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与管控研究
tyqp_38495
tyqp_38495 Lv.7
2015年08月22日 14:18:45
来自于节能技术
只看楼主

论文关键词:绿色基础设施 生态城市 评价 管控 论文摘要:进入21世纪,“绿色城市”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经之路,但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影响,我国在这些方面较国外还有相当的差距,通过研究国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并籍此对我国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评价体系的建立提出可行性建议便相当迫切了。   一 .“绿色城市”和“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以及存在意义    “绿色城市”的本质是生态文明,狭义上指的是绿化水平相当高的城市,广义上指的是污染全部控制、资源高效利用、人与

论文 关键词:绿色基础设施 生态城市 评价 管控
论文摘要:进入21世纪,“绿色城市”和“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城市 发展 的必经之路,但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影响,我国在这些方面较国外还有相当的差距,通过研究国外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并籍此对我国的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评价体系的建立提出可行性建议便相当迫切了。
  一 .“绿色城市”和“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以及存在意义
   “绿色城市”的本质是生态文明,狭义上指的是绿化水平相当高的城市,广义上指的是污染全部控制、资源高效利用、人与 自然 和谐相处的城市。“绿色城市”的实现离不开多种策略的支持。
   城市是人类 经济 活动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在我国快速发展的 现代 化和城镇化过程中,城市中的生态问题和能源问题非常突出,它是资源消耗的主体和环境污染的主要“贡献者”,我们要节能减排,首先要在城市进行。我们国家建设量非常大,每年建设量高达20亿平方米,建筑能耗已经超过了社会能耗的28%,随着建设量的增长这个比例还会上升,所以要让温室气体排放减缓,必须走低碳生态城市之路,必须要发展绿色城市。绿色建筑从理论到实践已经逐渐形成了体系,但绿色城市还在探讨。绿色建筑已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总体趋势,绿色建筑应向高效的生态城市进行转变。
二.低碳生态城市的实现策略
  1. 低碳城市的概念及意义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低碳城市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很多国际大都市以建设发展低碳城市为荣,关注和重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性的舒缓包容。
  所谓“低碳城市”,是指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城市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低水平。在全球环境危机和 中国 能源紧张的宏观背景下,建设“低碳城市”在国家节能减排的新形势下会产生放大效应。
  “低碳城市”的理念应该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渗透到生产生活各领域,如在城市非主干道路、广场、办公楼公共空间、庭院、公园等地方可采用太阳能照明;在宾馆饭店、洗浴中心采用太阳能加电辅助热水系统;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的应用,垃圾填埋场的填埋气体回收利用等。
   气候组织的报告认为,在以“低排放、高能效、高效率”为特征的“低碳城市”中,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低碳经济不会放慢经济增长,反而会促进经济的新一轮高增长,并增加就业机会,改善生活水平。
  2 .低碳城市的前景
  2008年初,中国建设部与WWF(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大陆以上海和保定·中国电谷两市为试点联合推出“低碳城市”,“低碳城市”迅速“蹿红”,成为中国大陆城市自“花园城市”、“人文城市”、“魅力城市”、“最具竞争力城市”……之后的最热目标,该目标将具有长期的特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首任主任夏堃堡先生称“低碳 经济 是实现城市可持续 发展 的必由之路”。著名学者林辉认为,建设低碳社会和低碳城市,正是对坚持 科学 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具体和有力的实践,并且具有全民的参与性、持续性,能够做到共建共享。
  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提出,该部今后将着力做好包括加快研究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等五方面工作,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环境问题。综合而言,低碳城市将成为城市品牌的新高标。
  3 .低碳城市的节能成效
   推广低碳城市应用技术,其节能减排效果是显著的。据调查测算,使用10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每年可节约1.8吨标准煤;每年使用太阳能电池1000兆瓦,每年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00万吨。如果用地源热泵来代替集中供暖和夏季制冷,几乎没有任何污染,每年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可节约标准煤40公斤~70公斤,供热运行费用每季约为16元/平方米,低于大部分城市集中供热收费标准(如北京为30元/平方米),制冷运行费用每季仅为1元~2元/平方米。全球甲烷排放比例中垃圾填埋场占11%%,每减少1吨甲烷,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1吨,如将 中国 每年填埋的约1.1亿吨生活垃圾产生的填埋气体全部收集利用,就相当于30亿~70亿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是中国目前天然气总产量的1/6~1/8。
  4 .低碳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席卷全球的国际经济危机,对我国推进科技进步,调整经济产业结构,推进城市的循环经济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等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会。从经济学角度看,能源与环境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按照目前的发展模式,中国人要达到欧美国家的生活水平,需要两个地球。另外,维持中国的快速发展就GDP而言,每年发展下限是8%,而我们的资源仅能支持经济发展到4%,并且很多资源已经过度开采。对于我们来说,要想发展,必须做出选择。这是中国政府在强势扭转,我们正在没有选择的走向“低碳经济”。 历史 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经济危机常常伴随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经济周期在经历了低谷之后往往会在一定时间内催生新技术、新产业,从而带动整个经济的新繁荣。“低碳城市”是以低碳经济为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建设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
   参考文献
  [1] 张红卫,夏海山,魏民.《运用绿色基础设施理论指导“绿色城市”建设》[J].(《中国园林》,2009年9月)
  [2] 张坤民,温宗国,杜斌,等.《生态城市评估与指标体系》[M].化学 工业 出版社(2003年)
  [3] 刘亚平.《浅谈低碳城市发展策略构建》[J].《中国科技财富》(2010年6月)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