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养护管理大岩桐
nbhmw123
nbhmw123 Lv.3
2014年06月18日 16:39:04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chiao49655 于 2014-7-13 11:32 编辑 1、温度。根据大岩桐的生态习性,生长开花的适宜温度是2025℃,当气温高达30℃以上时,会造成植株枯萎发黄,可通过遮荫、地面洒水等方法降温,避强直射光照,家庭养护中可利用空调来调节温度。冬季气温下降至10℃时,大岩桐逐渐进入休眠期,这时应将块茎沙藏或带盆保存在通风干燥、气温在1012℃的室内,如湿度大、温度低,块茎易腐烂

本帖最后由 chiao49655 于 2014-7-13 11:32 编辑

1、温度。根据大岩桐的生态习性,生长开花的适宜温度是2025℃,当气温高达30℃以上时,会造成植株枯萎发黄,可通过遮荫、地面洒水等方法降温,避强直射光照,家庭养护中可利用空调来调节温度。冬季气温下降至10℃时,大岩桐逐渐进入休眠期,这时应将块茎沙藏或带盆保存在通风干燥、气温在1012℃的室内,如湿度大、温度低,块茎易腐烂
2、水。生长期应增大空气湿度,使叶片绿,生长繁茂;盆土要湿润,如缺水太干,叶会变黄;如盆土过湿,会引起徒长,会导致不开花或花莛软、蕾枯。大岩桐因对水中含矿物等杂质反应比较敏感,城市用的自来水必须存放一天后,才能浇灌。
3、肥。要掌握薄肥勤施和看长势施肥的原则,一般1015天浇施1次稀薄发酵的饼肥3液及与其他肥混合应用。在幼苗期混入氮肥;在花芽分化期混入磷肥,即过磷酸钙浸出液。冬眠期不得施肥。施肥中切忌沾污花、叶,否则会易引起叶片腐烂。
4、病虫防治。a.防治幼苗的猝倒病,主要是对培养土进行严格消毒,在管理中忌盆土过湿或积水。b.对危害叶、茎、花蕾的灰霉病,喷洒800倍50%多菌灵稀释液。c.危害叶、芽的主要虫害是尺蠖,在家庭养护中,以人工捉为好,或晨、晚时喷洒1次净叶灵1000倍液。



免费打赏
chiao49655
2014年07月13日 11:32:44
2楼
大岩桐,又名:落雪泥,拉丁文名:Sinningia speciosa.管花目、苦苣苔科、大岩桐属草本,[1] 生长期喜温暖、潮湿,忌阳光直射,有一定的抗炎热能力,但夏季宜保持凉爽,原产巴西,现广泛栽培,我国大岩桐的引种主要在20世纪30年代,一般作温室培养。室内盆栽,花坛花卉,节日点缀和装饰室内的理想盆花。
回复
chiao49655
2014年07月13日 11:33:26
3楼
病虫防治

常见叶枯性线虫病危害严重,除及时拔除病株烧毁外,盆钵、块茎、土壤均需消毒。幼苗期易发生猝倒病,注意播种和移栽土壤的消毒。生长期常有尺蠖咬食嫩芽,可人工捕杀或在盆中施入呋喃丹防治。
病害主要为叶枯性线虫病,由线虫侵染所致,危害嫩茎、幼株、地际茎部和叶柄基部,呈水浸状软化腐烂,病部逐渐上延,从叶基扩展到叶片,被害叶皱缩褐变而枯死。成熟植株从叶柄被害开始,逐渐扩大,不软化。防治方法:(1)苗床用土和花盆用蒸汽或氯化苦等消毒。(2)块茎放60℃温水中浸5分钟或用乌斯普隆(Uspulum)消毒。(3)拔除被害株烧掉或深埋。
虫害主要有尺蠖,在生长期食植株嫩芽,会造成严重损失。应及时捕捉或在盆土中施入呋喃丹防治。在高温干燥条件下,易生红蜘蛛,须尽快喷洒药剂防治。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