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剪力墙混凝土混浇
zyy88mm
zyy88mm Lv.5
2014年05月22日 09:58:46
只看楼主

我们这里剪力墙标号从一层上是C50,楼层的增加变为C45 C40 C35 C30。板,梁都是C30的,我们在浇筑工程中是分两次浇筑,先浇筑剪力墙,再浇筑梁,板,中间有两天时间间隔。由于节约用料和管理不当,在浇筑工程中梁下30-50公分的剪力墙都浇筑的C30的混凝土。拆模后发现剪力墙上部和下部的颜色很明显不一样,现在甲方监理要求整改,到现在质检站都知道了,要求我们停工,我想问一下各位现在我们该如何处理

我们这里剪力墙标号从一层上是C50,楼层的增加变为C45 C40 C35 C30。板,梁都是C30的,我们在浇筑工程中是分两次浇筑,先浇筑剪力墙,再浇筑梁,板,中间有两天时间间隔。由于节约用料和管理不当,在浇筑工程中梁下30-50公分的剪力墙都浇筑的C30的混凝土。拆模后发现剪力墙上部和下部的颜色很明显不一样,现在甲方监理要求整改,到现在质检站都知道了,要求我们停工,我想问一下各位现在我们该如何处理
免费打赏
善者建行
2014年05月22日 10:22:07
2楼
看加固行不行
回复
山东小徐
2014年05月22日 10:23:32
3楼
商混出问题了?
回复
weijinxiang6
2014年05月22日 10:25:35
4楼
你这个能怎么改,砸掉重做么,你是每一层都这样还是只有一层这样,建议回弹取芯测一下混凝土强度,如果强度与原先设计相差不大,那就这样,不够只能加固或者整改了,估计你这个下层c30很难达到原设计值。不好办
回复
zyy88mm
2014年05月22日 11:10:21
5楼


商混没有问题 是施工操作原因
回复
qq_1400717861242
2014年05月22日 11:12:38
6楼
一、引言
当前,随着建筑物向高层发展,其柱子采用高强混凝土者日益增多,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粱柱节点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是随着柱子采用高强混凝土,还是随着楼板(包括粱,以下皆同)采用较低强度的混凝土?过去采用商品混凝土时,现场搅拌的混凝土多为于硬性的,以节约水泥。当时曾采用如图1之做法。

此法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1)节点处少量混凝土,理当随搅拌随使用,但实际上工地常一次搅拌较多量的混凝土,再在各个粱柱节点逐个使用,在浇注到最后几个节点时,时间上可能已经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2)在粱上剪力较大部位,留下不易处理好的施工缝,可能影响粱的抗剪强度;(3)需要留施工缝之处,正是梁的纵筋和箍筋密集的部位,很难支模。
目前,在各大城市及一部分中等城市中,商品混凝土的使用已很普遍。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皆很大,因此,在节点处再采用图1所示做法,先浇注节点处的高强混凝土,已很难实现。首先是模板更难支好,造成节点混凝土向外流淌很长距离,其次是节点处不敢振捣,因为越振捣,流jf暂越远。因此导致节点处名为高强混凝土,但由于未很好振捣而强度并不高,而且在粱端形成形状很不好的接缝+如图2所示。
限于我国规范的规定,有的设计柱子与粱板的强度最多差二级,在节点无法先浇注混凝土的情况下,将楼板的捏凝土强度大幅度提高,使楼板与节点同时挠注。如柱子为C60,楼板用CS0。此种做法不仅造成浪费,而且由于高强混凝土水泥用量大,很容易造成楼板干缩开裂,影响质量。
因此,寻求一种处理高强混凝土柱的粱柱节点的台理设计与施工方法,是当前迫切需要的。最方便的方法,是将粱柱节点区与楼板(粱)同时浇捣,并研究节点区的受力性能。国外在这方面已做了大量工作。
二、国外历年试验情况筒介
所见到的最早的国外试验资料是1960年发表在ACIJournal上的Bianchini等人的文章。当时美国已开始用较高强度的混凝土柱子与较低强度的楼板(无粱或有粱),因此需要研究当粱柱节点采用与楼板相同的较低强度的混凝土时,对柱子的承载力影响如何。该报告指出,楼板凝土强度对于柱子承载力的影响,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楼板所造成的侧向约束;2)柱与楼板二种混凝土强度的相对比;3)楼板(粱)厚度与柱截面尺寸的比例关系;4)柱纵筋用钢量的大小;5)荷载的偏心。该报告共试验了54个试件,包括中柱、边柱与角柱。边柱、中柱包括无粱与有粱两种试件,角柱则皆为无粱板。柱捏凝土强度与楼板强度之比为1.5,2.0,3.0三种试验结果被美国混凝土规范采用,自1963年以来,在ACI318规范中,其计算公式基本无变化,该规范公式在下文列出。
Gmnhle与Klinar在1991年做了13个板柱试件以研究尺寸、强度与约束条件对于柱轴压强度的影响。他们将试验结果与ACI规范进行比较,认为:当柱混凝土强度与楼板强度之比大于1.4时,ACI的公式偏于不安全。Shu与Hawkins在1992年发表了54个试件的报告。这些试件柱在中部夹了一层强度较低的楼板,且周围并无楼板,用以试验楼板上、下的高强混凝土对于较低强度的楼板的影响。试验表明,h/c的比值对柱强度有影响,h为楼板(粱)的厚度,c为正方形柱的单边长。
Ospina与Alexander于1997年发表报告,共有30个试件,得出结果为:1)当楼板上的荷载增大时,柱的有效强度降低,设计时须考虑的因素;2)当h/c增大时,柱抗压强度降低;3)1995ACI的规范与加拿大的规范CSAA23.3—94的有关条文是类似的,它们对于较大的h/c值是不安全的,而对于h/c较小时,加拿大规范则过于保守一。该试验提出下列公式以计算中柱在粱柱节点处的混凝土折算强度(粱柱节点之混凝土强度与楼板相同):

式中:fce为梁柱节点处的折算强度;fcs为楼板(梁)的混凝土强度;fcc为柱混凝土强度。
P.JMcHarg等人于2000年发表了试验报告,他们共进行了12个柱子试验,其中6个是先做完板的抗冲剪能力试验后,再做柱承载力试验,另6个是独立柱,周围并无楼板(但有强度较低之楼板夹层)]试验结果如下:(1)当试件柱子周围有楼板时,板的约束作用使柱的轴压强度及延性增加,其增加幅度为29%至43%,板内钢筋集中布置在柱附近者,较板内均匀分布配筋者,增加幅度较大;(2)加拿大规范CSAStandard的公式较为安全,美国规范ACICode的公式,当柱的混凝土强度与楼板的强度之比大于1.4时,可能给出偏于不安全的结果;(3)Ospina与Alexander所给出的公式(郎本文式(1))所得出之结果与试验最吻合。
三、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试验
1999年做了2个试件。柱截面皆为350mm×350mm,纵筋4D18+2D14,箍筋中d6.5@60。粱截面为175ram~350mm,纵筋上下各6D16,箍筋巾6.5@80。柱混凝土强度63.3N/mm2,梁为38.6N/mm2.二者比倒为1.64。试验原拟做成柱子C60、粱C30,但制作时粱的混凝土强度超过较多。试验结果是:粱柱节点核心区的开裂及箍筋屈服均在粱纵筋屈服以后。试件均为梁出现塑性铰的破坏状态,延性比皆大于5。此外,还进行了节点的有限元弹性分析。节点核心区的应力分布,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荷载在楼盖中的扩散角接近45。此角度与节点及梁板的几何尺寸无关,也未发现材料强度及弹性模量对扩散角的影响。
四、国外规范的规定
1.美国ACI318—99的规定:如果柱混凝土强度为楼板的1.4倍以上(即高40%以上),刚应采取下列措施之一:
(1)先浇注节点混凝土,强度与柱相同,其部位要求见图3。

必须在节点混凝土初凝之前,浇注楼板混凝土。
(2)节点处采用与楼层相同强度的棍凝土(即节点与楼板同时浇注),如节点处强度不够.可用插短筋加配螺旋箍的方法补足,见图4。
(3)当柱子四边皆有高度近似相等之粱,且柱混凝土强度太于1.4倍的楼板(粱)混凝土强度时,可将节点处混凝土与楼层粱板同时浇注,并可按下式计算节点处混凝土的折算强度。

例如:柱为C60,楼层粱板为C30,节点也为C30,则节点的混凝土折算强度为

即可用C55来验算节点的承载能力。
以上的做法,第(1)条在我国当前的施工水平下无法做到;第(2)条在实施中很难做到,因为节点处两个方向框架粱上部纵筋常很密集,再要插入纵筋并加箍筋,非常困难;只能按该规范第(3)种做法,算出节点馄凝土的折算强度,然后再验算其承载能力,此种方法,较为可行。
2.加拿大规范CSAA23.3—94也有类似规定,其计算公式为:

其结果比美国规范小。
本文所列出的国外历年试验报告中,多数认为加拿大规范的公式较为合适。
五、设计建议
为稳妥起见.本建议只适用于柱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60的情况。以后如有较多的试验及实践经验,再作改进。
1.当柱混凝土强度为C60而楼板不超过C30,或柱为C50而楼板不超过C25时,粱柱节点核fl,区的混凝土皆可随楼板同时浇捣。
2.采用本法,施工前对节点核心区的承载力,包括抗剪及抗压(轴压及偏压)皆应仔细验算.并应满足设计要求。轴压比无需验算。
3对于中柱,可按本文式(1),(3).求出节点混凝土折算强度,为偏于安全,可取2个公式计算结果中的较小值,然后根据验算节点核心区的承载力。轴压比无需验算。此时应注意节点四周的约束程度。如为无粱楼板则无问题,如为粱板结构,若粱宽小于柱宽的1/2,做法则可如图5所示,在节点周围做水平加腋,以加强对粱柱核心区的约束。

加腋高度同粱高,并配置适量的构造钢筋,如节点核心区的抗剪承载力不足,可以在图5(a)的虚线部位加配箍筋。但如柱与楼板(粱)的混凝土强度相差不很大时,倒如柱C50,楼板(粱)C30,即使粱宽小于柱宽的1/2,也不一定设置加腋。
4.对于边柱及角柱一般有两种情况,即不带悬挑楼板(图6)及带悬挑楼板(图7)两种。

如图6之边、角柱.可按美国有关试验得出的公式进行计算。

从以上三个公式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边、角柱的提高率一般超过40%,这与美国规范规定的边、角柱的混凝土强度可以比楼板提高40%是一致的。而这与我国新抗震规范规定的.中柱节点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柱强度的70%,也是类似的(1/1.4≈0.7)。只是美国规范可将1.4用于边、角柱,中柱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提高。至于图7所示之边、角柱,只要悬挑长度大于26(b为柱截面尺寸),也可按中柱对待.按中柱公式计算其fce。
按以上各种情况,以计算所得之fce,即梁柱节点核心区之混凝土折算强度,核算其承载力(剪切,轴压,偏压)。根据我们对多栋工程的计算,一般皆满足要求。个别情况不能满足者,对于中柱,可按图5(a)所示方法,加大核心区面积,并配置附近箍筋。对于边柱及角柱,可按图8及图9之方法,加大柱核心区面积,并配置附加箍筋。

边、角柱的荷载常小于中柱,如果边、角柱的截面与中柱相同,由于设计时一般不能使边、角柱的混凝土强度与中柱不同(否则易出错误),因此其承载力将富余较多,即使不考虑楼板的约束作用,验算结果也会无问题。此时,楼板对于柱子的约束将无关紧要,在柱边不做水平加腋也是可以的。但如边、角柱荷载较大,或边、角柱截面小于中柱,其承载力不富余.则为稳妥起见,以按图8,9做加腋较好。
回复
qq_1400717861242
2014年05月22日 11:13:09
7楼
可以参考上面的文章,可以计算一下
回复
zyy88mm
2014年05月22日 11:14:56
8楼


现在做到13层了,基本每层都是这种现象,用回弹仪测了一下C50的基本测出来都是30几很少有40几的。现在质检站通知我们停工 恼火得很
回复
山东小徐
2014年05月22日 11:21:59
9楼
zyy88mm 发表于 2014-5-22 11:10 商混没有问题 是施工操作原因哦哦,这个可真危险
回复
设计牛
2014年05月22日 11:33:54
10楼
不济的情况是梁柱核心区都浇低标号的
只要设计院认可一般没什么问题
你的梁下300~500用低标号的恐怕设计院是不敢认的
轴压比一项直接把你否了
用到C50百米的楼了
要处理就增大截面吧
还得请设计帮忙处理
整个楼动力特性都变了
回复
sunrongtao888
2014年05月23日 10:03:05
11楼
很危险,高层建筑施工经验不足。这么重要的事情事前为什么没有反感,设计必须认可的方案:
1、增加插筋解决
2、梁边栏钢丝网,确保核心区柱强度等级
3、同意按柱强度等级浇筑
现在看来已经晚了,必须请设计计算解决,安全第一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