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刚度放大系数取值和矩形梁转T型梁计算结果分析
sudongdong1992
2014年09月22日 16:33:29
只看楼主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在PKPM的STAWE参数设置中,有一个参数是“梁刚度放大系数按2010规范取值",其实大多数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对于梁的刚度就默认填写了一个放大系数2,目的是考虑楼板对于梁的约束作用。但许多人忽视了另外一个参数“矩形梁转T型梁”,这是完全按照混规5.2.4条中所叙述的考虑了楼板作为翼缘对梁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后者在结构理论上更接近真实受力特征,二者在结构整体计算,地震力计算是一致的。但是“矩形梁转T型梁”在配筋计算上对于梁跨中截面底筋会减少15%的配筋,也就是说更经济。

前两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讲的是在PKPM的STAWE参数设置中,有一个参数是“梁刚度放大系数按2010规范取值",其实大多数结构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对于梁的刚度就默认填写了一个放大系数2,目的是考虑楼板对于梁的约束作用。但许多人忽视了另外一个参数“矩形梁转T型梁”,这是完全按照混规5.2.4条中所叙述的考虑了楼板作为翼缘对梁刚度和承载力的影响。后者在结构理论上更接近真实受力特征,二者在结构整体计算,地震力计算是一致的。但是“矩形梁转T型梁”在配筋计算上对于梁跨中截面底筋会减少15%的配筋,也就是说更经济。
另附权威分析资料原文,愿广大结构设计论坛好友踊跃讨论,大家共同进步。
1b2e9f7a5ec046b5311a.pdf
408 KB
立即下载
免费打赏
嘿嘿嘿886
2017年07月20日 15:16:41
12楼
多谢楼主分享
回复
张工0
2017年07月21日 17:28:57
13楼
谢谢分享 学习
回复
safec123
2019年07月10日 20:49:11
16楼

狗屁文章

回复
uyuc
2021年08月10日 12:31:30
17楼

使用矩形梁转T型配筋计算,也审完图了。马上要施工了。偏偏你要求按规范放大系数2010规范。真是头疼!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