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长江三峡地区的地质灾害治理理应与景观的保护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实行长江三峡地质灾害与景观建设的有机合,对提高地质灾害治理的质量、节省投资、保护和优化三峡景观均有利。在实行地质灾害治理与景观建设有机结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景观规划师、人文社科专家与生态学家的积极作用,使三峡工程竣工后,其诱人的景观成为世界高山峡谷的自然景观与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人文景观完美结合的典范。 关键词:
关键词:长江三峡;灾害治理;景观建设;有机结合
作为世界著名的山地峡谷风景名胜区,长江三峡具有其它风景名胜区所无法取代的景观品质。但长江三峡同时又是一个水上交通要道,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地区。长江三峡大坝竣工蓄水后,其水上运输量必将大大增加,由于水位升高而产生的水力侵蚀作用和每年必须进行的蓄清排洪而产生消落带所必然带来的地质影响,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如危岩垮塌、山地滑坡等)将会进一步加剧。这不仅会对安全运输带来不利影响,而且还会对长江三峡两岸景观产生破坏性作用。为了确保长江三峡的安全运输,为了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的景观品质不受到重大影响,专家学者们对三峡工程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并对从宜昌到重庆长江两侧近600公里河岸的色岩垮塌部分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对重点地段还制定了治理方案,在一些已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已进行了有效的地质灾害治理。
但是,目前对长江三峡两岸的地质灾害治理却存在一个问题,即:仅注重了对地质灾害本身的防范与治理,而忽略了对长江三峡景观点的保护与建设。无论是奉节县沿江公路的护坡加固,还是巫山长江南岸的滑坡整治,抑或西陵峡靠南津关段因开山采石而导致的山体滑坡的治理,都是仅从单纯的地质灾害治理角度出发的。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必须认真思考与决定的重要问题,即:对长江三峡两岸的地质灾害治理,究竟应以什么指导思想来进行?
笔者认为,对长江三峡两岸的地质灾害治理,应以既确保长江三峡水库与长江航道的安全,又有利于三峡两岸的景观品质保护与建设的指导思想来进行。在这种指导思想下进行的地质灾害治理工作,必须在治理地质灾害的同时,充分考虑长江三峡的景观因素。也就是说,应把长江三峡的地质灾害治理与长江三峡的景观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这里的基本理由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是由长江三峡地区的内在本质所决定的。
正如上文所言,长江三峡不仅是中国内陆地区的重要水路交通要道,同时更是世界著名的高山峡谷风景名胜区。从某种角度而言,长江三峡的著名,并不是因为它是中国内陆地区的重要交通航道,而是因为它特有的壮丽景观。所以,对长江三峡的地质灾害治理就不能与一般地区的地质灾害治理等同看待,如果人们在为确保长江航道的交通安全而在治理地质灾害的过程中,破坏了长江三峡美丽的景观,岂不得不偿失?根据专家们的调查考证,从三斗坪到重庆的近600公里的长江河谷两岸,计有滑坡、崩塌点214处,点距面积50余平方公里,体积达13亿立方米,泥石流地段总数达271处,体积达12.35亿立方米,如果在进行地质灾害防治时,都仅从单纯的工程角度出发,而不从景观建设角度出发,那么,在这近500处的地质灾害整治完成之后,三峡两岸必将千疮百孔,满目疮痍,那里还会有令人赏心悦目的三峡景观呢?这必然带来一系列恶果: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和人文景观的破坏(这不仅愧对子孙,也愧对世界,因为三峡不仅是我们的,也更是子孙后代的,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由此而带来的游客的大量减少和旅游经济的萧条;以及由于游客减少和旅游经济萧条而出现的航运业的萧条……这种情况仿佛如同为了给病人治病,虽治好了结核却引发了癌症。当然是不足取的。
2、是三峡库区景观建设的需要。
长江三峡工程的兴建,对长江三峡的景观特色来说,既有破坏作用,又有建设作用。说它有破坏作用,是指三峡工程的兴建对长江三峡的某些景观品质将产生不可挽回的破坏。长江三峡作为世界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是因为它具有别的地方不可替代的景观品质,如:险峻的高山峡谷,宏大惊险的急流险滩,动人的民间传说,奇峰怪石和历史上曾经十分丰茂的植被等。三峡工程的兴建,使三峡的急流险滩景观将不复存在,险峻的高山峡谷也将因水位的抬高和视觉差因素而产生景观效果的弱化。所以说三峡工程的兴建对长江三峡景观的某些破坏性影响是有凭有据的;说它有建设性作用,是指三峡工程的兴建会使长江三峡产生某些全新的景观品质,对游人会产生另一种全新吸引,例如,大江截流后出现的高峡平湖景观;高达!,‘米的现代水利枢纽工程的宏大人工工程景观等。考虑到自然景观是数万年才形成的景观,是不能重复出现的景观,自然景观应比人工景观具有着更高的价值。因此,我们在兴建大型水利工程时,不仅应尽量不去破坏自然景观,还应想方设法对可能造成对自然景观破坏部分进行人工自然景观的恢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三峡工程景观建设的需要。在西部大开发背景下,长江三峡的重大价值,不仅在于它的交通航道作用,更在于它的旅游资源价值,而景观品质对旅游资源的意义犹如掌握着高科技知识的人才对知识经济的价值一样,是有着决定意义的。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长江三峡的景观状况关系着的不仅仅是长江三峡的自然与人文风貌问题,而且还关系到三峡库区旅游经济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前景,倘拓展开来看,它还关系着我们对祖国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态度。因此,在进行三峡工程建设的同时开展三峡景观建设是中央的既定政策。目前,正在抓紧进行的三峡文物保护工程,其实质应是三峡景观建设的一部分,如云阳张飞庙的迁建,涪陵白鹤梁的保护,奉节夔门摩崖石刻的切割搬迁等,都体现着对三峡人文景观的保护,同时也是一种景观的建设。
3、有利于节约投资,降低成本,增强地质灾害的治理的工程质量与景观建设的视觉效果。
在进行三峡工程地质灾害治理的时候,如果将三峡景观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仅可以降低工程成本,节省投资,而且会突出景观建设的视觉效果,增强地质灾害治理的工程质量。从土木工程的施工情况来看,历史上的许多重大工程,工程建设往往与景观建设同时进行的,且通常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在修颐和园时将昆明湖中的泥土挖掘出来堆积成万寿山,就是这种将土木工程与景观建设有机结合的典范。同样,地处三峡之门的奉节县旧城,历史上人们为防止洪水对县城的侵蚀,沿江筑起的五道城墙,“每道长315丈、250丈、280丈不等,高2.4丈、1.8丈和6尺不等”既起到了土木工程防洪防灾的作用,同样又成了奉节县城的标志性建筑,成了长江三峡地区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之一。如果仔细考察,人们不难发现,三峡库区有许多地方为地质灾害的治理与景观建设的有机结合提供了用武之地。如奉节新县城下的沿长江滨江路的靠城岸的护坡加固,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加固质量很难保证,如果配以景观建设,在造形上略作改动,加强结构性的安全加固,其景观效果和防危岩垮塌都必将大大改善。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由于三峡特有的内在性质,其地质灾害的防治,就从本质上规定了它既是灾害防治的土木工程,又是景观建设工程,还是植被恢复工程。这种工程的综合性决定了参与工程的人员的综合性。不应只有土木工程技术人员,还应包括生态学者、社会科学学者、历史学家等。例如,一般说来,治理滑坡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种是物理治理,主要通过土木工程施工来实施;一种是生物治理,主要通过植被恢复来实施(被称为生物混凝土的香根草就对固定泥质结构的坡岸有很好的作用);三种是物理治理与生物治理相结合的方法。而三峡地区,哪些地方适宜物理治理,哪些地方适合生物治理,哪些地方又适宜将两者结合起来治理呢?如果没有上述几方面的人才组合,怎么能做出恰当的治理方案呢?又如,在进行物理治理时,可能会衬砌一些挡墙,当景观建设要求这些挡墙应与四周的自然景观有机吻合在一起,使其具有三峡人文景观的特点时,如果没有景观设计师和能把握三峡文化精神内涵特征的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的参与,这种挡墙又怎能成为与三峡自然景观合为一体的人文景观呢?
三峡大坝蓄水发电后,从三斗坪到重庆近600公里的库区两岸,将会形成一系列全新的景观点,这段地区尽管均属湘楚文化、三峡文化和巴渝文化,但各地又各具特色。如果不注意分段研究,把握好重庆、长寿、涪陵、丰都、忠县、云阳、奉节、巫山、巴东、宜昌等这一串闪耀着各地地方文化人文光辉的城镇精神内涵与自然景观特有的素质,那么,我们就可能在未来的地质灾害治理与景观建设中,无法通过这些建设反映出各地本来具有的景观特色,走上千篇一律的景观建设老路,从而导致对三峡旅游资源的破坏。这应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结论是清楚的:从现在起,必须高度重视对三峡地质灾害防治与景观建设有机结合的研究,而且必须充分重视发挥人文社科专家和生态学家在景观建设与地质灾害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杜榕桓,长江三峡库区水土流失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科学出版社1994年,第33页。
奉节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北京。第37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