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经验谈】超全面六个路基路面常见通病剖析(附规范)
黄老三
黄老三 Lv.7
2015年10月23日 10:52:25
来自于道路工程
只看楼主

【通病现象1】:路面车辙、壅包 【整改依据】:《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169-20125.1.2 沥青路面在设计基准期内应具有足够的抗车辙、抗裂、抗疲劳的品质和良好的平整、抗滑、耐磨与低噪音性能等使用功能要求。图1~2:车辙严重图3:无车辙【作者语】:车辙是沥青路面特有的一种损坏现象,它是在高温条件下车辆荷载长时间作用的结果,车辙经常发生在车轮经常碾压的轮迹带上,轮迹带逐渐产生下洼形变,并形成两条纵向的槽,即为车辙。壅包是指沥青面层因受车轮推挤而形成局部隆起的现象。在 城市道路交叉口进口道处,因车辆频繁刹车、起步或停车等候,极易形成车辙、壅包等病害,如上图1~2所示。引起上述病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沥青混合料 的强度、压实度不足和道路交通条件等因素,因此在防治车辙、壅包的对策上,也应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措施(提高基层强度和刚度、优化沥青混合料设计、严 控施工质量以及强化交通管理等)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如图3。

施工经验谈.jpg



【通病现象1】:路面车辙、壅包

【整改依据】:《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169-2012

5.1.2 沥青路面在设计基准期内应具有足够的抗车辙、抗裂、抗疲劳的品质和良好的平整、抗滑、耐磨与低噪音性能等使用功能要求。

图1~2:车辙严重


图3:无车辙


【作者语】:车辙是沥青路面特有的一种损坏现象,它是在高温条件下车辆荷载长时间作用的结果,车辙经常发生在车轮经常碾压的轮迹带上,轮迹带逐渐产生下洼形变,并形成两条纵向的槽,即为车辙。壅包是指沥青面层因受车轮推挤而形成局部隆起的现象。在 城市道路交叉口进口道处,因车辆频繁刹车、起步或停车等候,极易形成车辙、壅包等病害,如上图1~2所示。引起上述病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沥青混合料 的强度、压实度不足和道路交通条件等因素,因此在防治车辙、壅包的对策上,也应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措施(提高基层强度和刚度、优化沥青混合料设计、严 控施工质量以及强化交通管理等)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如图3。




【通病现象2】:路面沉陷、开裂

【整改依据】:《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169-2012

5.1.2 沥青路面在设计基准期内应具有足够的抗车辙、抗裂、抗疲劳的品质和良好的平整、抗滑、耐磨与低噪音性能等使用功能要求。

图1:沉陷


图2:沉陷、开裂

图3:横向裂缝

图4:纵向裂缝


【作者语】:路面基层的压实度不足,很容易造成路面出现沉陷、开裂现象。上图1中的交叉口进口道停车线附近区域沉陷,图2中的局部压实度不足的地方沉陷、开裂,图3、4中的道路横向、纵向裂缝。为了避免上述问题,在道路基层施工过程中应保证基层施工规范,压实度合格。




【通病现象3】:路面沉陷、开裂

【整改依据】:《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 CJJ169-2012

5.1.2 沥青路面在设计基准期内应具有足够的抗车辙、抗裂、抗疲劳的品质和良好的平整、抗滑、耐磨与低噪音性能等使用功能要求。

图1~5:路面龟裂






图6:路面平整,无龟裂现象


【作者语】:路 面龟裂是指在重复交通荷载作用下,沥青面层或稳定基层疲劳破坏产生的一系列相互贯通的裂缝。该裂缝最先出现在沥青面层或稳定基层底部,荷载弯拉应力或应变 最大的位置。裂缝传至表面,开始时只是一条或数条平行的纵向裂缝。在车辆重复荷载作用下,裂缝连通起来,形成了多边、锐角的小块,发展成为网状或龟纹状的 裂缝,如上图1~5中所示。为了防治龟裂病害,必须在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严格规范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如图6。




【通病现象4】路面坑槽

【整改依据】《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1-2008

8.5.1 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紧密,无枯焦;不得有明显轮迹、推挤裂缝、脱落、烂边、油斑、掉渣等现象,不得污染其它构筑物。面层与路缘石、平石及其它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图1~2:路面坑槽现象



图3~4:路面平整,无坑槽现象



【作者语】:路面坑槽是指在行车作用下,路面骨料局部脱落而产生的坑洼。产 生“坑槽”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1、路基或路面基层强度不足,路面产生裂缝、龟裂、松散等病害,未及时进行修复,致使病害继续扩大,形成坑 槽;2、基层完好,面层因施工原因,或外界因素,如机械损伤路面形成的坑槽。为了防治坑槽病害,作者建议:1、加强路面排水,使其表面的雨水能及时排道路 面以外;2、对出现早期坑槽要及时处治,以防病害继续发展;3、加强对车辆行驶的管理措施,杜绝超载现象。




【通病现象5】:路面啃边

【整改依据】《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1-2008

8.5.1 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紧密,无枯焦;不得有明显轮迹、推挤裂缝、脱落、烂边、油斑、掉渣等现象,不得污染其它构筑物。面层与路缘石、平石及其它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图1~2:路面边缘啃边


图3:路面边缘密实、平整,无啃边现象



【作者语】:路面啃边是指路面边缘材料破损或形成坑洞的一种病害现象。产生“啃边”的原因很多,总的来说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机动车超重,碾压路面边缘;2、路面边缘未设置路缘石;3,路基宽度不够,未达到设计要求;4,施工时路基路面衔接不好,导致排水不畅,使边缘长期被水啃蚀,强度下降,在行车作用下形成啃边。为了防治啃边病害,建议适当加宽路面或路面基层,并设置路缘石;同时保持路面应有的横坡,以利于路面排水;另外,还必须在路基路面施工过程中严格规范进行施 工,保证工程质量。




【通病现象6】:路面与雨水篦、检查井周边碾压不到位

【整改依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10.2.4 道路设置路缘石、井孔盖座、消防栓、电杆等公路附属设施时应预先安装,喷洒沥青或铺筑混合料前应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并避免因压路机碾压受到损坏。对使用大型压路机有困难的部位,可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振动夯板、夯锤压实。

图1:雨水篦周围路面破损


图2:检查井周围路面破损

图3~6:雨水篦、检查井四周无破损现象





【作者语】:城市道路中的检查井、雨水篦等设施四周的邻近区域,不便使用大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如果不采取其他措施将路基路面压实,极易出现开裂、离析等道路病害(如图 1、2)。正确的做法是,在这些没条件使用大型机械碾压的部位,采用小型振动压路机结合人工及时补料压实,这样就可减少上述病害的发生,如图3~6所示。




施工经验谈.jpg

免费打赏
木荣古儿
2015年10月23日 17:11:28
2楼
太赞了,图文并茂,推荐
回复
张裕会
2015年10月24日 00:19:43
3楼
这么细心的施工朋友,中国的工程质量有希望。
回复
ruhualiqing
2015年10月26日 09:27:57
4楼
病害种类图文并茂,很详细。谢谢!
回复
乌尔基
2015年10月29日 20:57:42
5楼
谢谢楼主分享很详细。
回复
尹直
2015年11月12日 09:53:04
6楼
小笔记做起来。。。
回复
ly03260883
2015年11月17日 10:25:53
7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zlaq11
2015年11月19日 10:31:59
8楼
能否弄个文件打包下载?谢谢!
回复
zjwlxzc
2015年11月24日 15:44:25
9楼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reoknow
2015年11月29日 20:23:39
10楼
很强大啊,谢谢楼主
回复
夏洛特的灵均
2015年12月02日 14:50:13
11楼
好多专业术语,学习了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