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建筑师转行创业做这些,太有启发了!
月涌
月涌 Lv.9
2016年06月01日 15:57:53
只看楼主

给大家介绍一些年轻建筑师创业成功的例子,然后整理了他们在一些采访中对创业、设计行业的思考。人物:陈忱,女,临界工作室(reMIXstudio)创始人梁其伟,男,1985年生,北京灵游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顾力恒(Nick),男, Bradley Timepiece盲人手表品牌创始人,EONE工作室创始人曹楠,男,“Fruggie果素清”健康果蔬品牌创始人苏麒,男,“Modelo”模袋网创始人

给大家介绍一些年轻建筑师创业成功的例子,然后整理了他们在一些采访中对创业、设计行业的思考。

人物:
陈忱,女,临界工作室(reMIXstudio)创始人
梁其伟,男,1985年生,北京灵游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顾力恒(Nick),男, Bradley Timepiece盲人手表品牌创始人,EONE工作室创始人
曹楠,男,“Fruggie果素清”健康果蔬品牌创始人
苏麒,男,“Modelo”模袋网创始人
陈兴,男,彼伏(bǐ fú BY CHENXING)时装品牌创始人
祁天,男,“端木良锦”品牌创始人
朱怡平,女,Audrey私人定制工坊、Audrey-Handmade品牌创始人

为什么要离开建筑行业?

曹楠:“我是带着建筑理想去美国留学,但在哈佛这段时间我逐渐意识到建筑这个行业,或者说建筑师这个职业,现实和理想的落差比较远。而我喜欢建筑恰恰是因为它是一个塑造理想的事情;另一方面,在GSD学习和交流很鼓励跨学科的方式,以更宽的眼界去看待现在的社会和时代,特别是在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各种问题,这让我觉得单个建筑或者建筑师在面对这些问题上显得特别渺小和无助,这可能也是因为建筑设计有其本身的局限性。在哈佛毕业后对建筑进入到了一个四年的迷茫时期,最后说服了自己选择另外一条路来走。”

苏麒:“我之前的建筑师工作经历让我觉得这个行业压力很大。跟其它行业的人交流,听起来大部分还是很健康的,“健康”的意思就是说付出和回报是比较平衡的。但对于很多建筑从业者,整个行业的环境和待遇不是特别让人开心,与最初进入这个行业时的想象不太一样,因此我就选择了与建筑师相关的其他一些事情。”

祁天:“我觉得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有偶然也有必然的因素。主观上来讲,我不是那种能够在一个框架体制里面工作的人。不是很适合这种职场上纯粹的雇佣关系,比较抵制去找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从客观上来讲,从宾大毕业时正赶上经济危机,也是建筑市场的一个低谷,当时在美国作为一个职业建筑师机会很少。“

陈兴:“相对建筑来讲,我不喜欢周期太长的东西,不太喜欢这些东西到最后变成很多妥协,实现不了更多的个人想法、体现不出更多的个人价值。我更偏向于艺术性格,希望自身的想法和感觉能得到最大的表达和发挥,而建筑不是一个最好的方式。“

梁其伟:“觉得自己骨子里还是想要一种更加自由而且能够掌控的创造环境。而建筑设计涉及的东西太多了,建筑师很多时候特别无奈,只有有限的自由度。而游戏其实可以满足我在学习建筑设计时的很多抱负,而且最重要的是你有对虚拟世界有着完全的掌控力。“

陈忱:“可能跟其他人不同,我并不是想要完全放弃建筑设计去做景观设计,我一直在思考建筑创新的突破口在哪里?在很多方向也看到了很多人的一些尝试,但自己又觉得不是特别信服。而在景观这个领域,我看到了很多的答案,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因而更加坚定地向这个方向走了下去。”

Nick:“在GSD这几年眼界和思路都开阔很多,认识了不同的朋友,包括一些在MIT和哈佛商学院准备创业的人,我便与他们一起关注建筑以外与设计相关的领域的创业可能性。

朱怡平:“我觉得首先对于女生来讲,建筑设计行业压力很大。之前在地产公司的时候,很多东西都会被各方逼得很紧,从老板到施工的各个方面。后来在设计公司的4年也很辛苦。累点儿也就罢了,最后做出来的东西跟自己的想法其实也没太大关系。我还是挺想自由一点,总希望能有好的精力去完成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个对我来说比较重要。”

为什么选择现在的创业项目?

曹楠:“我是从兴趣开始的,因为自己平时生活里吃得很不健康,喜欢买很多蔬菜和水果榨成汁喝。慢慢地我觉得这个事情挺有意义,能够帮助像我一样的都市人群改善膳食习惯,调节更加健康的饮食摄入。”

苏麒:“我在学校的时候就对computation比较关注,也做了很多相关的装置设计和应用,我在GSD的毕业作品是一个设计师的三维虚拟社区。在搭建这个社区的时候我逐步发现了设计行业并没有在现在这样的互联网时代下充分利用到网络的优势,于是便选择了创业建立MODELO。”

祁天:“想做古玩包装主要是因为自己喜欢,从小就喜欢中国传统的东西,喜欢古玩收藏,尝试做过一些小盒子收藏古钱币。”

陈兴:“为何做服装设计,一方面是自身的想法和感觉能得到最大的表达和发挥。另一方面,我很喜欢舞蹈,以前在清华是国际标准舞队的,可能对人体、肢体更为敏感,比如动作、姿态等等。在意大利学习期间,我就想做一个自己的服装品牌,之所以选择米兰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梁其伟:“在本科三年级的时候,我就自己瞎摸索、瞎折腾,完全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尝试着做电脑游戏。场景、人物、剧情全都是自己来弄,完成了《雨血》系列的第一作《死镇》。后来一直都在考虑未来能不能在游戏这方面有一些更加正式的发展,一直纠结到美国学习的后半段才逐渐明确和清晰起来。”

Nick:“我开始手表的设计是在哈佛学习的第二年底,那时就认识了我现在的合伙人们,大家一起开始做这个事情。当时完全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弄,但其实还没有想创业的事,只是希望能够设计一个比较特别的产品,帮助盲人这个特殊的群体。在设计取得一些进展后,我们决定在Kickstarter(众筹网)上试一下,非常幸运的是,我们众筹成功了,我才开始认真思考未来的计划,也看到了它的前景。最终我决定毕业之后创业,继续做盲人手表。”

朱怡平:“为什么选择了做高级定制服装,也是多少受了朋友的影响。我的朋友,也是我现在的合伙人,是我港大城市设计的同学,她毕业之后一直在香港做代购买手,对于时尚潮流这方面有着很多的研究和见解。在交流中我们看到了一些机会,量体裁衣这个需求量其实还挺高的。在考察了我们在材料、工艺方面的优势后,就决定一起出来创业了。”

建筑设计的经历对创业有帮助吗?

曹楠:“从我决定做创业就开始影响了,比如我们在做建筑设计的时候都希望能做出与其他作品的差异性,这种对差异性的追求也体现在我们做品牌的各个方面。这种差异性本身是跟建筑设计所追求的独创性、原创性和一些批判性结合的很紧密的。当然,建筑设计培养出的一些设计基本功还是能够充分发挥的。比如Fruggie从包装到海报宣传、微信简报、店面室内设计,都是以我为主的。”

苏麒:“我觉得从技能角度上说,建筑背景对我做事情的影响不太多。更多的影响是在思考上面,建筑师还是比较喜欢用更广的视角去思考问题。拿工业设计师来说,他们更多的是一个问题解决者。但建筑师不同,他会更多地从社会层面甚至心理层面上思考问题,毕竟建筑师在创造空间的时候,对心理层面上的思考还是非常多。所以我觉得对于建筑师来说,我们很习惯于这种全面地去思考一个问题,这对我思维层面上是有很大积极影响的。”

祁天:“最开始的时候说实话,没什么影响,但是教育背景对人的影响是长期潜伏在职业生涯中的,作为建筑师的优势便是拥有全方位思考的能力,从体量,到外观再到结构功能,你可以从宏观的层面把握它,然后一步步将它实现。当然建筑师本身还拥有更实际的专业技能,比如绘制草图、做渲染图、动画、模型、汇报方案等等,这都是在校园里练就的基本功,对今天创业帮助极大。”

陈兴:“有非常好、非常积极的影响。首先是抗压能力。以前做建筑的时候工作量、工作周期和强度都是非常大的。而服装设计整个过程反而变短了,所以抗压没有问题。其次对于有些建筑师来讲,对建筑的表象比如材料和工艺表达的要求会非常高,建筑设计的方法其实多少可以应用到服装设计上来,对于我来说这个都是相通的。”

梁其伟:“中国的互联网企业抄袭和山寨的情况还是比较常见的,这在游戏行业更是比较严重,但是通过巧妙的设计思路加上成熟的商业化运作,在其中找到一个聪明的平衡点,潜移默化地去推行我们的理念和作品,这个也可以说是,建筑设计背景给这个行业带来了一些不太一样的东西吧。我觉得建筑学训练是一种很好的训练手段,它使你能够平衡地协调地全面地考虑问题。”

陈忱:“其实很多欧洲国家的建筑设计教育,比如意大利,每年培养出人数众多的建筑师,但之后很多成为非常优秀的服装设计师,产品设计师,家具设计师等。建筑设计越来越成为一种通用设计,本身就蕴含分化成诸多子行业的可能。这在中国可能也会慢慢地成为一种趋势。

Nick:“建筑学核心的一些技能和思考方式,建筑师这种可以把抽象化的想法转化成实在成果的能力,运用到别的领域上是很有意义的。我现在做的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但如果我没学建筑能做出这个表吗?我觉得不能。在Bradley手表设计上,其实体现我这么多年建筑学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建筑教育带给我们的东西,其实可能会比我们自己想象的更多。”

朱怡平:“影响肯定是有的,我觉得建筑是一个很严谨的行业,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而服装是一个门槛比较低的行业,对于大多数工人来说相对缺乏这种严谨的精神,这就需要你有一个很严谨专业的态度去跟他们去沟通,才能把事情做好。订制服装有时跟做建筑方案类似,每一个客户都不同,有各种各样的要求。”

80后建筑师转行创业分析

就业后建筑师对行业的形容,总结如下:
“迷茫、理想与现实落差大、压力很大、体现不出个人价值、难以实现个人想法、有限的自由度、无奈、妥协”

对现在创业项目的形容,总结如下:
“自由、能够掌控、充分实现个人想法、以前就喜欢、兴趣爱好”

建筑学教育的背景对现在创业的影响方面,总结如下:
“更广视角看问题、平衡协调全方面思考的能力、想法转变为实物的能力、核心的思考方式、追求差异性原创性、实用的专业技能基本功、抗压能力”

可见,80后建筑师对自己在学校受到的系统严谨的建筑学教育,非常满意认同并且一直从中受益。导致他们转行的原因并非是建筑设计本身,更多是由于毕业后的建筑设计师在商业环境中落差大、妥协多、高压力、施展空间有限并且能自己掌控的方面太少。他们对职业生涯的期待为:实现自我价值自身想法,不希望工作挤掉全部的生活,能对事情的结果有掌控能力,兴趣与工作相结合。

他们可以转行创业的客观原因,一方面是与时代相关,80后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长大,年龄最大的80后是35岁,最小的80后也够研究生毕业,适应不断变革的行业环境,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给创业制造了更多的机会。另一方面,建筑行业的状况,它涉及到众多的方方面面,设计本身只是其中一环,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单个设计师在成为知名大师之前,个人作品的实现程度和影响范围很小。更深层次可以说土地国有制,使建筑师从小项目(普通家庭住宅设计等)中获得成就感的渠道也少之又少。最终,相比妥协压抑的默认行业潜规则不挪窝,他们更愿意走出来尝试创造新机会。

建筑师选择转行的主观原因,一方面,80后受教育程度远远高于80前的几代,随着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了更前卫更多元化的教育,对世界对社会的了解更深刻全面,愈加促成设计师自我意识的觉醒并追求自身差异化的人生,另一方面,在学校中对设计思维的鼓励方向和设计作品的要求,与毕业后商业市场中的要求,差别巨大,使建筑师们无法适应,备受挫败。

而创业文化中的不断推陈出新且快速变革,与设计师的诉求非常接近,使有能力有勇气转行的设计师转而创业,这对追求创造力和即时满足感的设计师具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宏观来讲,建筑学作为对人整体素质要求很高的学科,设计师可以将训练有素的能力运用到其他行业,亦是如鱼得水,对建筑行业和转出行业都产生积极的效应。
将社会变成了相互交叉关联的生态系统,互相影响并发生关系,这样的跨界创业,在未来将出现更多,成为80、90后适应并促进这个社会发展的新形式。

对继续从事建筑设计师的建议:
1、毕业前的建筑师需对就业后的生活有一定预期和了解,做好心理准备。
2、已就业的建筑师,需及时转变心态,找到自身价值在商业环境中的平衡点。
3、除设计能力外,全方面发展。商业世界中的建筑并非指关乎设计本身的优劣与专业度,而是在于把各个专业和资源统筹结合起来共同运营,沟通、协调、整合的能力亦非常重要。
4、不论将来有没有离开建筑行业的可能,但可以确定的是,建筑学的思维方式和能力训练会使你终生获益。完成好每一天的学业或工作意义重大。

对于打算创业建筑师的建议:
1、基于自身的所长选择创业项目,可从兴趣和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地方寻找。
2、能够帮助并影响到他人的有意义的项目也许是让你能够坚持并且获得社会认可的好方法。
3、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会给你带来创业的机会和可能。
3、如果你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对转行后的方向很清晰,做了理性的准备和调查,那么就像他们一样尽早开始创业吧!
本文作者徐sween,转载自数据公园

免费打赏
cicun
2016年06月01日 17:21:18
2楼
有启发,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hu239534
2016年06月01日 18:07:53
3楼
很好很强大
回复
韩泡泡
2016年06月02日 23:27:42
7楼
看个人,确实是很多因素制约这我们的设计理念。所以我们要据理力争,如果最后成果和我们不一样也没关系,至少出之我们之手。
回复
花藤龙星
2016年06月03日 05:47:29
8楼
看起来的确不错
回复
加倍努力
2016年06月03日 07:45:58
9楼
学习了,谢谢楼主!
回复
王铜
2016年06月03日 08:01:40
10楼
需及时转变心态,找到自身价值在商业环境中的平衡点。
回复
xjksjcsjy
2016年06月04日 22:15:30
11楼
很有特色的建筑
回复
ziboxm
2016年06月06日 10:21:55
12楼
写的真不错,谢谢楼主
回复
种一亩清风
2016年06月07日 09:56:19
14楼
看个人,确实是很多因素制约这我们的设计理念。
回复
qq_1396600088796
2016年06月08日 08:57:08
16楼
转行的前提是你自己已有足够的本事在社会上立足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