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助推地震检测技术发展
tyqp_38495
tyqp_38495 Lv.7
2015年08月21日 14:32:17
来自于节能技术
只看楼主

内容导读:地震是人类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也是目前中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而传感器技术将是地震检测技术的最基础。2005年以来,在发改委的支持下,中国地震局开始组织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络技术的地震加速度传感器的研制工作。如果在大地震发生的地区大量部署了加速度传感器,我们就可以近乎实时将极震区和地震影响强烈的地区地震烈度分布结果向公众发布,这对抢救生命、救灾减灾和稳定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震是人类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也是目前中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而传感器技术将是地震检测技术的最基础。2013年4月20日清早四川雅安发生7.0级大地震,令人痛心的消息一时间铺天盖地的传播全球。据相关部门报道直至22日8时造成了一百多万人受灾,一百多人遇难,在此期间发生了2000多次余震。在此传感器之家希望所有遭遇灾难的的同胞们能战胜这次灾难,重建家园。

内容导读:地震是人类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也是目前中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而传感器技术将是地震检测技术的最基础。2005年以来,在发改委的支持下,中国地震局开始组织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络技术的地震加速度传感器的研制工作。如果在大地震发生的地区大量部署了加速度传感器,我们就可以近乎实时将极震区和地震影响强烈的地区地震烈度分布结果向公众发布,这对抢救生命、救灾减灾和稳定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震是人类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也是目前中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而传感器技术将是地震检测技术的最基础。2013年4月20日清早四川雅安发生7.0级大地震,令人痛心的消息一时间铺天盖地的传播全球。据相关部门报道直至22日8时造成了一百多万人受灾,一百多人遇难,在此期间发生了2000多次余震。在此传感器之家希望所有遭遇灾难的的同胞们能战胜这次灾难,重建家园。
  
  公元132年,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地震仪器。遗憾的是,地动仪实物和图样失传,只留下了文字记载,实物逐成千古之谜。目前科学家们对于地震的检测也还是慢慢处于一个完善的地步,没有精准的预测地震的发生。人们现实生活中会通过一些常识去判断,震前井水变化,动物的异常等等。目前作为科学家检测的技术主要是传感器技术。
  
  2005年以来,在发改委的支持下,中国地震局开始组织基于下一代互联网络技术的地震加速度传感器的研制工作。新型的地震加速度传感系统,改变过去布设加速度传感器用于场地观测和城市规划的传统场地观测思想,把系统的功能定位在快速实时获取城市地震动和烈度分布区域和为救灾减灾服务上,制定了“方便联网、安装简便、海量部署、快速反应”指导思想,要求研制的加速度传感器要有消费电子产品的简单、耐用和便宜特性,可以适当降低仪器的灵敏度(针对较大地震),组网后数据汇集产生规模效益。
  
  新型地震加速度传感器,采用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一体化的设计,传感器采用低功耗微型电子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使用嵌入式系统,配置了数据采集、电源、授时、通信等模块,具备有线、无线的多种通信功能,可以在室内外进行大量的布设,通过多种方式联网,可及时将数据传回处理中心进行实时处理。
  
  实时地震动监测和烈度速报在我国刚刚起步,以前地震监测系统的建设更重注仪器的观测效果,比较重视台站建设、观测环境建设,地震速报的专业业务的水准很高。
  
  对于大地震应急响应和救灾、减灾需要的快速产出还不多。如果在大地震发生的地区大量部署了加速度传感器,我们就可以近乎实时将极震区和地震影响强烈的地区地震烈度分布结果向公众发布,这对抢救生命、救灾减灾和稳定社会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最近两年日本直接采用速度或加速度传感器表示地震动强度,具有震后发布速度快的特点。
  
  日本横滨市区就部署了近千个烈度计,进行地震烈度速报。在此也希望我国地震检测技术在传感器技术的发展下得到充分的利用,以及地震后随之发生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传感器技术推广下得到充分的发展。

免费打赏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