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 WAY 总结系列】关于剪力墙结构体系中连梁定义的的一点疑惑
cadway
cadway Lv.15
2014年03月02日 11:53:23
只看楼主

本帖最后由 cadway 于 2015-3-9 15:57 编辑 1、在做剪力墙结构体系的住宅设计时,我们难免会碰到示意图中的这种情况,即卧室的凸窗位于临近外墙转角的一侧。【凸窗梁平面示意图基本情况说明】 1.黄颜色圈内的梁长度为1950mm,建模计算时,一般可以按两种情况考虑(具体采用哪种视情况而定,不在本帖讨论范围之内)。 第一种方式:梁高按500mm考虑(模型按梁输入) 第二种方式:梁高按1000mm考虑(模型按洞口输入,梁上翻500mm)

本帖最后由 cadway 于 2015-3-9 15:57 编辑

1、在做剪力墙结构体系的住宅设计时,我们难免会碰到示意图中的这种情况,即卧室的凸窗位于临近外墙转角的一侧。

【凸窗梁平面示意图基本情况说明】
1.黄颜色圈内的梁长度为1950mm,建模计算时,一般可以按两种情况考虑(具体采用哪种视情况而定,不在本帖讨论范围之内)。
第一种方式:梁高按500mm考虑(模型按梁输入)
第二种方式:梁高按1000mm考虑(模型按洞口输入,梁上翻500mm)
2.右侧墙厚为200mm,凸出右侧墙面的墙垛即翼缘部分长度为150mm。
【规范的相关规定】
关于连梁的定义,在《JGJ 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有描述,7.1.3条规定“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应按本章的有关规定设计,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框架梁设计”,7.1.3对应条文说明部分给出了连梁的定义为“两端与剪力墙在平面内相连的梁为连梁”。
据本人查阅,其他规范似乎尚未对连梁的定义做更具体的说明。如其他地方有提及,请朋友们不吝赐教!
【问题】
1.本例中的梁是否算是平面内呢?
2.该梁到底是按连梁还是按平面外的框架梁设计?
【问题的延伸】
依据《JGJ 3-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1.3条的规定,该问题则演变成了“当洞口两侧的墙肢长度至少为多少时,洞口梁按连梁设计?”和“
平面内怎么理解,什么情况下算平面内?”
上述描述系本个人对连梁定义的理解及其未明确部分的一点疑惑。

2、热烈请各位针对【问题】及【问题的延伸】部分做相关讨论。

3、友情提示:
发帖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专业方面的问题,
请部分未经思考、信口开河的网友勿对本贴做毫无意义的评价及跟帖,本帖保留向版主们投诉举报及建议处理的权利。
相信心态正常及平和的朋友看了这个提示是不会介意的:P

凸窗梁平面示意图.jpg

免费打赏
cadway
2014年03月02日 14:38:07
2楼
本帖最后由 cadway 于 2014-3-3 21:38 编辑

自己先占个沙发:lol。
结论:个人觉得本例不应按连梁设计,按普通框架梁设计即可;梁高按500mm考虑(模型按梁输入),窗台上翻部分画大样处理。
理由:看本人在19楼的解释。
回复
naqin
2014年03月02日 19:58:51
3楼
本人觉得连梁于框架梁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受力形态和作用机制。由7.1.3条文解释可知,如果连梁以水平荷载下的受力为主则应按连梁设计的规定进行设计,此处所指连梁显然是说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另外本人觉得不宜以与连梁平面内相连的剪力墙的长短来区分此梁是否为连梁。如果剪力墙长1000mm,而连梁高度为2000mm,则显然连梁的刚度大于剪力墙的刚度,地震作用下连梁很难达到耗能的目的(如果连梁配筋很小的话也许能先出塑性铰,但是一般连梁配筋也不小),而很有可能是墙先破坏,所以看是否是连梁应该要看梁于与之相连墙的刚度比情况,最直接的应该是看其受力形态。新人拙见,谬误及偏差在所难免,请各位斧正
回复
cadway
2014年03月02日 20:44:29
4楼
本帖最后由 cadway 于 2014-3-2 20:49 编辑 naqin 发表于 2014-3-2 19:58 本人觉得连梁于框架梁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受力形态和作用机制。由7.1.3条文解释可知,如果连梁以水平荷载下的受 …【高规7.1.3条原文】 正文部分: 7.1.3 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应按本章的有关规定设计,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框架梁设计。 条文说明: 7.1.3 两端与剪力墙在平面内相连的梁为连梁。如果连梁以水平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弯矩和剪力为主,竖向荷载下的弯矩对连梁影响不大(两端弯矩仍然反号),那么该连梁对剪切变形十分敏感,容易出现剪切裂缝,则应按本章有关连梁设计的规定进行设计,一般是跨度较小的连梁;反之,则宜按框架梁进行设计,其抗震等级与所连接的剪力墙的抗震等级相同。【高规7.1.3条解读】 我们反过来看,先看条文说明,再看正文部分,以加强理解。 首先看条文说明:请注意,该条文说明首先明确的是连梁的定义,即“两端与剪力墙在平面内相连的梁为连梁。”随后,才是对连梁受力模式及受力形态的相关说明,据此来区别到底按本章节连梁的规定和还是宜按框架梁的相关规定来进行连梁的具体设计。 个人理解,只要是“两端与剪力墙在平面内相连的梁”,无论其跨度是不是超过5均为连梁,这也正和7.1.3条的描述相吻合。 再看正文部分:高规7.1.3条以跨高比5作为界限来规定连梁的具体设计方法,即连梁有两种设计方法。其一,跨高比小于5的连梁,按高规第7章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其二,跨高比不小于5的连梁宜按框架梁设计。【问题的根源】 经过上述分析后,看来要解答该问题还是要回到我帖子中【问题的延伸】部分“当洞口两侧的墙肢长度至少为多少时,洞口梁按连梁设计?”和“平面内怎么理解,什么情况下算平面内?”
回复
cadway
2014年03月03日 11:11:52
7楼
本帖最后由 cadway 于 2014-3-3 11:18 编辑

希望大家在回复时能有针对性的回答帖子的提问,并提供相关的规范依据或文献资料来源出处。如果是自己的分析,也请尽量分析详细些,可以附图等。
太空泛的回答请勿跟帖。尽量避免无实质性意义的回答占用楼层资源,导致看不到有效的回答。这样也是为了本着追本溯源的原则,希望大家理解。
回复
phoenix_sonic
2014年03月03日 13:42:54
10楼
在《PKPM多高层结构计算软件应用指南》一书中提到过,对于开洞形成的连梁和直接按梁来建模的两种建模方式是存在差异的。
剪力墙开洞形成的连梁,梁刚度模型是采用壳元,刚度大小与单元划分有关,刚度只能折减不能放大,同时也不能进行梁端负弯矩的调幅和抗扭设计。
普通梁定义的连梁,梁刚度采用一维杆元模型;连梁属性可以修改变更;按连梁定义则刚度只能折减,按普通梁定义刚度可做放大处理,可以做梁端负弯矩调幅及抗扭设计。

至于楼主的问题,个人理解,如果按普通梁建模情况,则不属于连梁,伸出的墙肢至于150mm款,按高规,翼墙长度小于3倍墙厚时,属于无翼墙情况,无翼墙的话,那梁就属于一端是平面内,一端是平面外。按规范的条文解释,则就是普通梁。
如果按开洞建立模型;按高规7.1.1要求,剪力墙开洞需要形成明确的墙肢和连梁,个人对这个明确的墙肢表示不解,个人按楼主的这个图示情况来看,我认为右侧150mm的墙肢不能算为一个明确的墙肢,hw/bw≤3,已经偏向一个框架柱了。所以,我觉得按开洞来做也不适合。

对于这样的情况,个人会按普通梁定义来建立模型,同时设定是普通梁。不认定是连梁。

望其他大神赐教不妥之处。。。
回复
cadway
2014年03月03日 14:16:18
12楼
phoenix_sonic 发表于 2014-3-3 13:42 在《PKPM多高层结构计算软件应用指南》一书中提到过,对于开洞形成的连梁和直接按梁来建模的两种建模方式是 …请指出按高规哪一条?“按高规,翼墙长度小于3倍墙厚时,属于无翼墙情况”
回复
phoenix_sonic
2014年03月03日 14:29:36
15楼
cadway 发表于 2014-3-3 14:16 请指出按高规哪一条?“按高规,翼墙长度小于3倍墙厚时,属于无翼墙情况”高规P87页,表7.2.15下面的注2条小字。。。另外,在建筑结构2007年9月期,朱丙寅老师有一篇文章《对剪力墙及相关结构体系的认识与把握》也有提到,有效翼墙的判定。
回复
fqiangjun
2014年03月03日 14:40:44
16楼
根据高规7.2.27条第四款图示,连梁直锚应大于LaE且大于600,所以你开洞定义连梁都是不对的,而梁的跨高比又小于5,以剪切斜拉破坏为主,所以你想定义连梁的话,可以右端加端柱,或梁右侧拉通,想定义框架梁的话,梁高做成350的就可以了。另外建议跨高比不要大小了,那样是深梁,梁破坏的话很明显为脆性破坏
回复
shejiyuan522521
2014年03月03日 15:44:58
17楼
此处不算是连梁,起码平面内的剪力墙满足有效翼缘最小长度。连梁的定义是要满足我们首先破坏的预见性的,连梁刚度折减的意义可能就是这样。
回复
cadway
2014年03月03日 15:57:24
18楼
phoenix_sonic 发表于 2014-3-3 14:29 高规P87页,表7.2.15下面的注2条小字。。。另外,在建筑结构2007年9月期,朱丙寅老师有一篇文章《对剪 … 谢谢这位兄弟的解答!我似乎有点启发了,不过理解还是不够透彻。能否将“建筑结构2007年9月期”或者将朱丙寅的这篇文章以附件形式上传到这里,供大家共同研究下? 你说的7.2.15条我研究过,它说的是墙肢端部否存在端柱或翼墙的判断依据,并没明确或暗示说“是否是平面内”的判断依据,还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个人觉得单凭这点来说依据不够充分。希望能找到关于剪力墙结构体系“什么是平面内”的具体解释就更有说服力了。兹将规范原文摘录如下:
回复

相关推荐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