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报网易造价及斑竹
lzykjz
lzykjz Lv.4
2007年10月17日 01:57:17
只看楼主

注册造价师培训经典答疑1学员问:第一章案例四中的还本付息表中为何不考虑流动资金贷款部分的利息偿还? 刘老师答:项目还本付息表属投资性表格,只计算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利息。流动资金贷款利息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中有反映,每年计息。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利息和流动资金贷款利息都属于财务费,每年计入总成本费用。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本金用每年的折旧、摊销、利润等还款资金来源进行偿还。流动资金本金在运营期末回收并偿还流动资金贷款本金。

注册造价师培训经典答疑
1学员问:第一章案例四中的还本付息表中为何不考虑流动资金贷款部分的利息偿还?


刘老师答:项目还本付息表属投资性表格,只计算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利息。流动资金贷款利息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中有反映,每年计息。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利息和流动资金贷款利息都属于财务费,每年计入总成本费用。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本金用每年的折旧、摊销、利润等还款资金来源进行偿还。流动资金本金在运营期末回收并偿还流动资金贷款本金。

2刘老师答学员问(5)
作者:嘉宾 点击:13
学员问:我做了一道题,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采用[ ]进行摊销。A、 直线法;B、 工作量法;C、双倍余额递减法;D、 年数总和法。该题答案在教材中能找到吗?


刘老师答:教材没有直说, 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在理论上也应用固定资产折旧类似,存在着多种摊销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都是采用直线法进行摊销。 无形资产一般采用分期等额摊销法进行摊销。其摊销方法如下:某项无形资产年摊销额=该项无形资产实际支出数/有效年份;月摊销额=年摊销额/12。一般认为无形资产的残值应为零


3学员问:教材150页中,“只有加强项目决策的深度,......才能保证其他阶段的造价被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使投资控制目标能够实现,避免‘三超’现象的发生”,请问指哪"三超"?

刘老师答:"三超"现象一般是指在同一工程上,出现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

4学员问:某400升砂浆搅拌机运料需200S,装料50S,搅拌80S,卸料30S,不可避免中断10S。则机械循环一次所需时间为多少秒?应如何来做?是不是运料时间和其他时间不能合并计算,两者取大值?



刘老师答:分两种情况来分析:1、当只有一台供料车运料的情况下:因运料时间大于装料、搅拌、出料和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之和,即:(200>50+80+30+10=170),故机械循环一次所需时间为200S。这种情况下,找出关键线路即可,比如此题中的200S,即为一次循环时间;2、当有多台供料车运料的情况下:则运料时间就不会成为关键线路了,因为多台车供料就不会存在待料机械停歇时间了,这时一次循环时间就是装料、搅拌、卸料、不可避免中断时间的叠加了。

5学员问:我做了这样一道题目,“工程价款400万,预付款20%,主要材料比重42%,主要设备比重19%,求预付款扣除点”。请问预付款扣除时,包括主要设备的比重吗?


李老师答:包括,一般是当未完成的主要设备、材料款达到预付款数额开始抵扣,注意辅助材料等不包括。

6学员问: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应该如何计算?《计控》第七章P371和《案例》第六章P149介绍的计算方法,与《相关》第三章P202关于赢得值原理中介绍的公式并不一致。考试时如何计算?


李老师答: 二者虽然都是对项目的费用和进度进行控制的方法,都有三条曲线,但是,这是两种不同的理论和方法。《相关》第三章P202关于赢得值原理中介绍的公式,是根据国外的相关著作编写。《计控》第七章P371和《案例》第六章P149介绍的计算方法,是根据中国的有关著作编写的。在“已完工程计划投资”(赢得值原理中称为“已完工程预算费用”)这个指标的计算方法上,两者是不同的,继而在偏差计算中指标的含义也不相同。可以理解为这是两种不同的理论和方法。在考《计控》和《案例》时,按国内的理论和方法答题,在考《相关》时,按国外的理论和方法答题。也就是说,按教材的介绍答题,对二者要注意区分。

7俞老师答学员问(26)
作者:嘉宾 点击:88
学员问:相关 教材103页表2.3.7中的第一行其中支付利息为8000,为什么不是100000/2×8%=4000呢?贷款利息不是1/2计算吗?

俞老师答:现金流量图,是一个项目现金流入流出的简化图示。简化的正是支出的时间点。除用期未惯例法去简化现金流量外,对于各年均匀支出的流量,均简化为在其均匀支出期间的中间点一次支出。这是贷款利息只有在建设期贷款当年是按减半算,其他年份都是按全年算的真正原因。

8学员问:案例教材第六章的案例一甲方签付工程款为何减去132万元 ,5月不是已经减了66万元吗?


俞老师答:竣工结算工程价款=预算(或概算) 或合同价款+施工过程中预算或合同价款调整数额—预付及已结算工程价款—保修金。110×(1-60%)+660×0.6×10%--[660×(1+0.6×10%)]×3%=62.612(万元)。

9学员问:某项目一项隐蔽工程完工后,乙方及时通知甲方代表到场参加验收,准备履盖。这时发生两项事件:A、甲代因故未能及时赶到场,乙方停工5日等待甲代到场验收完毕后履盖。至使总工期拖延5天,乙方施工机械闲置5天,人员窝工300工日。乙方就此能否向甲方提出索赔?B、甲代因故未能及时赶到场,乙方自行检验完毕后履盖。后甲代要求剥离重新检验,发现砼质量有问题且由分包安装工程的安装单位安装的电气埋管尺寸不合需要返工。由此造成的返工费用及拖延的工期如何处理?



俞老师答:事件A:按合同文本通用条款17条的规定,工程师不能按时参加验收的应及时通知施工方延期(题中背景中没说,暂理解为未通知)。工程师不提出延期及也进行验收,承包人可自行组织验收。题中乙方等待是错误的,不能索赔。事件B:按通用条款18条的规定,重新检验发现不合格仍不能免除承包人的责任。不能索赔。

10学员问:某地面设计采用炉渣砼垫层,垫层厚300mm,外墙中心线尺寸为20m×10m,墙厚240mm,内墙净长50m(其中120mm墙有15m,其余均为240mm墙)。则该地面垫层工程量为[ ]
A、54.80 m3 B、55.34 m3 C、56.78 m3 D、57.48 m3
怎么算?我怎么算出不答案中的结果?


俞老师答:[(20-0.24)×(10-0.24)-(50-15)×0.24]×0.30=55.34 m3,这道题需注意的一点是墙厚低于150mm的辅墙在计算垫层面积时是不扣除的。




1192557437280.jpg

187e63df776c449ef319.rar
5.7 KB
立即下载
免费打赏
lzykjz
2007年10月17日 01:59:00
2楼
经 典 答 疑 二 (未完)
11
学员问:如果甲方同时和一个土建队、一个安装队签订了合同,合同中均约定:对方责任致使工期拖延将赔偿500元/天,施工期间,甲方原因耽误了土建队伍3天,由于土建工程晚完工3天,安装工程也受到影响3天。事后,安装和土建2队均提出索赔1500元,甲方辨称,我只延误3天,只赔偿1500元,这1500元应该给谁? 如果是土建把工程分包给安装队,签订的合同也是对方责任致使工期拖延将赔偿500元/天,其他条件不变,这时又应该怎么索赔。



俞老师答:甲方同与与土建队、安装队分别签订合同的情况下,甲被偿给土建队1500元,给安装队1500元。甲方同土建队签订合同,土建队将安装部分分包给安装队的情况下,甲赔给土建队1500元,土建夫再赔给安装1500元。合同是索赔的依据,在确定索赔事项之前考生首先要明确合同关系,这就是做索赔问题的一般程序。

12学员问:某施工企业在编制预算时,该单位工程的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等共计100万元(不含税金),该企业所在地在市区。该份预算中的税金应该是( )。
A.130000 B.33000 C.30000 D.34126
该题应如何计算?



俞老师答:营业税是价内税,企业在计算税金时,应以含税营业收入为基数。但本题所给资料100万元是不含税工程造价,因此,应按以下公式调整为含税工程造价,再计算预算造价中的税金。
含税工程造价:100/(1-3%-3%×7%-3%×3%)=103.4126。

13学员问:我做了一道案例题不知如何解,特求助,题目如下: 欲建A工程,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经调查,该地区类似工程B,B工程决算时的造价是单位建筑面积造价2000元/平米,A和差异之处是:A用玻璃幕墙,造价1000元/平方,B用铝合金窗,造价250元/平方,A用仿古歇山屋顶,造价600元/平方,B用平屋面,造价100元/平方。A工程中玻璃幕墙面积3600平方米,屋面面积1200平方米。B工程是1998年建造,建筑安装费用构成:人工费20%,材料费55%,机械使用费13%,综合费率12%,而在A工程建造时,人工费涨了20%,材料费涨了10%,综合费率下降3%,估算A工程现在的费用。


俞老师答:拟建工程概算指标=2000×(20%×1.2+55%×1.1+13%+12%×0.97)=2182.8元/平米
结构差异额=(1000-250)×3600+(600-100)×1200=330万元
拟建工程A概算造价=2182.8×1万元+330万元=2512.8万元。

14学员问:计价控制问题,人工挖土方,测验资料表明,每1立方米需消耗基本工作时间1小时,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休息时间的相应比率分别为2%、2%、1%、20%,产量定额为( )立方米/工时?我的解法是:1/((1+0.02)/(1-(0.02+0.01+0.2)/8))=0.9522,可算出来的结果与答案0.75不符。不知哪出了错?


俞老师答: 工时定额1/(1-2%-2%-1%-20%)=1.333;产量定额1/1.333=0.75,应是占工作延续时间的比例,你列的题中没有说清楚。另外,要注意"工时"与"工日"的区别,“工时”的计量单位可理解为“小时”,“工日”的计量单位可理解为“日”。

15学员问:在做一些案例分析网络问题时,常常遇到三个时间量:设备的在场时间、设备使用时间、设备闲置时间,请问这三个量如何计算?


俞老师答: 相关数据一般可以直接在双代号网络计划图上读取,有关关系是:设备在场时间=离场时间-进场时间(一般按早系列考虑)、设备使用时间=各设备使用时间直接读取相加、设备闲置时间=在场时间-使用时间。具体计算时要根据题目条件随机应变。

16学员问:2001年的案例分析考试卷的案例二中,还本付息表中的“本年应还本金”和“本年应还利息”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在现金流量表(自有资金)中所得税又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建设期的利息是否在建设期还?在现金流量表中“长期借款利息偿还”一项中为什么没有建设期的利息偿还?



俞老师答:本年应还本金采用等额还本的方法计算:1671.63/5=278.61;本年应还利息(以第3年为例): (1671.63+0/2)×7%=117.01;所得税(以第3年为例): (3800-2600-382.57-117.01-228)×33%=155.9; 建设期利息在什么时间还题中背景一般会给你指出,该题明确指出建设期只计息不还款; 题中背景中已明确说明只计息不还款,所以在现金流量表中建设期长期借款利息偿还一栏为空。

17学员问:我做了这样一道题:为在五年末获得5637元的资金,当资金利率为6%时,每年末存款应存多?依上式得:5637(A/F,6%,5)=5637×0.1774=1000元,我想求教一下如果此题改在每年初应怎样求?有朋友告诉我将上述数字乘以1+6%就可以了,我这样算的,1000元(1+6%)=1060元,那就是我在五年末获得5637元的资金,年底就可以存1000元,而改在年初存款就要存1060元,还要比在年底多存60元钱,我认为不对呀。那我在年底存款,这样还可以节省60元钱,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俞老师答:应是1000×(1+6%)-1= 943元。要注意两个问题:六个资金时间价值的公式灵活掌握;由A求F的公式较为特殊,最后一年同时发生现金流入与流出(看书上的现金流量图),其他几个公式最后一年现金流入与流出没有发生在同一时点,这点要注意一下。

18学员问:案例教材 第二章案例案五:为什么要建立费用比与功能比方程?在考试时什么情况下依靠什么物理概念列不同的方程式?


俞老师答:题中问题2已说的很明确,“试用价值指标法选择较经济的模板体系”,用价值指标法作评价会有两种情况出题,一种是给你若干个方案问你哪个最优,这时当然是V值最大的为最优,另一种是给你一种方案问什么最经济或最优,那当然V=1时最好了。这个例题就是第二种情况,这时,只有成本指标与功能指标是等比例的,才会实现V=1。所以大家解题时,要紧扣题意,随机应变。

19学员问:1、我做了一道题: 某工程需钻孔灌注桩40根,设计桩长为10米,断面尺寸为0.4米,则该钻孔灌注桩的工程量为()。我的答案是:0.2×0.2×3.14×10×40=50.24,但书上的参考答案却是0.50,谁错了?


2、浇注混凝土时,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不应超过()。我的答案是3米,但参考答案即是2米,谁对谁错?


俞老师答:(1)答案正确,钻孔灌注桩工程为:(设计桩长+0.25)×桩断面面积。(2)新教材简化了一些内容,该题应是个老题。老书中有这样一句话:避免产生离析现象,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应超过2m。可以看一下施工手册等得到验证。可不予过多关注。

20学员问:案例教材第三章案例三问题2,指出:预算定额的人工消耗指标=基本用工+其他用工=基本用工×(1+其他用工比例),既然是预算定额的人工费,为什么不加人工幅度差呢?


俞老师答:“人工幅度差”已含在其它用工中了。

UID1012 帖子30 精华0 积分3 论坛币15 元 功劳0 点 阅读权限10 在线时间0 小时 注册时间2006-6-18 最后登录2007-3-18 查看详细资料
引用 报告 回复 TOP

回复
lzykjz
2007年10月17日 02:00:01
3楼
经 典 答 疑 三(未完)
21学员问:计控教材, 整个车间系统联动无负荷运转费用应计入联合试运转费还是安装费?教材上讲应计入联合试运转费,但一些习题集中上都计入了安装费,该以那个为准?


俞老师答:关键在于是 “系统联动无负荷”几个字,不是整个车间无负荷联合试运转。前者是无负荷运转系统调试,后者是试运转有验收的意思。

22学员问:案例教材第六章的案列三的第三个条件“当累计实际工程量超过或低于估算工程量的10%时,可进行调价,调价系数0.9或1.1”书中考查的是工程量超过10%的情况,我想问一下如果是少于估算工程量的10%时,该调价部分的工程量怎么计算?书中的估算工程量是5300立方,假如实际工程量是4500立方,那么实际结算工程款怎么计算?


俞老师答: 实际工程量在5300×0.9-5300×1.1之间的时保持原价,低于这个区间下限时单价当然要乘以1.1了;注意不要让文字将自己绕进去,超过这个区间时只是对超过部分调价,低于这个区间(指整个工程量)可是要全部要调价的,不存在分段调的问题了。

23学员问:案例 考试会同时要求你编制许多财务报表吗?象教材案例四中要求编制“还本付息表、总成本费用表、自有资金流量表、损益表”好几张表的题型会出现吗。太费时间啦。


俞老师答:同时出现多种表格的情况是会出现的,比如2002年的案例考试第一题同时出现了以下表格:还本付息表、总成本费用表、损益表。考生平时一定要加强速度训练,即使你会做某题,但在手生的情况下,在高强度时间有限的考试背景下你非常可能就不会做了。

24学员问:下面这道题,是否可以用F=A(F/A,6%,4)计算?题目:某大学生在大学四年学习期间,每年年初从银行贷款2000元用以支付学费,若按年利率6%计复利,第四年末一次归还全部本息,需要还( )元。
A.8560 B. 9275 C. 9245 D. 10225


俞老师答:不可以。教材中讲的年金终值系数是根据后付年金来计算的,即每年的年金发生在年末,而本题是预付年金,即每年的年金发生在年初。正确的计算式应该是:F= A(F/A,6%,4)(1+6%),所以应该选B。

25学员问:案例教材第一章14页,在计算投资利润率的时候,基数是/(3600+800)万元,根据题意,其中,3600万元是固定资产投资是含建设期贷款利息的,但80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却不含流动资金的利息,为什么?


俞老师答: 建设期贷款利息是资本性利息,要形成固定资产;而流动资金利息是财务费用,不能计入。因为从题目的背景中可以看出,建设期利息只计息不还息累入了本金,所以要含,流资利息项目建成后当年就结息不存在累入的问题了。

26学员问:我在一资料中看到:在息前税前盈余相同的情况下,负债比例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高。这句话该怎么来理解?


俞老师答: 财务杠杆的本质就是:当借入资金的资金成本小于企业的投资收益率时借款越多越盈利,但风险也越大。

27学员问:我在复习时做了一些索赔方面的模拟题,均将公网停电归咎于业主,《案例》教材中将因大雨导致该地区全部停电也列入业主原因。我个人认为是否该列为客观原因更合适一些?按常理分析,停电这样的情况是非业主所能控制的。





俞老师答: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通用条款规定,“8.发包人工作 8.1 发包人按专用条款约定的内容和时间完成以下工作:


(1) 办理土地征用、拆迁补偿、平整施工场地等工作,使施工场地具备施工条件,在开工后继续负责解决以上事项遗留问题;


(2) 将施工所需水、电、电讯线路从施工场地外部接至专用条款约定地点,保证施工期限间的需要;


(3) 开通施工场地与城乡公共道路的通道,以及专用条款约定的施工场地内的主要道路,满足施工运输的需要,保证施工期间的畅通。”这些内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三通一平”, 提供”三通一平”及保证满足施工单位的需要是业主方的责任,这个”三通一平”就包括电通.所以不管什么原因(当然施工单位的原因造成的中断除外)造成的用电中断都是甲方的责任,这点通用条款中是很明确的。

28学员问:案例教材: 问题1:P28~29页计算差率的分母是否能换为内浇外砌结构的数据作为分母?问题2:P37页 在计算模板的成本指数时,不象书上化为单方费用,而化为总费用,最后得出的各自成本指数仍为0.49 和 0.51 ,请问这样做对吗?





俞老师答::1、不能,内浇外砌为新方案,根据常理,一般差率是在原方案基础上的差率,所以基础应为原方案。
2、请注意教材36页问题2已说得很清楚“以单方模费用作为比较对象”,考试答题一定要根据题目要求来做,不要有过多引申。

29学员问:今年第一次考试,看大家对案例的恐惧不免也有些恐惧,案例书上的题掌握到什么程度能够保证考试无大碍?如果能够融会贯通触类旁通,是不是考试无大碍?


俞老师答:现在考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多,如果您能达到触类旁通,那当然就没问题了。如2002年案例考了一道甲方同时和两个公司签合同的索赔问题,许多考生都说没见过这样的题,但如果你翻翻案例教材114页案例十,你看一下是不是也有一个一甲方两乙方的索赔问题呢?只是考试题做了适当的引伸,加深了难度,不过,如果你平时善于总结,这样的问题应该很容易答的。

30、学员问:案例第一章案例六中的资金来源运用表中的自有资金为何只计3年的,作为流动资金在运营期里不是一直在流动吗?


俞老师答:它是指当年投入量,不是累积量。



2、学员问:相关P66(1)全部投资收益率=(F+Y+D)/I*100%;(2)自有资金收益率=(F+D)/Q*100%; (3)全部投资利润率=(F+Y)/I*100%;(4)全部资金利润率=F/Y*100%。为什么全部投资利润率公式中的还要加入利息,利息不是已经含在总成本里吗,在计算利润时被扣除吗?收益和利润到底有什么区别?



俞老师答:全部投资收益率是站在全部投资的立场上考察一个项目的收益情况,利息应该作为收益,由于计算利润时,利息作为成本费用扣除,所以计算收益率时要加入;收益是指某项投资产生的效益,范围较小;利润是指企业某段时间内获得的效益,范围较大。
回复
lzykjz
2007年10月17日 02:00:51
4楼
经 典 答 疑 四 (未完)
31学员问:对于案例第一章关于亏损的问题,一个企业的亏损究竟要不要在税前利润弥补,这是一直在我心中的一个疙瘩,但是如果应该在税前弥补,那么我们案例新教材的那些公式很多至少是不完整的。像未分配利润的计算=本年度应还本金+上年度亏损-折旧-摊消,从这个公式上理解,上年度亏损是从税后利润来弥补的




黄老师答:1)亏损教材中已说的很明白,连续五年能补损的列在税前,超过五年列入税后;
2)五年内在税前,五年外在税后。

32学员问:案例五为什么要建立费用比与功能比方程?在考试时什么情况下依*什么物理概念列不同的方程式?

黄老师答:题中问题2已说的很明确,“试用价值指标法选择较经济的模板体系”,用价值指标法作评价会有两种情况出题,一种是给你若干个方案问你哪个最优,这时当然是V值最大的为最优,另一种是给你一种方案问什么最经济或最优,那当然V=1时最好了。这个例题就是第二种情况,这时,只有成本指标与功能指标是等比例的,才会实现V=1。所以大家解题时,要紧扣题意,随机应变。

33学员问:两个资本金利润率,哪个对?今年的书《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第196页中的资本金利润率公式为:税后利润/资本金,但案例书第一章中案例四的第2题的资本金利润率却用(利润总额/资本金)计算。究竟哪个公式正确,是不是《工程造价计价与控制》书上的公式给错了?

黄老师答:谈不上哪个对,哪个错,因为“利润”一词本身就会有多种解答,如“利润总额”、“税后利润”。考试时根据题中的条件而定怎么做(一般对教材前后不一致的地方考试会有所回避),难以判断的,哪科倾向于哪科公式。

34学员问:问题1:P28~29页计算差率的分母是否能换为内浇外砌结构的数据作为分母?
问题2:P37页 在计算模板的成本指数时,不象书上化为单方费用,而化为总费用,最后得出的各自成本指数仍为0.49 和 0.51 ,请问这样做对吗?
问题3:计量书上只写《建筑工程量计量规则》而没有《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是不是今后只用建筑工程量计量规则,其他的可以废除了?为什么案例第三章中还用《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量计算规则》?

黄老师答:1、不能,内浇外砌为新方案,根据常理,一般差率是在原方案基础上的差率,所以基础应为原方案。
2、请注意教材36页问题2已说得很清楚“以单方模费用作为比较对象”,考试答题一定要根据题目要求来做,不要有过多引申。
3、造协对这个问题已有明确答复:关于《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和《工程造价案例分析》两门课程涉及工程计量部分的考试有关说明。根据教材的编制原则,对于工程计量部分的考试要求说明如下:按照《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要求,对于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计量规则和建筑工程预算的计算规则均需掌握。

35学员问:流水工期问题及组织流水方面的问题?
1、有一道题求流水工期:
施工队 流水节拍
甲 4 4 4
乙 2 2 2
丙 3 3 3
我用 TP=流水步距和+最后一施工队的流水节拍和 求得工期为19天,但答案为23天,我找不出原因.
2、另一题:组织流水作业的基本要求有( )
A 施工过程数 B 施工区段数 C 施工作业时间 D 施工间隔时间 E工程量
我在书上没有找到相应的文字叙述,
向黄老师请教,谢谢!

黄老师答:1)自己所做过程无可挑踢时,对答案要敢于否定;2)2002年版的老教材235页有相关叙述。

36学员问:案例第一题中,书上提及投资估算的方法有资金周转率法,生产能力估算法,比例估算法,系数估算法,指标估算法,鉴于案例课本对投资估算有案例一和案例二,比例估算法和系数估算法都涉及了,加上计控课本对投资估算分成了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的阐述,也涉及了生产能力估算法,比例估算法,系数估算法,指标估算法,但资金周转率法的提法好像书上没有案例涉及,请嘉宾指点,资金周转率法该何时运用和如何运用?

李老师答:2002版教材中讲解的有资金周转率法,并讲解了具体了公式与适应范围。03版教材中略去了这部分内容。简单说一下,仅供大家参考:
资金周转率法。这是一种用资金周转率来推测投资额的简便方法。其公式如下:
资金周转率=年销售总额/总投资=(产品的年产量×产品单价)/总投资
投资额=(产品的年产量×产品单价)/资金周转率

37学员问:全部现金流量表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建设期贷款利息,是否能认为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建设期贷款利息的?在一些题中给出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就认为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

李老师答:您的理解有误,每种财务报表是反映一方面的情况,是铁路警察各管一段,虽然他们在数值上有关联关系,但在概念上并非都有关联关系。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包括利息,是因为站在假设投资全部为自有,不存在借贷情况下,所以是以全部投资做为计算基础的,因此利息支出就不再作为现金流出,而在自有资金金的现金流量表中单列利息支出。一般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应包括建设期贷款利息。

38学员问:当项目的还本资金来源不足还项目当年的应还本金时,杨飞雪老师和造总说可以动用短期借款来还,那问题是短期借款的归还问题,是先还旧帐,再还新帐是吧,即将建设起的贷款全部还请后才还短期借款还是当下一年税后利润还了本金后有盈余拿来还短期借款,同时归还两笔账?

李老师答:何为短期?您明白了这个概念我想这个问题就不会有疑问了。短期借款是指借期不超过一年包括一年的借款。在案例计算中,短期借款一般一年考虑,按当年末借款,第二年还本付息。如果按您的理解“建设期的贷款全部还请后才还短期借款”那就不叫短期借款了,已经转成长期借款了。

39学员问:教材11页关于等额还本说了两种未分配利润的算法,当税后利润+折旧费+摊销费>该年应还本金时,未分配利润=(该年应还本金+上年度亏损)-折旧费-摊销费,那假如一个项目的折旧年限比较短,而年折旧额很大,大于该年的应还本金,那未分配例润岂不是负数了?会出现这种情况么?还有这里说的上年度亏损和问题4里的举新债,还旧债是一样么,如是一样的话问题4又重复了。


李老师答:在还本资金的来源有折旧、摊销、利润等共存时,折旧与摊销优先使用。未分配利润是不会为负的,您所说的情况该公式已不适用。亏损与举债是两个概念。

40学员问:《计价与控制》P5中,工程量清单BQ,BQ指的是什么?

黄老师答:工程量清单英文缩写。
回复
lzykjz
2007年10月17日 02:04:26
5楼
50学员问:结构修正数值是直接进造价,还是需要取费再进造价?如果我没说清楚,请参看此题背景材料:
某投资商欲投资建设某宾馆(以下简称A工程),A工程为框剪结构,建筑面积10000m2。经调查,该地区的类似工程为某原有宾馆(以下简称B工程),B工程决算的单位建筑面积建筑安装工程费为2000元。A工程和B工程的主要差异之处在于:一是B工程采用的是铝合金窗(定额直接费为250元/m2),而A工程采用的玻璃幕墙(定额直接费为1000元/m2);二是B工程是钢筋混凝土平屋顶(定额直接费为100元/m2),而A工程屋顶拟采用仿古歇山型屋顶(定额直接费为600元/m2)。A工程玻璃幕墙总面积3600m2,屋顶投影面积为1200m2。
问题一:
若B工程是1998年建成的.其建筑安装工程费用构成为:人工费占20%,材料费占55%,机械使用费占13%,综合费率占12%,而在B工程决算至A工程估算期间,人工费上涨了20%,材料费上涨了10%,综合费率下降了3% 试估算该工程建筑安装工程费用。
问题二:
若该工程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占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的18%,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占上述两项之和的30%,基本预备费事为8%,该项目两年建成,两年投资比例各为50%,项目拥有自有资金2666.21万元,两年平均投入。不足资金两年内均衡贷款,贷款的年利率为12%,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词节税为0,工程估算在建设前1年,建设期间估计平均物价的变化率为6%,试估算该工程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问题三:
若固定资产投资资金率为8%,试用扩大指标法估算项目的流动资金,并确定该项目的总投资。




冯老师答:结构修正数值的内涵应与指标内涵相对应。即概算指标是每平米直接费,结构修正数值就应算到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直接费调整额,然后将经过了系数调整和结构调整的概算指标直接费取个费得拟建工程造价指标;概算指标是单方造价,结构修正数值就应当算到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造价调整额,与概算指标相加减后,得拟建工程的造价指标,用修正了的指标乘以拟建工程的建筑面积即算出其相应概算工程造价。
一般来说,结构单价未说明内涵,认为与概算指标是同一内涵。该题很明确内涵不一至需对结构调整额计一个综合费率后与指标相加减。注意这里的综合费率与造价(建筑安装工程费)直接费的关系。对于案例复习,建议过案例时,应从计价相应知识点到案例题解,再温计价相应知识点,再案例的方法。只要基本知识扎实,万变不离其宗
回复
lzykjz
2007年10月17日 02:08:37
6楼
经 典 答 疑 六 (未完)
51学员问:赶工费在什么时间可以索赔?请问,业主原因造成工期延期,业主令加快工期是否可以索赔。

赵老师答:乙方原因造成的工期延误,采取赶工措施所需费用由乙方自负;甲方指令乙方赶工,以便提前竣工,应由业主支付赶工费用。

52学员问:《工程造价案例分析》教材第三章例一第54页,(箍筋总长)l=(圈梁长/箍筋间距+墙根数)×每根箍筋长,而53页公式箍筋总长=(圈梁长/箍筋间距+内墙的道数)×每根箍筋长,“墙根数”与“内墙的道数”意思相同吗?在本例中内墙根数为6,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正确吗?“内墙的道数”是否应该是2呢?以上问题期待高手的解答。




冯老师:你看书很仔细,我比较偏重于墙的根数,很显然是个小失误。将那内墙的道数改过来就可以了。王维茹教授给出的这个圈梁箍筋根数计算科学而简洁。参照题解中的计算就可以了。

53学员问:2003年案例题试题五中的2,3问。看过答案后不明白对压缩1周时间增加的费用小于3万元的关键工作均可压缩,我想问从哪里可看出费用小于3万元?第3问同理,我不明白对于小于5万元的费用可从哪里看出?多谢!




赵老师答:(1)注意看费用函数中,T的系数是3,即可推断出,每压缩一周,将减少该方案技术措施费用3万元。但压缩工期的同时也要增付出一部分压缩费用,如C工作每压缩一周,要增加2.5万元费用,这时,我们就要在这一减一增中做出判断,应压缩哪项工作。(2)每压缩1周,总报价降低2万元作为经评审的报价,每压缩一周,措施费同时减少3万元,合计2+3=5万元。

54学员问:案例第一章的流动资金贷款利息如何计算?




赵老师答:流动资金借款及其他短期借款按全年计息。

55学员问:教材P44页,案例8里的机会点3的期望值为:4000*0.7*(P/A,10%,3)+23812*0.7*(P/F,10%,3)+3000*0.3*(P/A,10%,10)-14000,这里的4000*0.7*(P/A,10%,3)是否是错误的?应该为19472*0.7*(P/F,10%,3)




赵老师答:答案没有错误,4000*0.7*(P/A,10%,3)指先小规模扩建新厂情况下,前三年,每年净现金流量(4000万)的年金现值。。

56学员问:请问画网络图时,虚线如何确定呢?计量课本上的P251实际进度前锋线是什么意思啊?案例课本P118,5-3图里的波浪线是什么意思啊?图中的点画线是什么意思啊?




赵老师答:(1)不消耗资源与时间,仅为表示逻辑上的关系时用虚线。(2)参见案例118页有相关例题(3)指自由时差。

57学员问:案例第二章最后一题压缩费用怎么来得?




赵老师答:A=(16-13)/(30-28)=1.5
B=(22-20)/(46-42)=0.5
E=(23.5-23)/(50-48)=0.25
G=(28-25)/(59-55)=0.75
L=(21-20)/(50-49)=1
J方案I和II时间一样,故不必压缩。

58学员问:老师,能讲解讲解关于2004年建设部宣贯206号文《费用项目组成》和计价课本上的一些区别和取费? 我看案例教材还是沿用老的计价方式的取费标准,而206号文,竟然给出了3种取费方法,麻烦就这一考生关心的问题,具体解释一下。

冯老师答:根据去年考题对清单处理情况,建议还是要认真学习一下206号文。
先观构成图,再看那三种计费方法。计清构成关系。个人看法,若真出了,剩下的是类似于概算定额法概算取费的数学计算了。
关于如何与书上预算定额接轨,按谁的规则计算定额单价问题,建议在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再学习206号文的构成,与三种取费方法。在各地还未先行的情况下,了解这些应该差不多了。

59学员问:



1、第三章案例一,P52页,图3-3剖面图里的-1.05到0.00点的基础为什么不计算呢?
2、第三章案例二,P57页,问题3里的,人工消耗量的计算公式:人工消耗量=基本用工+其他用工=X,为什么跟计价课本上的计算公式不同呢?
3、第三章案例三,P58页,问题2的人工费里的人工消耗量为什么又与问题5里的计算方法不同呢?
4、第三章案例九,P75页,表3-16里的第2项有梁板的工程量是否计算有误?
第5项,钢筋混凝土女儿墙压顶的工程量计算是否有错误?
第10项,水泥砂浆踢脚线的工程量计算和工料单价是否有错?另:《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编制实用手册》(李希伦主编)书中P48页的踢脚线计算时扣除了门的宽和增加了构造柱的两面,然而本案例中确未增加和减少,为什么?
第18项里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呢?各加0.5是什么意思?
本案例中的散水和全统定额的计量规则不同,请问考试的时候如何处理?
以上问题请老师指导,非常感谢!




冯老师答:



1、答:砼工程,柱墙与基础的分界线为基础扩大面,这段放在柱计算中比较合理。教材对一般情况的处理,是应考的重要依据。

2、答:注意所给的其他工比例的基数。这第三章内容在这方面可是早有变化啊。如悠盟所给题中综合费率是造价的12%而不是直接费的12%,一定要看清了题意才是。

3、答:案例二的其它用工给的是占总用工的10%,而案例三中的其它用工给的是占基本用工的10%
总用工=基本用工+其它用工
案例二: 总用工=基本用工+总用工*10% 得略。
案例三:总用工=基本用工+基本用工*12% 得略。

4、答:关于工程量,以清单规则计算的结果为准。
1)今年第三章第一题第九题均做了这方面的修改
表3-6中的第2项和第5项都有未交待清楚的内容,不可能有精确答案;
2)第10项工程量没错,单价也是个合理的单价,只是题中那原来按100M给的单价未改过来。按清单计价规范编制原则之一,兼固原全统定额之根本,本人认为,教材处理是得当的,踢脚线不应扣门洞,侧壁也不增加。
3)18项是个速算公式,教材用之,此处我们就可以大胆用之。
4)案例中的关于工程量计算,都是用的清单计价规范的规则。注意这个问题。


60问:关于利息计算的两个公式.《相关》第二章
还款期贷款利息计算:1、Ij=(pj-1+0.5Aj)*I
2、Ij=Pj-1*I
两个公式请老师解释,谢谢。




答:1式用于年初贷款余额大于当年还款能力的情况下(还款期);



2式用于年初贷款余额小于当年还款能力的情况下。(一般指最后一年)。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