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设计现代化的宏大问题不谈,来尝试以中国大学建筑发展中的一些典型大略谈谈吧。1.中国传统建筑同构性强,无论什么功能基本一种形式都解决了,所以中国古代意义上的大学和其他古建筑区别不大:北京国子监在今天,如果想和这类传统建筑盖得一模一样,需要完全以古代工法材料兴建才有意义,因为用混凝土和钢材仿一个外形,有悖于现代建筑对诚实性的追求。而完全以古法兴建的问题并非古建筑没有楼(参见四大名楼),而是造价高、工时长。另外,古建筑始终不能做到太高,如果完全按古建筑群的方式来做,需要大面积的地皮。维修其实不太麻烦,倒是满足现代防火、保温、功能等要求(传统木构里面做无菌实验室。。呵呵了),掣肘较大。因此,当代做全仿古建筑群,出色的实例很少,较成功的如香港志莲净苑:
1.中国传统建筑同构性强,无论什么功能基本一种形式都解决了,所以中国古代意义上的大学和其他古建筑区别不大:
北京国子监
在今天,如果想和这类传统建筑盖得一模一样,需要完全以古代工法材料兴建才有意义,因为用混凝土和钢材仿一个外形,有悖于现代建筑对诚实性的追求。而完全以古法兴建的问题并非古建筑没有楼(参见四大名楼),而是造价高、工时长。另外,古建筑始终不能做到太高,如果完全按古建筑群的方式来做,需要大面积的地皮。维修其实不太麻烦,倒是满足现代防火、保温、功能等要求(传统木构里面做无菌实验室。。呵呵了),掣肘较大。因此,当代做全仿古建筑群,出色的实例很少,较成功的如香港志莲净苑:
2.到近代,中国出现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建筑时,以亨利·墨菲(Henry Murphy,此君详情敬请百度)为首的一批最早提倡融合中西风格的建筑师(值得玩味的是,他们大部分是外国人),为中国贡献出大量至今仍然以“最美校园”闻名的大学,例如:
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
南京金陵女子大学(今南京师范大学)
辅仁大学(今北京师范大学)
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
厦门大学
国立武汉大学(今武汉大学)
武大理学院,这个案例有意思,把pantheon母题和中式细节共冶一炉:
这些大学建筑在拥有鲜明地域特征的同时,又可以配置先进的设备,满足当时现代化大学教学的各种要求。而这种中西合壁的风格当然也不仅限于大学,在民国时期的其他建筑中亦广泛应用,比如北京协和医院、南京中山陵等等,对后来梁思成提倡的“大屋顶”有显著影响,今天这类中式建筑仍在兴建(质量一泻千里,见下图)
北京人大
不过在大学中,除非为了与原有建筑风格相协调(如厦大和北大),一般用的不多。例如:
北京大学图书馆
继续民国。同时期,清末开始在中国出现的纯正西式建筑日趋成熟(如上海外滩),这种风格也被带入了大学校园,例如:
清华大学(还是那个墨菲设计的,他一人包办了北大清华,一中一西)
国立中央大学(今东南大学)
震旦大学(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现在相当多的大学领导在建新校区时很喜欢要这类“西方古典”(其实是折衷主义)的风格,原因无外乎觉得西式好看上档次。然而,这些西式校区,如同遍布祖国大地的“X式小区"、“X国风情区”,几乎没一个好看的。原因很简单,现代建筑师大都没有接受过纯正的西方古典建筑教育,或者懒得依照黄金比例与柱式模数去设计,又或者是偷工减料省去必要的细节,最后做出来的东西不伦不类,粗陋不堪。普通人一眼看去可能觉得还好,接触过西方古典建筑知识的人就能理解这些仿制品简直要多差有多差。近年在中国西式古典仿得比较正的是北京拉菲特城堡酒店(下图),但这些东西西方都不建了,我们还在没完没了的盖赝品。。。
附送一张我看一次吐一次的西式大学建筑,北京吉利大学:
3.建国初期的建筑界两大主线并存,一条是受苏联援建专家们影响的学习苏联风(主要是包豪斯的东西,斯大林主义对民族特征的强调对大屋顶有所影响,但斯大林被苏联批判后,中国就剩包豪斯的火柴盒了),另一条是梁思成等人倡导的民族风。这两条主线一开始相互交融,只是有些苏联感强一些,有些民族感强一些,如50年代首都十大建筑。
民族感强一些的建筑与墨菲们的中西合璧类似,但是在大学校园中没有留下太多痕迹,代表作如:
中国美术馆
钓鱼台国宾馆
苏联感强一些(斯大林主义的大体量),细部大量采用民族装饰的案例如:
人民大会堂
随着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梁思成的民族风被冠以“大屋顶”恶名,受到了无情批判,一些人指责这是封建复辟主义,一些人指责精巧而不实用的中式装饰不符合节俭原则。随着梁思成等人的失势,很快,苏联风中包豪斯的内容以其政治正确以简洁、经济、实用的特点,在新中国建筑设计中成了通行标准,也极其深刻的影响了中国大学校园的建设。今天各大学校园中,这类建筑比比皆是,如: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楼
清华大学主楼
这样类建筑相信在国内上大学的知友已经看腻了。有意思的是,苏联风建筑已经在今天的中国新设计中销声匿迹,大屋顶却还不时出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后斯大林苏式公建要比苏联自己的斯大林主义简约很多,比如上面清华主楼,据说是仿照莫斯科大学主楼设计的,但人家莫斯科大学主楼长这样:
4.改革开放之后,只会设计苏联建筑的中国建筑师们终于可以接触到西方最先进的建筑风格——当时流行的后现代主义。此时,中国建筑师早已放弃或忘记了对中国传统形式改良的努力,在全盘接收西方新理念时已无能力再设计融合中国特色的好建筑,直到贝聿铭用香山饭店给中国建筑界提了个醒,大家才又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此后出现了一系列探讨传统的新设计,在大学案例中,既有上文提及的、以具象方法模仿传统的北大图书馆,也有更偏向符号语汇体现中式的建筑,如下:
北京大学百年讲堂
北京师范大学教学主楼
但总体而言,改革开放后的校园如同其他建筑一样,大多不会刻意去体现“中式”,最多只在造型上生硬的做出“中国感”,难以称为好建筑。这个情况直到王澍设计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出现,才让人眼前一亮,他大胆改装传统,从空间、材料、外形等各方面试图跳出“大屋顶”和简单的符号化来创造新“中国味”,效果可喜。
中国美院象山校区:
不过我个人认为,他虽然走在相对正确的路上,但目前成果仍然“太中国”。
5.如答案开头所说,中国大学建筑的发展是中国建筑现代化的缩影。提到日本,在传统建筑现代化上,我最推崇的就是日本。不过,我不觉得中国传统建筑是“落后”的,而认为它应该成为中国形成自己现代建筑特色的根源,这正是王澍们在做的事情。
西方建筑发展到今天虽然不再盖希腊罗马神庙,但却是从那个时代一脉相承演进而来,各国的现代建筑也都烙印着自己的地域/民族精神,所以今天我们还能分得出西班牙和德国现代建筑的不同情趣。日本在学习西方建筑的过程中,也经历了纯西式与“日西结合”的漫长摸索,建筑师们不断从日本传统建筑中以至日本传统文化精神中汲取营养,终于让日本建筑在今天大放异彩,做到了让我觉得由衷佩服的一点,就是日本现代建筑虽然没有任何传统符号或形式,却仍然带着浓厚的本国特色(日本传统建筑的朴素、精致、宁静、克制甚至压抑的精神),让人一看便知这是日本人的作品(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王澍的作品还差火侯,他的“中国式”仍处在很初步的保守阶段,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反观中国,大部分建筑处在两个极端。要不就是停滞在大屋顶和斗拱这类具象符号(世博中国馆),要不就是看不见什么中国感觉的“中国象征”(对比鸟巢和代代木体育馆),由于政治原因,中国建筑的现代化在梁思成之后出现了长久的停滞。
而时至当代,除了王澍这种个人爱好传统文化的,中国建筑师们与梁那代人比起来,更难从传统审美趣味中汲取养分,学西方又因为开始的晚而囫囵吞枣不够扎实,最后就落得两头都顾不上。