷量比7~13℃的制冷量差;7~13℃的话,如何调整才能使压缩机等其它部件不消耗多余的能量??
回复
懂点点电
2016年07月04日 21:29:26
14楼
天峰飞鹰 发表于 2016-7-4 10:11 您讲的只能说明7~12度进出水温的制冷量比7~13℃的制冷量差;7~13℃的话,如何调整才能使压缩机等其它部 …首先对你说一个概念:冷机能效比指的是输入功率与输出冷功率的比值,这个与进出水温差没有太大的联系,进出水5度温差是根据换热器特性,体积,效率等各方面因素做出的一个通用规范,也是出厂时测定输出功率所做的标准工况,制冷机在工厂做性能试验时会在设计流量运行时,同时水温也是设计水温,检测机组是否能达到5度温差,作为合格标准,而在实际应用中很难严格按设计工况运行,比如说你减小系统水流量,那么换热温差会变大,温差甚至10度,机组也会运行,那么这就是提高能效比了吗?扯淡!说回来,既然能效比指的是输入输出功率比值,那么提高能效比的方法就是在保证输出冷量不变的前提下减小输入功率,对冷水机来说,减小输入功率最好的办法就是降低冷凝压力,也就是降低冷却水温,所以我举例离心机,因为它可以在低冷却水温下运行,比如冷却水13、18度,在冷冻负荷不变的条件下,那么此时它的输入功率就会比在设计冷却水温32、37度工况下低很多,也就是提高能效比。
回复
chinalnkydlzc
2016年07月05日 22:42:06
15楼
本帖最后由 chinalnkydlzc 于 2016-7-5 22:43 编辑

冷却水13、18度,在常温自然环境下很难得到。而32、37度工况很容易实现。冷却水流量和温度对制冷机能效的影响,ARI上有,每冷吨,使用多少冷却水和水温,有过研究。对于系统能效,不光要看主机的,还要看系统,加大温差,水流量可减少,对应的泵等相关设备,功率也下来了。
请多看12楼的内容
回复
天峰飞鹰
2016年07月06日 11:08:07
16楼
chinalnkydlzc 发表于 2016-7-5 22:42 冷却水13、18度,在常温自然环境下很难得到。而32、37度工况很容易实现。冷却水流量和温度对制冷机能效的影 …还是老问题 :如何调整压缩机不使压缩机能耗增加?
回复
荣昌制冷
2016年07月06日 12:28:04
17楼
天峰飞鹰 发表于 2016-7-6 11:08 还是老问题 :如何调整压缩机不使压缩机能耗增加?首先,压缩机的各项运行工况必须在规定的正常范围内,如高低压压力,吸排气温度等。压缩机的高低压压力反应了系统的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吸排气温度与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密切相关。压缩机的运行工况不正常,说明系统的运行工况也不正常,必然就会影响能效比,这是根本性的问题。冷水系统,冷水的出水温度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7度是最为合适的。确定了冷水的出水温度,就必然知道了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了。出水温度的稳定性,意味着系统热负荷和运行工况的稳定。在这里,冷水的回水温度与系统的蒸发温度没有直接的联系,没必要刻意去关注它和所谓的出回水的温差问题。它们之间既然没有直接的联系,也就没有关注的必要及意义了,更没有必要去纠缠这个问题了!抠住了冷水的出水温度,这是整个系统所有运行工况及其能效比的重要依据参数。当然,冷水的出水温度越高,换热负荷就越大,蒸发压力也就越高,相应冷凝压力和运行电流都会升高。在规定的冷凝压力下和理想的压缩比内,能效比会减小。但如果冷凝压力超过了规定范围,压缩比增大,能效比反而会上升的。如冷水的出水温度低于7度,换热负荷就变小,蒸发压力也就变低,虽然相应冷凝压力和运行电流都会有所减小,但系统的压缩比比正常时大,回气过热度大,压缩机的运转温度高,吸气率(或排气率)降低,压缩机的功率因素减小,此时能效比增大。
回复
天峰飞鹰
2016年07月09日 13:38:02
18楼
荣昌制冷 发表于 2016-7-6 12:28 首先,压缩机的各项运行工况必须在规定的正常范围内,如高低压压力,吸排气温度等。压缩机的高低压压力反 …学习了 谢谢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